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讚賞!
作者:毅文團隊阿喀琉斯,歡迎轉發
1969年9月23日,我國在羅布泊河實驗場成功進行了首次地下核試驗,核試驗的訊息很快傳到了美國人的耳中。美國政府大為惶恐,立刻命令超高空偵察部隊對我國核試驗基地進行密切偵查,獲取相關情報,並伺機進行破壞。
在美蘇冷戰中,美國為了最大可能刺探軍事情報,研製了許多高空偵察機分入他國境內進行高空偵查。如在60年代初期,就率先研製出了D-21高空無人偵察機和SR-71黑鳥偵察機。
▲SR-71黑鳥偵察機的服役生涯當中沒有一次失手
其中的黑鳥偵察機從首飛到退役,總共製造了32架除了因為故障損毀了12架以外,幾乎沒有任何擊落記錄。而利用其技術製造的D-21無人偵察機。也同樣優秀,高達3萬米的實用升限和3.35馬赫的極速速度,在當時幾乎沒有任何國家的可以進行反制,並且它的使用風險還更小。
▲D-21無人偵察機
但事實上來講,相比SR-71黑鳥偵察機,D-21的優秀效能貌似只停留在紙面上,在研製試飛途中狀況百出,經常出現嚴重的資料傳輸錯誤和缺失,甚至還出現過飛行故障。
但在1969年,我國的核試驗在羅布泊如火如荼地進行,美國人已經按耐不住了。率先啟用風險更小但是狀況百出的D-21無人偵察機,決定先對羅布泊進行偵查。
偵查任務交給了駐紮在日本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的4200中隊。
1969年11月9日凌晨,一架B52轟炸機母機搭載的D-21偵察機悄然從關島起飛。
▲懸掛在母機B-52轟炸機下的D-21偵察機
美國人在航線的選擇上很聰明。他們決定讓該機沿越南-泰國的路線進入中國。
當時越南戰爭每天有大量的美國戰機在越南上空執行任務。美軍料定我國的防空雷達會將偵察機識別為普通戰機,擺脫追蹤,大搖大擺地進入我國境內。
計劃進行得很順利,D-21偵察機在脫離母機後,很快從西藏飛到了新疆。但在即將抵達羅布泊時,飛機突然失去控制。沒有前往羅布泊,而是一直朝西邊的蘇聯飛去,這可把美國人急壞了,迅速向無人機發出自毀命令。但飛機沒有任何反應。最終徹底脫離了美國人的控制。
美國人的首次偵查就這樣失敗了。
經過一年的技術調整,1970年12月16日,美軍重振旗鼓,決定進行第2次偵查行動。在12月16日當日的日本海上空投放了一架D-21偵察機。該機順利飛到羅布泊上空,收集到了不少情報。按照預定程式,任務結束後。偵查機會飛回回收地點,將收集到的情報放在密封艙內,從萬米高空投放後,開啟降落傘緩慢下降。JC-130運輸機會將將傘繩鉤住,拉回貨倉,完成任務。
但在當時的最後關頭,為裝置艙準備的降落傘突然出現故障,並沒有開啟。珍貴的情報裝置從2萬米的高空自由落體狠狠地砸在海上,當美軍的回收船趕往事發海域時,只撈到一個摔得慘不忍睹的鐵盒。裡面的情報裝置全部泡了水,完全作廢。第二次偵察任務再次失敗。
1971年3月4日,美軍再次嘗試進行偵查任務,這次偵查前美國軍方進行了全面的技術排查,以確保萬無一失。偵查任務每一步都進行得有條不紊,可是倒黴的美國人怎麼也想不到的是,在最後關頭又出問題了。
當裝滿情報的裝置從下降到5000米高度時,所在空域突然颳起了8級強風,美軍回收飛機幾次靠近都無法完成回收。無可奈何之下,只能將任務轉交給了附近守候的回收船。但風高浪急,降落傘的繩索被吹成了一團,在最後關頭美國人已經抓住了降落傘,但還沒有來得及用鐵鏈鎖住,裝置艙就沉到海里了,第3次偵查任務又失敗了。
1971年3月20日,羅布泊的核試驗已進入最後管道,不甘心的美國人再次啟用了D-21。但是這次這架無人機從廣東省西南部進入我國大陸後,在飛到在湛江竹溪上空時,突發故障,直接從美軍的監視螢幕消失,失去了聯絡。
這架偵察機在發生故障,直接墜落在我國雲南省的西雙版納的森林裡。
▲墜毀在西雙版納的527號D-21偵察機殘骸
對於美國人來說雪上加霜的是,由於西雙版納森林當地茂密的植被起了緩衝作用,這架飛機的殘骸儲存得相對完好。在數日後很快被我國發現。
▲民工正在運輸D-21偵察機殘骸
大卸8塊後,運往北京進行科學研究。在當時我國航空技術十分落後的情況下,D-21殘骸對我國航空科研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在高空飛行領域的許多技術科研成果都與之有關。
▲北京小湯山航空博物館向公眾展出D-21偵察機的殘骸
事後可能為了顧及美國人的顏面和外交環境,我國外交部門並未將其進行公開,一直進行保密。4次偵查任務全部失敗的的美國人也自覺地將訊息進行了封鎖。默默地吃了啞巴虧。真正地詮釋了什麼叫“偷雞不成蝕把米”。大家有什麼有趣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本文為毅叔說世界系列,感興趣的朋友,請用微信搜尋公眾號:局勢帝,收看全部毅叔說世界系列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