在很多人甚至是不少醫生的印象當中,都認為2型糖尿病是一種“終身疾病”。以為一旦得上了2型糖尿病,病情就只會不斷地惡化,再也不會好轉了。因此,只要用上了降糖藥或胰島素,這輩子都不能停藥。
但事實上,生活當中就是存在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以後病情會有所改善,甚至是停用了降糖藥以後,血糖仍然能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維持正常。
為此,美國糖尿病協會ADA還組織(多國)醫學專家起草了一份共識報告,來專門定義和解釋什麼叫做“2型糖尿病的緩解”。
這篇文章,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叫“2型糖尿病的緩解“以及哪些患者有望獲得緩解甚至停藥。
何為“2型糖尿病緩解”?
所謂的“2型糖尿病緩解”,它指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謝持續獲得改善直到接近於正常水平,並能夠持續一段時間的這樣一種狀態。
這裡需要強調一下的是,這種狀態是“接近於”正常,但並不“等同於”正常。因此,2型糖尿病的“緩解”也並不等於“治癒”,已經獲得“緩解”的患者依然有可能會再次出現“惡化”。
而從醫學指標的角度來看則會更加具體一些,根據ADA這項醫學專家共識的定義:在停用降血糖藥物至少3個月以後,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仍<6.5%,就算是達到了2型糖尿病緩解的診斷標準。
相信“糖化血紅蛋白”這個指標大家都不陌生,它主要可以反映在過去2~3個月的時間裡,體內的平均血糖水平。
如果停用降糖藥物3個月以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仍在6.5%以內,這就意味著在過去這2~3個月的時間裡,身體不依賴於降糖藥物,也足以將平均血糖給控制在合適的範圍。
哪些患者有望緩解並停藥?
在瞭解了“2型糖尿病緩解”的概念以後,相信大家最想知道的就是:究竟哪些患者有希望嘗試停藥?
畢竟,有不少患者都會擔心,萬一停藥了,血糖會不會一下子就反彈,反而加重自己的病情。
確實,醫學觀察發現,並不是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可以發生緩解。而醫學專家們也在不斷地對這些已經獲得了緩解的患者進行研究,來探尋他們之間都存在著哪些共性。
當前的研究發現,大部分獲得緩解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具有“體重指數(BMI)較大、病程較短、所需降糖藥物較少”這幾個特點。
而之所以他們能夠實現緩解,主要是有以下的這些原因:
第一,是儘管患者以前存在明顯的超重或肥胖,但經過節食、運動鍛鍊甚至手術減重以後,使得體重和腰圍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當體重明顯減輕,尤其是內臟脂肪顯著減少時,2型糖尿病有希望得到緩解。這主要得益於脂肪肝減輕以後機體對胰島素的抵抗效應會減弱,而胰腺內的脂肪含量下降則可以幫助恢復胰島細胞的分泌功能。
所以,2型糖尿病得到緩解的,往往多是那些減肥成功並能夠持續維持體重不反彈的患者。
第二,是儘管停用了降血糖藥物,但患者仍然能夠堅持飲食控制與運動鍛鍊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預。
也就是說,這些病情得到了緩解的患者,並非是不需要接受任何治療,血糖就可以達到正常水平。而只不過在他們的身上,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預逐漸變得能夠替代一部分藥物治療效果。
這也就是為何醫學指南還有專家共識都在不斷地強調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預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手段,在任何時候都需要堅持執行。
不過,在現實當中真正做到的患者少之又少。對於那些只依賴於藥物控制血糖,卻完全不執行健康生活方式干預的患者而言,想要拿掉藥物確實是不太現實的。
第三,是患者確診2型糖尿病的時間不長、病情還不太嚴重,機體恢復能力尚可。這些往往意味著患者的胰島分泌功能受損還比較輕微,疾病還沒有發展到胰島細胞功能完全衰竭的程度。
這時候如果及時地透過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預以及藥物治療,把血糖給控制穩定,解除“糖毒性”,讓胰島細胞從“透支”、“超負荷工作”的惡性迴圈當中脫離出來,那麼,一段時間以後胰島細胞的功能則有希望得到明顯的恢復。
所以,在發現血糖問題以後,應該儘早開始治療,越是拖延,越是容易喪失緩解的機會。有研究認為,在糖尿病前期就進行干預,是緩解機率最高的。
第四,是只需要較少的降糖藥物就可以把血糖給控制穩定。這一點相信大家並不難理解,把血糖給降下去所需要的藥物種類越少、劑量越小,往往提示病情越輕微和簡單,也意味著得到緩解的機率越大。
所以,究竟哪些2型糖尿病患者是有希望獲得緩解並嘗試停藥的呢?
是的,主要就是這些能夠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干預、把體重和腰圍給減下來並且只需要少量降糖藥就可以把血糖給控制好的早期患者。
2型糖尿病嘗試停藥,有哪些注意事項?
即便是對於符合上述這些情況的患者而言,2型糖尿病嘗試停藥也是一個必須相當謹慎的過程,有幾點是要特別注意的:
第一,是關於停藥時的血糖控制水平。如果當前的血糖水平只是處於正常值當中偏高的範圍,那麼,不建議急著停藥;等血糖值達到正常值當中偏低的範圍時,是更好的停藥時機。
第二,停藥前最好對自身胰島分泌功能進行一個評估,臨床上主要的手段是進行“胰島素-C肽釋放試驗”。只有自身胰島素分泌功能尚可的患者,才適合考慮停藥。
第三,停藥的同時務必堅持飲食調節與運動鍛鍊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預。體重是否反彈是一個很好的“風向標”,一旦體重反彈往往意味著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預效力下降了,這也代表血糖有可能再次惡化。
第四,停藥以後務必增加血糖監測的頻率,如果發現單純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預無法控制好血糖,那就還是得儘快恢復降糖藥物的治療。
儘管,“糖尿病緩解”這樣一個概念可以給不少糖尿病患者帶來一定的信心。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當前能夠實現糖尿病緩解的患者比例還很小。不過,只要我們不斷地致力於早發現、早治療並堅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預,那麼,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患者獲得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