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越低,鯽魚扎堆不愛動的現象就會越明顯,如果找不到魚窩,收穫往往只有仨瓜倆棗。能夠找到魚窩,打窩之後把魚窩的鯽魚聚一聚,連竿上魚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冬釣鯽魚的核心技巧,就是如何找到魚窩。這應該也是冬釣的樂趣,空軍雖然多,大鯽魚連竿也不是沒有,痛並快樂著。彙總一些找到魚窩的方法,供各位釣友參考。
一、看方位,選北岸或者東岸
鯽魚分佈廣,大小水面都有,到了氣溫低的季節注意選擇小水面,各種比較長但是不寬的水面是首選,通常鯽魚密度較大,而且找到魚窩的機率也會比較高,最關鍵還是能夠得到魚窩,這是冬釣的基本規律。從方位的角度來說,儘量選擇北岸或者東岸,這兩個方位的光照時間更長,水溫會更高一些。而且並非晴天選這2個方位,陰天、霧天、多雲都要選擇這兩個方位。
二、看風向,選避風或者順風
其實冬季釣魚,氣溫的高低不是釣不到魚的原因,而是選擇穩定,從穩定的角度來說,陰天、霧天溫差小,水溫比較穩定,往往魚情會更好一些。其實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風力的問題,這兩種天氣的風力一般都不會大,對拋竿、看漂的影響最小。如果晴天出門,往往會伴隨著較大的風力,話說低溫季節就是如此,風力稍大就停口。所以找魚窩,要找避風的位置,比如背後有建築物,較高的河岸等等,至少要確保餌料落點不容易受到颳風的影響。
三、看地形,找障礙物
釣鯽魚,有選擇髒亂差的說法,其實就是尋找各種障礙物,因為鯽魚最喜歡躲在這些障礙物附近。這跟鯽魚的體型小有一定關係,跟障礙物附近昆蟲、小蝦等食物因素也有一定關係。障礙物,主要就是橋墩、樹樁、石碓、碼頭、停船、水草區域等等。通常來說,向陽一面的橋墩,向陽方位的暗草區域,向陽一面的蘆葦叢根部,一般都會有魚窩。障礙物,是可以在水中給魚群“遮風”的地方,水溫也會更高一些。
四、看水質,找渾濁
鯽魚就算扎堆,也不是不動的,也需要少量的進食,比較短的覓食範圍。因為鯽魚開始扎堆,反而更容易爆護魚群的位置。比如說找渾濁的地方,到了低溫季節還渾水,那一定是魚群的活動造成的。我們都知道,水質的好壞跟泥沙有關,跟水中的藻類也有一定關係。但是到了冬季藻類會變少,水質是一年四季中應該最好的階段,如果還是渾濁,那足以說明這裡有更多的藻類,也就說明這裡水溫較高。經驗來看,這種渾濁的地方水底可能有“坑”,滿足淺中深的地形特點,這是經典的魚窩。
五、看氣泡,找魚星
找氣泡其實也是不錯的方法,而且會有專門的釣法,不過主要是用於釣鯉魚。因為只有鯉魚的魚星最明顯,距離很遠都可以看得到。鯉魚覓食高峰期時,會在身後留下長串的魚星,這會暴露鯉魚的位置。長竿短線掛蚯蚓,餌料遞到魚星消失的前方1米位置,坐等大鯉魚咬鉤,而且一定不能逗釣。這種釣法主要用於仲春、仲秋,俗稱追星攆泡釣法。鯽魚的魚星就沒那麼容易發現了,到達水邊之後要多走走看看,如果有鯽魚星出現,那就是魚窩。經驗告訴我們,昨天有人打窩但是當天沒發窩,今天就可能有魚星。
找魚窩的方法較多,但是牢記向陽避風是基礎。而且根據氣溫和水溫條件,合理選擇深淺遠近,因為不是方位、地形都對了就一定有魚窩。也不是隻有障礙物有魚窩,明水尤其是水下有坑的地方也會有魚窩。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