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三季度已經結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四季度繼續延續負增長 態勢,下調全年增長預期至4%。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自主品牌抬頭趨勢明 顯,市場份額正在向50%靠近……
1.自主份額提升,是否和整體產品質量提 升有關?
車問網總裁 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 汽車質量委員會主任修宇:中國品牌汽車的銷量並不只是透過低價換來的, 在過去很多年,15萬以上的價格區間,基本上 就是中國品牌的“禁區”了,但是現在情況不 一樣了,隨著更多自主品牌的崛起,還有“ 新勢力”車企的進步,20萬以上的中高階車型 銷量越來越大。
經濟觀察報 汽車與出行事業部主編 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 汽車質量委員會專家委員劉曉林:肯定有關。品牌的吸引力是質量、設計、價格、 營銷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自主品牌份額 的上升有其質量不斷提升並被越來越得到消費 者認可的原因,此外,與合資品牌相比,能更 快的就本土需求變化作出反應,推出新產品, 也是重要原因。
天天線上副總編輯 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 汽車質量委員會媒體專家何立軍:自主品牌市場份額上漲因素很多,其中包括 產品質量提升的帶動作用。和此前相比,目 前自主品牌產品質量、產品力、品牌形象都 是大幅提升。
汽車零部件領域專家 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 汽車質量委員會媒體專家薛曉民:產品質量提升是肯定的,此外和整體產品設 計理念提升也有很大關係。
2.同級別同價位車型,合資和自主哪個 質量更可靠?
修宇: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品牌汽車這些年的進 步是有目共睹的。首先一點是,中國品牌汽車 更好看了。其次一點是中國品牌汽車的智慧化 做得更好。即使是技術上,這些年中國品牌的 汽車進步也非常大。
劉曉林:只能說是自主品牌的價效比更高吧。同樣的 價位,消費者能夠買到更多的功能、空間、 服務和貼合使用場景的舒適感,以及符合預 期的質量。合資品牌可能在質量上超出預期, 但在其他方面的“驚喜”或許會少於自主品 牌。
何立軍:同級車型相比,主流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產 品質量在伯仲之間,這裡要強調主流自主品 牌,是有上進心、有實力的企業,不是小富 即安和靠忽悠搶市場的車企。
薛曉民:相同條件下核心部件的質量仍然存在差距, 自主品牌質量可靠性還需進一步提升。
3.下半年車市正在向“以產定銷”的賣方 市場傾斜,這種情況會影響產品質量嗎?
修宇:隨著供應鏈緊張,汽車市場消費結構在悄然 發生改變,似乎是賣方市場,但實際還是以 消費者為主導的買方市場。我相信沒有品牌 會為了提升產能而降低質量標準,一旦被消 費者發現交付車輛和一致性證書不一致,就 是涉嫌銷售欺詐,後果可想而知。
劉曉林:應該不會。晶片的短缺讓車企都面臨訂單流 失的風險,為了報單,加強質量、增加配置 和服務專案,應該是企業的應對策略。
何立軍:受晶片供應緊張影響,下半年汽車會成為緊 俏商品,訂車後一兩個月提車是正常,銷量 好的估計三四個月能提車就不錯。至於產品 質量不用擔心,目前汽車工業已經有長足的 發展,汽車生產自動化率很高,人為影響空 間有限,而且質量把控體系不會因供不應求 而減少環節或投入,如果要改變是流程改變, 影響面太大,省下來的還不夠支出的呢,得 不償失。
薛曉民:以產定銷大機率不會影響質量,不過原材料 等各種成本上漲及市場銷量下滑,會導致整 個供應鏈利潤下滑,這個因素有可能會導致 產品質量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