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西方國家就對中國抱有偏見,這件事情在有關中國的外媒報道上就展現得淋漓盡致。自從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疫情以來,西方媒體頻繁對中國的防疫、抗疫政策橫加批評,陳詞濫調毫無新意,而且還表現得非常雙標。近日,一名德國學者在分析了大量德國媒體釋出的中國抗疫報道後,怒斥德媒只會討好歐美。
據瞭解,德國著名漢學家羅梅君教授最近受羅莎·盧森堡基金會的委託,對從2020年1月到8月期間德國7大主流媒體747篇與中國疫情有關的報道進行了研究,並給出了一份長達66頁的結論報告。這份報告中指出,德國媒體對中國的報道大部分都充斥著惡意,而且還要將新冠疫情和中國政治、社會以及涉港問題聯絡起來,而且還要比較哪個制度更好。值得一提的是,德國媒體給出的答案都是暗示或直言西方更好,但卻在報道中沒有任何能夠支撐這一觀點的例子,也不加以分析。
報告中還提到,德國媒體在報道中國的新聞往往是從西方價值觀和歐洲中心主義的角度,用德國、歐洲和西方的價值觀對中國進行系統性的評估,重點在於比較中國和西方世界。而且報道中還特別喜歡強調,“中國沒有賦予人們平等的地位”。這些陳詞濫調的報道只會加劇人們對中國的誤解和恐懼。
而且在美國的主導下,德國媒體報道中國疫情越來越多地涉及到國際層面,對中國的批評聲也是越來越多。明明中國在抗擊疫情中是絕對的優等生,可德媒卻不肯承認中國取得的成績,只是一筆帶過,並不加以說明。甚至還將所謂的“宣傳攻勢”、“封鎖”和“粉飾”聯絡起來,將中國的抗疫成績貶得一無是處。
就比如說中國在疫情期間採取了封鎖政策,阻止疫情的擴散,而德國媒體卻將這些防疫手段描述為“酷刑”並和侵犯人權聯絡起來。而義大利封鎖城市卻被德國媒體報道成:“對被接受的行動自由的限制”是抗擊疫情必須的步驟。還有一些西方媒體將中國的“零容忍政策”歪曲解讀,還聲稱中國如果再不開放國門,“就會被這個世界孤立”。可實際上中國正是因為沒有貿然開放國門,才能有效防禦新冠疫情的襲擊。反觀歐美,如今已經放任自流,任由民眾在疫情中自生自滅。
其實不只是德國媒體,大部分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都帶著有色眼鏡,其中美媒更是做到了極致。就比如在今年4月,美媒彭博社報道中國將新冠疫苗提供給多個國家時,先是承認了中國疫苗的重要性,隨後就話鋒一轉,稱中國疫苗相比於其他疫苗可能效率有些低,但仍然會拯救很多生命。
要知道,目前美國的莫德納、輝瑞和強生都被曝出了存在嚴重副作用。歐盟在今年8月還要求輝瑞和莫德納提供有關疫苗副作用的資料。據瞭解,有不少人在接種了這兩家公司的疫苗後會出現三項副作用,瑞典和丹麥就在前幾天暫停了年輕群體接種莫德納疫苗的進度。
除此之外,在今年4月,美國CDC也建議暫停使用強生疫苗,英國的阿斯利康就更別說了。這些西方國家生產的新冠疫苗出現了副作用,可與其相關的報道卻很少見,西方媒體都會選擇性忽略這些對西方不利的資訊,用放大鏡挑中國的刺,找不到問題就編造各種虛假謠言,中傷中國。
對於西方媒體烏煙瘴氣的環境,報告中就提到,德國媒體不應該再抱著西方視角看待中國的立場,而且也應該擴大報道的主題範圍,同時也應該諮詢更多有發言權的中國專家,客觀報道中國,而不是為了一味討好歐美,被政治裹挾。
可西方媒體本就是美歐政府的爪牙,想讓他們報道與中國有關的公正內容實在是有些太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