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我國做出了一件令世界為之震動的大事,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成功試爆,沙漠裡升騰起的巨大蘑菇雲,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發,獨立製造原子彈的國家,使我國的國家地位上升了一個層次。
研製原子彈不是過家家,一眾優秀的核物理科研人才歷經多年才取得成果。
然而就在立項之時,著名的作家金庸卻撰寫文章抨擊我國研製核武器是不合時宜的行為。
金庸作為一名德高望重的文學家,為何會發表如此言論?而在原子彈試爆成功後,卻又轉變態度,這還要結合當時的情況和局勢來分析。
忠良之後
金庸本名查良庸,出生於1924年的浙江嘉興市,他的家族是一個書香門第,得益於優良的家風,金庸從小就對讀書特別感興趣。
他博覽群書,閱讀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著,這為他以後創作文章和小說,積攢了知識儲備。他的祖父更是晚清時期的忠臣,彼時的中華大地,列強欺壓中國百姓的事情屢見不鮮,金庸的祖父高風亮節,秉公辦案,積極維護百姓們的正當權益。
在家庭的影響下,金庸更是明白了想要拯救國家和民族,就更要好好學習文化知識,為建設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金庸在寫作方面有著格外的天賦,早在1939年他還在上中學的時候,就和同學合編了一本升學參考書並公開出版。
1946年抗戰結束後,金庸進入了著名的報刊《大公報》內任編輯工作。1948年,因為工作需要,金庸移居香港。
金庸最為令世人熟知的非他的小說莫屬了,在武俠小說領域,還沒有哪一個後來者能夠超越他,峰迴百轉的劇情,細膩的文筆,豪放的風格鑄就了金庸武俠的快意恩仇。
金庸同樣是一個心繫民族心繫國家的人,雖然遠在香港,但是祖國大陸的一舉一動他都非常關心,其中最為爭議的,還屬金庸在我國自主研製核武器的問題上發表的看法。
核武風波
新中國成立後,周邊形勢很不太平,面對這樣一個新生的政權,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根本沒有把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新中國放在眼裡。
在抗美援朝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擊敗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樹立了國威。可是這場戰爭完全是籠罩在美國的核威懾陰影下進行的,美軍高層在交戰期間一直揚言要給中國的大中型城市做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中央緊急召開秘密會議,商討研究如何才能打破這種始終被人威脅著的局面。美國的核打擊就像現在我們頭頂上的一把利劍,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落下。
唯有自己研發出原子彈,將這個強大的武器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中國的國防才能安穩。但是以中國當時的經濟條件和工業水平,其實有著諸如像鄧稼先這類優秀的科學家加盟,想要獨立自主的研發和製造原子彈,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陳毅更是聲稱中國人即使當掉褲子,也要研發出核武器。遠在香港的金庸在報紙上看到了這則訊息,馬上在報社發表了題為“要褲子不要原子彈”的文章,來抨擊中央花費大力氣來研製核武器這件事情。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金庸作為一名普通百姓,自然是站在大眾這一邊的,更何況他經歷過早年抗戰時期物資匱乏的艱難時代,體會過忍飢挨餓的滋味,所以他對於民生是非常關注的,所以非常不理解國家為什麼不優先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而是將重心放在武器研究上。
但金庸的愛國之心毋庸置疑,他只是站在了他的立場上對國家的決定表示不解。
強者為尊
金庸終歸是沒有像中央領導人那樣的眼界,如果沒有一個穩固的國防條件,經濟發展得再好,那也是空中樓閣,在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眼裡,也只是一隻待宰的羔羊,晚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所以說挺直腰桿,有了真正能夠保家衛國的武器家當,才是我國能夠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基礎。
其實不只是金庸,還有好多國內的學者專家們都不能理解國家的決定,但這一切終於在1964年塵埃落定。
歷史在原子彈轟燃爆炸的那一刻徹底改寫,從此以後,中國人民不只是站起來了,更是能在大國林立的國際關係中矗立重要的地位,說話的分量也更強了。任何想要對中國指手畫腳的國家都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能力承受中國的核打擊。
當然,我們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我國在核武器研製成功之後,公開承諾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並積極開展國際間核不擴散條約的修訂。
中國擁有核武器自主研發和製造的能力,在國際上取得的效果顯而易見,像金庸這樣的學者自然也注意到了,金庸生活的香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自然是受盡了殖民主義統治者的壓迫,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中華兒女,金庸自然是希望反抗這種被奴役的局面。
而中國的核力量恰恰給了中華兒女堅強的後盾,金庸也是打心底裡高興,所以他一改之前抨擊和嘲諷的態度,開始撰寫文章歌頌國家的向好變化。
1984年中英就香港問題會談之後,金庸作為作為在香港的學者,參與制定了《基本法》的過程,得知香港即將回歸祖國的金庸自然是非常開心,作為一名生活在殖民地的中國人,自然是渴望趕走殖民者,重回民主自由的懷抱。
而香港之所以能夠順利迴歸,自然也離不開中國日益強大的國防力量。
小結:
對於自己不瞭解的領域和事物,就不要輕易地發表言論,以免貽笑大方。對待像研製核武器這種國家大事,連金庸這樣的大文豪都會發表錯誤言論,更何況普通民眾的認知,但是之後帶來的變化和好處是有目共睹的。
古人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不能忘記為了國防建設而辛勤付出的科學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