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聲器單元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從19世紀問世以來,揚聲器單元最初被用於電話中。但是早期採用的是非動圈設計的單元,其音質以及能達到的音量都無法作為Hi-Fi來使用。
直到1925年,第一個動圈單元問世以後,以其優秀的效能,被應用於各個場合。
但是在實際情況中,看似簡單的揚聲器理論在實踐中將會變得非常複雜......尤其是當你需要發明創新的時候。
走進丹拿實驗室,除了聽到揚聲器研發的激烈辯論之外,您還會聽到另一場關於材料的辯論:鋁與銅。
至少在這一點上,每個人都達成了共識:最好的材料的就是最適合這份工作的材料。這就是同時將鋁和銅用於Emit低音和中音單母音圈的原因。
如果回憶學校的物理課,你大概會記得若讓電流透過一個被磁場包圍的線圈,那個線圈就會移動。將線圈連線到音盆的背面,使電流以音樂訊號的形式從功率放大器中流出,那就已經構建了一個單元的驅動系統。
一直以來,丹拿工程師喜歡使用鋁線作為揚聲器單元的音圈材料。它非常輕,這意味著對於給定的音圈總重量(通常在單元設計中會有經過引數最佳化的、最佳的音圈重量),可以使用更多的繞組。而更多的繞組可以更好地控制音盆的運動。這意味著即使在高音量和高頻率下,都可以對聲音控制自如。
雖然所有Emit系列揚聲器都配備了相同的 Cerotar 高音單元(點選此處檢視全新Emit Cerotar高音單元詳解)。但是對於中/低音揚聲器音圈的材料,Emit系列中的每個型號卻有所不同。為什麼?
因為每個型號的揚聲器都是獨一無二的,需要單獨設計以獲得最佳效能。
新Emit的中/低音揚聲器均採用 MSP(矽酸鎂聚合物)製成的音盆,這是一種由丹拿在過去四十年中配方、改進和研發的專有材料。MSP 為最真實的聲音再現提供了恰到好處的輕量化、剛性和阻尼的組合。
除了音盆之外,其他的技術進步也令人感到興奮——包括一些直接來自高階 Contour 系列、Special Forty 和全新 Confidence 系列的技術進步。
讓我們從新 Emit 50 開始說起,它是該系列的大型落地式音箱和旗艦產品。其專用的 15 釐米中音單元主要基於丹拿Evoke 系列的技術。它使用的單層碳酸鍶陶瓷鐵氧體+短版鋁音圈,為音圈的細微動作提供了充沛動力,特別為中頻還原最佳化——並且在其音圈中使用鋁線繞組。這意味著極輕的重量和令人難以置信的快速響應效能。
為什麼是碳酸鍶陶瓷鐵氧體?這歸根結底是磁通量的問題:磁能。您擁有的磁通量越多,中音細節就會越豐富,因為它有助於超靈敏的音圈對極小的訊號做出反應,並將它們轉換為極小的單元動作……
換句話說就是:細節。
它的雙 18 釐米低音單元使用更巨大銅音圈,以及雙層碳酸鍶陶瓷鐵氧體磁路系統。因為它們的工作內容相對單一:還原低音訊號。銅更重,製作成為音圈之後,移動質量更大;新Emit 50 的低音單元全力工作的時候,需要較低的共振頻率和更大的質量——因此對於新Emit 50的低音單元,使用銅作為音圈的材料再合適不過了,除此之外它還能額外提高靈敏度。
新Emit 30 配備雙 14 釐米MSP低音單元,相比新Emit 50的設計方向略有不同。在其音圈中使用鋁作為材料。這是因為下部低音單元與上部的單元協同工作,但下部單元僅負責低頻段以增強低音表現力。
新Emit 20的18 釐米MSP中/低音單元的核心部分,由鋁製音圈與雙層碳酸鍶陶瓷鐵氧體磁路配合組成。因為它既需要提供精確的中音,又要負責重現聽眾所期望的大型揚聲器低音表現。
出於同樣的原因,新Emit 10 使用 14 釐米MSP音盆、鋁製音圈和雙層碳酸鍶陶瓷鐵氧體磁路系統。中央聲道新Emit 25C 具有雙 14 釐米MSP鋁製音圈單元。
可以看到全新Emit系列的一切設計,都針對特定型號進行了精確調整。這是一項丹拿長期以來堅持的,毫無爭議的研發理念。
這是丹拿在Hi-Fi揚聲器中長期使用鋁音圈之後邁出的一大步。這不是下意識的決定,它純粹是由科學和真實聽感驅動的。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進行研究、測量。最重要的是,是對聲音具有深刻理解的研發、聲學工程師,他們對於各種配置的鋁和銅音圈的實際聆聽結果。
最初我們已經在全新的 Confidence 系列中試驗了銅音圈。對於銅這種材料的使用獲益匪淺。對於某些單元,我們更喜歡薄音盆配合銅音圈的聲音,而不是厚音盆加上鋁音圈的聲音。儘管兩者都有相同的運動質量:紙面上的資料是一樣的。但是,最終還是我們的耳朵說了算。
最終,這一切都與“平衡"相關。這是關於針對用於特定用途的單元,從中最佳化並獲得最佳效能的故事。因此,當被問及在單元中使用鋁還是銅時,答案很簡單:“我們只用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