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15年的夏天,比利時伊普爾的盟軍正在享受太陽下山前溫暖的日光,吹襲著涼爽的東北風。突然,他們聽到正逐漸逼近的炮聲。士兵們迅速起身,準備自衛防禦,但後來發生的事情證明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
盟軍以為德國軍隊會衝進該地區,然而衝進來的卻是刺鼻的氣味。不一會兒,周圍的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濃重的黃綠色霧氣,戰壕被毒霧填滿。
上述事件發生於1915年4月22日,也就是第二次伊普爾戰役。期間,德軍向英軍、法軍陣地連續施放6000罐共計18萬公斤氯氣,始料未及的英法聯軍損失慘重,前後共有1.5萬人中毒,5000人殞命。
面對德軍的毒氣進攻,加拿大第10營在基奇納森林對德軍發起了白刃衝鋒
第二次伊普爾戰役首次將化學武器用於大規模作戰,改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作戰方式。
在此之前,雖沒有公約禁止化學武器的使用,但生化武器的使用乃“兵家之忌”,使用化學武器的人會被認為“不配當兵”。
然而,德國最高統帥部根據他們的需要改變了對戰爭規則的解釋。在第二次伊普爾戰役之前,德軍曾兩次嘗試展開化學戰,但都沒有成功。在第一次嘗試中,裝在炮彈中的刺激性化學物質在到達英國士兵手中之前就被燒掉了。第二次,由於空氣溫度太低,化學物質並沒有揮發釋放到空氣中。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德軍對在伊普爾戰役中使用化學武器的預謀由來已久,只等“天時地利”。當東風襲來時,德軍開始向盟軍陣地施放毒氣瓶,五六千個裝有毒黃綠色氣體的加壓鋼瓶被投放到英法聯軍的陣地。
在東風的助威下,氯氣迅速擴散。盟軍將領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毫無還手之力。
化學家被請來現場檢測氣體的成分。由於氣體不會在一個地方停留很長時間,科學家測試的唯一線索是法國、英國和加拿大士兵的銀紐扣、皮帶扣和徽章上留下的綠黑色汙點。
化學檢測證實了盟軍部隊受到了氯氣的襲擊。
同年9月,英國軍隊進行打擊報復,向德軍釋放了140噸氯氣。但是天時地利沒有站在盟軍這邊,所以為了控制氯氣的釋放,他們用簡陋的迫擊炮向德國軍隊發射毒氣罐。
德國人隨後開始使用光氣,這種氣體比氯的效力強得多。盟軍的化學家們很快發現了這種氣體是什麼,並開發了新技術來保護他們計程車兵免受傷害。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野心勃勃的德軍最終拿出了所有大規模殺傷性化學武器中最臭名昭著的芥子氣(C4H8Cl2S),也被稱為硫芥子氣。面板是芥子氣的最主要靶器官之一,接觸面板後能夠引起紅斑、水腫、起皰、糜爛、壞死。芥子氣不僅攻擊暴露的面板區域,還能穿透防毒面具、衣服和皮靴。
1917年,美國加入盟軍,正式參戰。他們在美國多所大學的幫助下成立了第一個氣體團,並想出了一種叫做亞當斯特的新武器。這種氣體很容易穿透防毒面具,刺激眼睛、引發噁心嘔吐,迫使德國士兵摘下口罩,徹底暴露在光氣和氯氣中。
隨著德軍在1918年11月宣佈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可怕的化學戰時代結束了。
德國人使用的大部分毒氣是由弗裡茨·哈伯下士提供的。他是一位著名的化學家,他的發明殺死了數千人,卻也拯救了數百萬人免於飢餓。
到19世紀末,歐洲科學家已經發現,由於過度種植作物,土壤在未來幾年將變得貧瘠。養分富集的自然過程是緩慢的,所以他們開始使用肥料來補充土壤中三種最重要的養分:氮、磷、鉀。磷礦和鉀鹽等礦物提供了足夠的磷和鉀,但卻找不到豐富的氮來源。
長期以來,歐洲使用鳥糞作為氮肥,但面臨“一糞難求”的窘境,於是不得不從其他國家進口。空氣中78%是氮,但當時沒有人知道如何固集它。科學家們擔心,如果找不到可持續的氮來源,可能會導致糧食減產,飢餓人口上升。
1904年,弗裡茨·哈伯著手研究人工固氮技術,並開始尋找在自然界複製天然固氮過程的方法,但最終失敗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偶然間想到了卡爾·馮·林德的空氣液化。
將空氣液化,然後透過蒸餾分離氧氣和氮氣。然後,將壓縮的氫氣和氮氣混合,產生氨。這種氣體極易溶於水,可以作為豐富的氮源噴灑在土壤中。氨也可以透過與硝酸反應形成硝酸銨而轉化為固體形式。
哈伯和博世二人完善了氨生產的工業轉化,哈伯-博世工藝後來獲得專利,並出售給工業部門。如果沒有此項工藝,第一次世界大戰會短得多,但它有助於養活整個世界。氨合成加速了農業革命程序。
哈伯因發明合成氨法榮獲1918年獲得諾貝爾獎,但其在化學戰中留下的汙點讓其揹負了無數爭議和罵名。
哈伯化學戰思想的反響並沒有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停止。其中一起毒氣襲擊傷害了一名奧地利士兵,迫使他離開軍隊,投身政治。猜猜那個人可能是誰?是的,是阿道夫·希特勒。
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動力。有了新的矛,自會有新的盾。第一個版本的防毒面具就是在一戰期間發明的。化學戰打響早期,為了降低氯氣的傷害,士兵們使用浸泡在鹼性硫代硫酸鈉中的法蘭絨口罩,硫代硫酸鈉能將遊離氯氣轉化為更安全的化合物。
隨著化學武器變得越來越複雜,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帶面罩的盒式防毒面具,它與一個罐子相連。呼吸器中含有化學物質,可以去除氯和磷化氫。

對化學武器的研究也推動了民用化工的發展。化學品也被用來治療傷員,併為他們提供衛生保健。漂白粉用於醫院和戰壕消毒,苯酚和碘伏用於傷口消炎。為了減輕士兵截肢時的疼痛,麻醉劑被開發出來。
化學家們發明了第一種人造洗滌劑,創造合成橡膠的配方,以及儲存食物的新抗氧化劑。科學家們還完善了射線照相術或使用x光來檢測士兵的骨折、彈片和子彈。戰前的掃描需要暴露在x光下幾個小時,但戰爭結束時,時間縮短到了幾分之一秒。
化學戰時代也為新的癌症治療藥理學打開了大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艘裝有芥子氣的船隻在義大利港口被德軍擊沉,芥子氣洩漏到海水中,導致部分落水船員中毒身亡。
倖存者在醫院接受治療時,醫生髮現他們體內的白細胞水平顯著降低,顯示出芥子氣具有骨髓抑制作用。
同時,在後來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暴露在芥子氣中計程車兵體內白細胞水平較低。吉爾曼和菲利普斯兩位醫生受到啟發,嘗試開發芥子氣衍生物細胞毒性化學物質,用以治療白血病和抑制骨癌細胞的快速增加。但因芥子氣毒性太大,以失敗告終。
大多數最終被軍事化的化學物質都是在戰爭爆發前發明的。臭名昭著的3-硝基甲苯,在它被合成後的28年裡,僅僅被當成一種普通的黃色染料,在20世紀初走進戰場,並逐步取代苦味酸,成為“炸藥之王”。
被用作化學武器的氯氣被廣泛用於水淨化,降低了“病從口入”的風險。用來製造爆炸的硝酸銨也可以用來培育糧食作物,核彈頭中使用的核材料也可以用來為數百萬家庭提供清潔能源。歷史表明,化學物質既能傷害人,也能人;如何選擇使用它們取決於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