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瑪峰如今為中國和尼泊爾共有,是世界第一高峰,近代以來,作為旅遊勝地,這裡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登山愛好者,有效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但對於珠峰主權歸屬問題的解決在歷史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上個世紀60年代初期,中尼之間還對這一問題存在一些爭議,而這些爭議在鄰國印度的干預下隱隱有擴大的趨勢。
彼時,野心膨脹的印度屢屢在中印邊境地區製造爭端,企圖侵佔我國領土,所以對於中尼珠峰主權歸屬之爭,印度政府當然希望爭議一直持續,好藉機謀求本國利益。
為此,印度政府竟公開汙衊和渲染我國“侵略”尼泊爾的言論,還暗中鼓動尼泊爾社會各界加大了“反華”的力度,給珠峰主權歸屬的解決增加了阻力。
不過,毛主席早已看清了印度的如意算盤,他從歷史和現實上的中尼兩國關係考慮,巧用妙招就化解了存在已久的主權歸屬爭議,兩國邊境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有力挫敗了印度的不軌企圖。
中尼兩國對於珠峰的爭議具體表現是什麼?印度方面是如何進行干預的呢?而毛主席又是怎樣化解爭議問題的呢?在化解爭議的過程中,中尼兩國政府又各自做出了哪些努力?
關於中尼珠峰主權歸屬之爭的解決,還要從爭議產生時開始講起。
“一半一半”
新中國成立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採取了封鎖禁運、政治孤立的外交措施,為了發展,毛主席制定了“一邊倒”的外交政策,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尼泊爾自然還未與我國建交。
此時的中尼兩國之間在珠峰的主權歸屬問題上還沒有明顯的爭議,珠峰兩側的人民按照歷史上劃定的習慣線互不干預,各自平穩發展。
後來,隨著抗美援朝戰爭的結束,我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毛主席考慮要以此為契機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尤其是周邊鄰國的聯絡,以維護國內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
於是,此後幾年,周總理帶領中國代表團廣泛出使國外,在與印度總理尼赫魯的協商中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萬隆會議中發表了“求同存異”的主張,為亞太地區及世界的和平貢獻了中國智慧。
在毛主席和周總理的努力下,我國加強了同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南亞國家的聯絡,此時作為中國鄰國的尼泊爾也被我國的大國態度所打動,於1955年8月1日,與我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
中尼兩國在過去的數百年時間裡,和平友好的通商一直是兩國關係的主流,而偶爾產生的戰爭則處於微不足道的方面,為此,中尼兩國建交後,兩國邊境地區的人民又開始了頻繁地友好往來,珠峰也成為了兩國友好的象徵。
然而兩國存在長達1100餘公里的邊境線,由於歷史的遺留問題,難免就會因為邊境線的不明確產生一定的領土問題,這集中體現在對珠峰的主權爭議上。
不過這些爭議對中尼兩國的友好關係來說無疑處於次要方面,兩國政府從一開始就抱著友好的態度解決爭端,但在具體的解決方法上還是會有一些分歧。
1960年3月11日,尼泊爾總理柯伊拉臘為了尋求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對我國進行了國事訪問,在這次訪問期間,他主動提出了中尼兩國的邊境領土爭議,並著重強調了珠峰的主權歸屬問題。
在與周總理的會談中,柯伊拉臘堅持稱:“珠峰是尼泊爾的領土,尼人把它稱作薩迦瑪塔(意為“高達天庭的山峰”),這裡是尼泊爾人民信奉的神山,理應歸尼泊爾所有。”
周總理對於珠峰的問題早就進行了充分的研究,他從容地說道:“珠穆朗瑪峰在我國境內是有歷史根據的,說這個峰屬於尼泊爾是沒有根據的,而且藏族人民也對這裡充滿了感情寄託,他們把珠穆朗瑪峰稱作‘聖母之地’。”
周總理所說的歷史根據發生在清王朝的康熙統治時期,1717年,清朝理藩院主事勝住在與西藏喇嘛繪製西藏地圖時,首次根據當地藏民的稱呼,將“珠穆朗瑪峰”一名標在了地圖上,而且明確無疑地屬於中國的版圖。
對於周總理的表述,柯伊拉臘沒有發表意見,只是繼續堅持尼泊爾對珠峰的所有權,周總理也考慮到了民族感情問題,誠摯地說道:“這個峰在全世界是有名的,它不僅涉及中國的民族感情,我們也應該照顧到尼泊爾的民族感情。它是一個民族精神的象徵,沒有多少實際意義,這件事可以由兩國總理直接解決。”
柯伊拉臘對此則表示認同,但由於雙方對於珠峰的爭議始終是各執一詞,會談還是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事後,周總理將相關情況報告給了毛主席。
毛主席覺得此事涉及到兩國關係的發展,一定要採取妥善的方法加以處置,為此,他高屋建瓴地提出關於珠峰主權歸屬問題的爭議應當交由兩國最高領導人親自透過協商解決。
這樣做既表明毛主席及中國政府對此事的高度重視,也有利於爭議問題的徹底解決,體現了我國解決此事的態度和決心,周總理把毛主席的建議告知給柯伊拉臘時,他也很是高興。
為了進一步顯示我國的重視,3月18日晚,毛主席專門於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會同周總理、陳毅元帥接見了以柯伊拉臘為首的全體尼泊爾代表團成員,並向他們表示了親切的問候。
柯伊拉臘對此很是感動,但他還是直接了當地說明了關於珠峰的爭議問題,他說:“對於珠峰,還有一個感情問題,我們稱它薩迦瑪塔,西方國家稱它額菲爾士,你們稱它珠穆朗瑪,而這個地方一直都在我國境內,可週恩來總理說是在你們境內,這是我們雙方最大的分歧。”
毛主席聽後笑了笑,他沒有直接地回覆,而是先從容地說道:“中尼兩國人民友誼長存才是我們協商的問題中心,有了這個中心,一切問題都可以解決。”
柯伊拉臘對此表示認同,毛主席開口便奠定了中尼兩國解放珠峰爭議的大方向和總體基調,為接下來的會談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不過柯伊拉臘在接下來還是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珠峰的主權歸屬問題,眼看雙方的會談就要和之前一樣形成僵局,這時,毛主席笑著說道:“關於‘珠峰’問題,我們可以一半一半嘛!山南歸你們,山北歸我們,頂峰也是一邊一半。”
柯伊拉臘還是沒有作出明確的表態,不過可以推測的是,此時的他在心裡對毛主席這個創造性的發言還是有所觸動。
緊接著毛主席又補充道:“這個問題如果現在解決不了,可以拖一拖嘛,畢竟全給我們,你們感情上過不去,而全給你們,我們感情上也過不去,再說了這座山很高,可以確保兩國邊境地區的安全,誰也不會吃虧。”
對於毛主席的這次發言,柯伊拉臘欣然贊同,雖然他此次訪華最終還是沒有解決關於珠峰的歸屬權問題,但毛主席建設性的意見無疑給兩國接下來的協商奠定了基礎。
印度的干預
柯伊拉臘接受過毛主席的接見後,又與周總理就包括珠峰在內的中尼邊界爭議進行了充分地協商,3月21日,在他啟程回國的前一天,中尼雙方在若干問題上達成了共識,並簽署了《中尼邊界協定》。
然而中尼兩國領導人進行會談的訊息很快就被印度政府知曉了,印度從上個世紀50年代末期就開始頻頻在中印邊境地區製造爭端,試圖侵佔我國的領土,所以,對於中尼邊境的任何問題,印度政府都是高度關注的。
印度總理尼赫魯曾公開表示其對尼泊爾國內狀況的興趣變得更加敏銳和關切,他希望利用尼泊爾分散我國的注意力,以便在中印邊境地區獲得非法擴張的機會。
所以,當柯伊拉臘剛返回尼泊爾後不久,尼赫魯就開始命國內媒體大肆報道中國想在談判中“侵略”尼泊爾的領土,以此讓尼泊爾贏得不知真相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支援和聲援。
在印度的影響下,西方主流媒體也相繼開始汙衊中國,他們甚至還宣稱珠穆朗瑪峰不是中國的,理由竟是中國人從來沒有獨自登上過珠峰的峰頂。
原來登山運動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裝置,以及一批專業的技術人員,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建設剛剛起步,還沒有能力去開展這項耗資巨大的體育運動,所以,國內連一支像樣的登山隊都沒有。
毛主席一向主張強健的體魄是生存發展的關鍵,他很重視體育運動的發展,故而在他的關切下,我國於1956年3月正式組建了第一支登山隊。
當時世界範圍內頂級的登山隊都以登上珠峰峰頂為榮,蘇聯政府為此還向我國提出建立中蘇聯合探險隊,由兩國登山隊員一起攀登珠峰,可由於後來中蘇關係的惡化,這一專案被迫擱置。
此時,又逢印度和西方媒體的造謠諷刺,毛主席覺得即便是我們中國人自己也有必要、有能力登上珠峰,而且還是從北坡開始,創造世界紀錄,在彰顯我國體育水平的同時有力回擊印度等國的不軌之圖。
於是,1960年3月25日,就在柯伊拉臘回國後的第三天,我國的登山隊就從珠峰北坡腳下絨布寺前的廣場出發,開始了攀登珠峰的征程,毛主席對此十分關注。
登山隊員由於缺乏攀登珠峰的經驗,一路上遇到了種種困難,各種突發問題頻頻產生,前進一度變得非常艱難,當時兼任國家體委主任的賀龍元帥堅定地指示道:“為了祖國的榮譽,要不惜一切代價登上珠峰,哪怕只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登上去!”
最終,經過整整兩個月的奮戰,5月25日4時20分,一面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峰峰頂,中國人不僅登了上去,還精準地測量出了珠峰的實際海拔,在世界珠峰攀登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毛主席得知訊息後也非常高興,他當即利用通訊裝置對登山隊員提出了表揚,可就在此時,印度政府又開始了造謠生事,繼續中傷中尼關係。
尼赫魯指示印度媒體公開發文稱:“中方事先未作任何暗示,未得到尼泊爾的許可,就私自攀登到峰頂,今後可能利用這一勝利重申對珠峰的要求。”
更有甚者,一些印度媒體在政府的授權下竟造謠中國登上珠峰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對尼泊爾的“入侵”行動。
除此之外,印度方面還主動勾結尼泊爾國內的大會黨組織,鼓動、支援他們在尼泊爾國內開展“反華”、“排華”的示威遊行,併為該組織提供活動資金。
在印度的虛假宣傳和造謠之下,一些不明真相的尼泊爾政府官員和人民對我國產生了一定的誤解,其中有尼方官員居然對印度的話信以為真,公開表示“中國攀登珠峰的行為損害了尼泊爾的‘領土安全’以及尼泊爾人的情緒。”
就連原本抱著友好態度解決中尼珠峰主權歸屬問題的尼泊爾總理柯伊拉臘也在回國後不久因受到了印度的影響而產生了動搖,以至於他對國內的反華小浪潮竟然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甚至還借題發揮,無端“要求中國撤銷對珠峰的要求”。
在印度的阻撓和干預下,原本有望迅速解決的中尼珠峰主權歸屬問題一時間陷入了僵局,接下來該如何處理這一變數就成為了談判能否順利進行的重點。
“中尼友誼峰”
毛主席經過對國際形勢的判斷,分析出印度的插手不會影響到中尼兩國談判的進行,因為在《中尼邊界協定》簽署後,中尼的大部分邊境問題都已得到了妥善解決,只剩下了包括珠峰在內的少數幾個有爭議的地方,而中尼兩國邊境地區的人民也始終保持著深厚的友誼。
為了加快程序,早在登山隊攀登珠峰的路上,周總理就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對尼泊爾進行了訪問,主動和尼方交換了中尼兩國繪製的珠峰的地形圖,並交換了各自的意見。
1960年4月27日,周總理與柯伊拉臘舉行了友好地會談,周總理按照毛主席的要求,專門和柯伊拉臘回顧了之前談判時的內容和已經達成的共識。
隨後,周總理說道:“《中尼邊境協定》簽署後,柯伊拉臘總理說需要時間教育國內的人民,當初毛主席就說中國可以等一等,現在也一樣,為了表示誠意,我方同意按照尼泊爾的畫法把山峰畫在邊界線上,即珠峰的北部屬於中國,南部屬於尼泊爾。”
至於印度方面造謠的關於我國“入侵”尼泊爾的謊言,周總理後來也對尼方做出了明確的表態,他表示中國一直都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中國政府一直主張中尼兩國間的友好往來,絕不會以任何方式干預尼方內政、威脅尼泊爾的和平。
柯伊拉臘見我國的態度如此誠懇,便表示可以商量,並且逐漸恢復了友好解決爭議的態度,這年8月,中尼邊界聯合委員會成立,在毛主席“一半一半”的總方針下開始了具體事宜的溝通工作。
時任中國駐尼泊爾大使張世傑說道:“兩國政府已經真誠地表示,它們願意根據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和本著公平合理、互諒互讓的精神並透過友好磋商來取得解決。”
經過兩個多月的熱烈討論,雙方談判代表終於就大部分爭議達成了共識,周總理最終將談判的內容報到了毛主席那裡,毛主席對此十分滿意,但在一些細節方面,毛主席覺得還可以做得更好,比如聯合宣告中對於珠峰的命名問題。
前文提到,世界上對珠峰主要有三個稱呼,一個是我國命名的珠穆朗瑪峰,一個是尼泊爾方面稱呼的薩迦瑪塔峰,還有一個是西方以首次測量出珠峰海拔的英國探險家額菲爾士命名的額菲爾士峰,在全世界範圍內來說,這三個稱呼裡要數第三個流傳最為廣泛。
毛主席稍一思索,便笑著說道:“這個峰的名字不能叫額菲爾士,那是西方人給起的名,依我看,既不要叫什麼薩迦瑪塔,也不要叫什麼珠穆朗瑪,就叫做‘中尼友誼峰’。”
毛主席起的名字很明顯能更好地體現中尼兩國人民的友誼,周總理對此十分認同,尼泊爾方面也沒有任何異議。
1961年9月,尼泊爾國王馬亨德拉正式來華訪問,毛主席以極高的規格接見了他,兩國最高領導人就珠峰主權歸屬爭議一事進行了友好地協商,最終,馬亨德拉表示同意毛主席提出的“一半一半”的劃法,至此,雙方對中尼邊境上的所有爭議問題達成一致。
一個月後,毛主席在釣魚臺迎賓館回訪馬亨德拉國王時,握著他的手真摯地說道:“雙方都同意就好。我們有良好的願望。我們希望你們好起來,你們也希望我們好起來。”
1963年1月20日,中尼兩國正式簽署了《中尼邊界議定書》,邊境劃線工作也圓滿結束,從此解決了兩國曆史遺留下來的所有邊境爭議問題。
而中尼珠峰主權歸屬問題的妥善解決,既挫敗了印度的不軌企圖,進一步促進了兩國之間的友好往來,又為日後中尼關係的健康發展和南亞乃至東南亞的地區穩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去年是中尼建交65週年,兩國經歷了這麼多年的友好往來,政治互信日益增加,當下雙方正在共同推進“一帶一路”的建設,兩國民間的往來也十分頻繁,我們有理由堅信,中尼關係一定會世代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