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逆北
01德國人:不愛防線固守,愛裝甲突擊
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防線,人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由法國前國防部長馬奇諾設計,並以其名字來命名的“馬奇諾防線”。這道防線沿法德邊境建立,一直延伸到法國和比利時的邊境地帶,後由於比利時政府婉拒而未能繼續延長。而也正是如此,不少史學家認為,正是比利時人對於德國復仇野心和能力的低估,導致其本身國境變成德軍突破法國“馬奇諾防線”薄弱點。
但是,話也說回來了,1940年夏納粹德國迫使法國投降後,馬奇諾防線,迅速從曾經困擾過德國的敵方陣地,變成了自己掌握的一筆寶貴的軍事資源。防線內部的複雜結構設計,囤積的武器彈藥和其他補給品等,都加強了納粹德國的國防實力。這會不會給日後英美盟軍反攻造成一定的困難呢?如果盟軍在發動諾曼底登陸後,在進攻德國本土時候再遇到德國人利用馬奇諾防線來拖延自己的進攻速度,又該怎麼解決呢?
事實上,在1943年秋天,納粹德國高層就開始動用“馬奇諾防線”這一資源,只不過他們不是去加強這裡的防禦工事,而是將馬奇諾防線內部的鋼材等拆下,轉運於英吉利海峽沿岸,去鞏固那裡的海灘防禦體系,即所謂的“大西洋壁壘”。對於德國人來說,阻止盟軍登陸法國本土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這樣,馬奇諾防線便遭到了削弱。
(馬奇諾防線)
當然,德國人這麼做還有一個更深層的考慮,那就是並沒有把“馬奇諾防線”背後所承載的“被動防禦”戰略看得那麼重要。
在入侵法國以前,德國人已經認識到相比於集中兵力去死磕對方防線,不如去搞迂迴包抄,繞過敵人的防線進行主力決戰。不過,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德軍不同,二戰中的德軍不是單單因襲了這樣一種戰法,還注入了新的元素,那就是在空軍和炮火協同下,使用裝甲集團進行突破。這也是所謂“閃電戰”(也有翻譯為“閃擊戰”)的精髓。如二戰初期德國入侵法國和比利時等國的“黃色方案”,便是採取了這樣一種戰略。即便時間到了1944年的夏天,德國已經在慘烈的蘇德戰爭中損失慘重,但依然沒有迷信於防線的作用,而是繼續以裝甲兵這樣的機動力量來配合或支撐戰局。
02德國人的裝甲突擊為什麼失靈了?
“大西洋壁壘”便是一個典例。德國人拆馬奇諾防線的工事來加強它不假,但據主持西線防禦的隆美爾元帥相關檔案記載,無論是隆美爾本人,還是躲在幕後操縱全域性的希特勒,都把希望放在了西線的十個裝甲和裝甲擲彈兵師身上。他們大部分被安排到距離“大西洋壁壘”前沿陣地不遠的交通要隘上,隨時準備在戰局對己方不利的時候向前推進,堵住上岸的盟軍。
不過,德國人還是失算了。因為首先,希特勒在盟軍進攻最猛烈的當天,沒有及時將這些裝甲師投入戰鬥,而是繼續睡大覺,等到盟軍已經建立起堅固的灘頭陣地後,時機已晚;其次,裝甲兵的使用僅僅是一方面,除此之外,還需要空軍和地面炮火的配合。
可是,盟軍為了保證諾曼底登陸成功,在登陸部隊奮勇進攻時,就動用空軍和艦炮,給連線德軍預備隊和一線防禦部隊之間的交通線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就連隆美爾本人,都因為盟軍的空襲被打得人仰車翻,栽到了溝渠裡。這樣的空襲雖然給後來盟軍深入法國腹地的攻勢也帶來了同樣的麻煩,不過畢竟讓德國人依賴的裝甲部隊突擊戰術失靈了。現在連裝甲兵突擊都無法發揮作用,德國人更不會去用法國當年為阻擋自己而修築的馬奇諾防線了。
(盟軍諾曼底登陸)
03阿登攻勢:德國人“閃電戰”的絕唱
不過,德國人也沒有輕易就範,隨著戰爭由法國西北沿海地區向內陸的深入,盟軍的補給線因為突然拉長而難以迅速供給一線部隊作戰需要。因此,德國人得以利用盟軍攻勢減弱的間隙來調整戰略部屬,從1944年末到1945年初,在希特勒強制命令下,西線德軍動用了包括兩個裝甲集團軍群在內的25萬大軍,向阿登山脈的盟軍發動了閃電式的突然襲擊。他們的目的是深入盟軍後方,摧毀承擔盟軍大量物資轉運工作的荷蘭的安特衛普港,以減緩盟軍的海運程序。
德軍這一戰略,幾乎原模原樣複製了1940年突襲法國的作戰模式。顯然,納粹德國高層是希望透過以攻為守的方法,來緩解己方戰線的壓力,甚至能夠作為與西方盟國和談的政治資本。然而,德軍的這次突襲雖然在戰役初期給盟軍陣營造成了不小的混亂,但隨著美軍援兵的及時開到,雙方又打成了僵持戰。
(阿登反擊中的德軍一部)
隨著戰爭時間拖長,德軍未掌握制空權和車輛油料短缺等問題暴露出來,在盟軍的拼死防禦消磨下,德國人只得認清現實,勉強撤出戰鬥,並將剩餘的兵力去堵西進蘇軍撕開的的防線缺口。在阿登戰役中,盟軍的裝甲部隊據說二倍於德國人,但是其損失是可以迅速補充的。然而對於軍工產能接近枯竭的德國來說,這場攻勢無異於是自殺式的賭博。
在裝甲部隊和空軍損失大部後,沒有了開展機動攻勢的軍事資本,德國人為了能讓新補充的那些新兵去支撐起千瘡百孔的“第三帝國”,遂也去傾注精力在本國的“齊格菲防線”上。這道防線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後期,一直是被德國作為和法國“馬奇諾防線”對峙而建的,基本沒發揮過什麼作用。可是現在,德國人兵敗如山倒,病急亂投醫,只能去效法當年的法國人來搞所謂的“塹壕戰”,妄圖以逸待勞阻擋盟軍。
然而,不到一月功夫功夫,這道防線就被美軍部隊正面突破。有人可能會將此歸結為德軍不擅長消極防禦,但究其根本,恐怕還是兵無鬥志與裝備匱乏吧。
最後總結,德國人不去用當年法國人耗費十年精力修築的馬奇諾防線阻擋諾曼底登陸的盟軍,而是把主要關注點放在如何調動裝甲兵突擊敵軍上。這些現象背後所反映的,正是一戰時期那種老套塹壕戰的退場失勢。因為一戰結束後武器技術的更新,對戰略戰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德國人曾經掌握了其中的秘訣,因此能夠在1940年入侵法國輕易成功。但是,以裝甲兵突擊為主的新式戰術,對其他兵種(比如空軍)配合的要求也很高,而這恰恰是1944年以後的納粹德國所負擔不起的。於是,德國人很快又被更精通新戰術、且更有實力去適應新戰術的美國人所超越並碾壓。
當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後,曾經被德國人奉若圭臬的裝甲兵突擊,又顯得老套落伍了。
參考文獻:
(英)阿諾德·湯因比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德)埃爾溫·隆美爾《隆美爾戰時檔案》,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英)約翰·吉根《二戰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英)溫斯頓·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南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