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蘇聯陸軍元帥,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估計很多人都已經不陌生了。此人在二戰時期是蘇聯三大名將之一,與朱可夫、科涅夫合稱為蘇軍的“三駕馬車”,在世界軍事史上那也是響噹噹的人物,蒙哥馬利都只配給他提鞋的。在蘇德戰爭時期,羅科索夫斯基打過許多硬仗惡仗,從戰爭爆發初期的少將軍長,一路披荊斬棘晉升為了蘇聯元帥,當真是橫刀立馬、威風凜凜。
不過嘛,人都有點尷尬的時候,哪怕是聲威顯赫的羅科索夫斯基也不例外。他一生中打過那麼多戰役,但斯摩稜斯克戰役絕對是讓他印象深刻的戰役了。因為在此次戰役裡,他雖然被委任指揮一個集團軍級的戰役叢集,可手頭卻是一個兵都沒有,上級告訴他得自己找部隊去。於是乎,羅科索夫斯基就只能走上了開局兩輛車,部隊全靠撿的征途。
事情的起因還得從蘇德戰役初期的斯摩稜斯克戰役說起,彼時西方面軍剛剛丟了白俄羅斯,六十萬大軍如今只有不到二十萬大軍逃出生天,前方面軍司令巴甫洛夫也因為指揮不力被拉到莫斯科上軍事法庭了。
巴甫洛夫這個敗軍之將可以說是死不足惜,但他留給新任方面軍司令鐵木辛哥元帥的卻是個超級爛攤子。此時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向斯摩稜斯克發起了進攻,戰況對蘇軍是十分不利啊。
斯摩稜斯克在俄國曆史上地位超然,是莫斯科的門戶所在,如果這裡被德軍輕易地攻陷,那德軍要不了多久就能踏入莫斯科了。鐵木辛哥元帥雖然是能征慣戰的沙場宿將,但現在他手頭兵力匱乏不說,大多數還都是一群殘兵敗將,想要把德軍趕回河對岸那是不可能了,光是勉力支撐起一道防線都十分困難。
也因此,這戰場情況就很不樂觀,截止到1941年7月15日,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部隊已經抵進到斯摩稜斯克,並且攻陷了斯摩稜斯克的南部城區。
好在啊,這蘇軍此時雖然無力反攻,但是據城死守還是做得到了,西方面軍下屬的第16集團軍和第20集團軍尚且在斯摩稜斯克的北部與德軍浴血廝殺。也是多虧了第聶伯河的保佑,這彎曲的河道愣是把斯摩稜斯克分成了南北兩個城區,否則蘇軍也未必能堅守城區啊。但是這情況對於第16集團軍和第20集團軍也不算多順利,兩個集團軍四周全是德軍部隊,差不多是被合圍在城區裡捱揍,要是沒有人解圍的話,估計要不了多久得全軍覆沒。
也是在這個時候呢,這蘇聯最高統帥部來了主意,打算組建幾個集團軍級別的戰役叢集,由能征慣戰的將領指揮並向斯摩稜斯克方向發起牽制性的攻擊,力求能夠救出第16集團軍和第20集團軍。
原本指揮第9機械化軍的羅科索夫斯基就十分幸運地被選為了其中一個戰役叢集的指揮官,他在7月14日趕往莫斯科後從朱可夫那裡迅速接到了這個命令,並告知他從莫斯科到亞爾採沃的路上,他遇到的部隊都歸他指揮,至於具體的作戰任務,那就得看西方面軍司令鐵木辛哥怎麼說了。
那總參謀長朱可夫能給羅科索夫斯基什麼樣的部隊呢?很抱歉,一個兵都沒有了,就給了他十八個參謀和兩輛裝了四聯裝機槍的卡車,捎帶腳還配了一部電臺。羅科索夫斯基起初也沒當回事,琢磨這最高統帥部現在沒有部隊給他,那鐵木辛哥元帥不可能讓他當光桿司令吧?總得給他幾個師吧?結果等到他在14日傍晚趕到位於卡斯納的西方面軍司令部時就徹底傻眼了,因為鐵木辛哥表示他手上也沒有部隊,羅科索夫斯基得自己解決部隊問題。
這下羅科索夫斯基是徹底懵圈了,心說他羅科索夫斯基以前當的是騎兵,後來指揮機械化軍,也沒當過魔法師啊,總不能讓他用亞爾採沃的泥土和第聶伯河的水捏出部隊來吧?鐵木辛哥估計也是看出羅科索夫斯基有點懵圈,遂寬慰說等到預備隊一到,就給他幾個師的預備隊,然後就讓羅科索夫斯基去前線收編殘兵敗將去了。這下可好,羅科索夫斯基還真就成了光桿司令,只能帶著自己那十八個參謀去亞爾採沃碰碰運氣了。
現在羅科索夫斯基的戰役叢集很是闊綽啊,總共就十八個參謀,司令部就設定在卡車上,要是運氣不好被德軍的炸彈轟了,整個叢集司令部都得玩完。在這樣緊張而危險的局面下,羅科索夫斯基是竭盡全力地在戰場上尋找部隊,沿途遇到的所有部隊,甭管規模如何,也不管都是些什麼樣的兵,只要看起來還活蹦亂跳的,那就統統編入麾下準備作戰。得虧蘇軍是連吃敗仗,被打散的官兵是數不勝數,所以羅科索夫斯基麾下很快湊齊了一支雜牌軍。
但你光有雜牌軍肯定是不行的,這些小部隊互不統屬,天南地北哪的都有,那指揮起來是多費勁的事情呢?而且就算有那麼幾個掛了個師級番號的部隊,那也基本都已經被德軍打得損失慘重,基本上各師的實際兵力就只剩下一個營了,番號和實力完全不成正比了。現在羅科索夫斯基急需等到一些真正建制完好,兵力充足的部隊,否則他這個戰役叢集的戰鬥力堪憂啊。
好在羅科索夫斯基這人幸運值爆表,關鍵時刻還真有兩支整建制的部隊趕到了。首先趕來匯合的是原屬第19集團軍的第38步兵師,他們在撤退中和集團軍司令部失去聯絡,現在聽說羅科索夫斯基到處收編部隊呢,就很自覺地來接受指揮了。
另一支則是第101坦克師,他們的情況和第19集團軍大同小異,但這個第101坦克師可就闊綽多了,部隊裡足足有80輛BT-7快速坦克,那也算是兵強馬壯了。
手頭有了兩支生力軍的加入,羅科索夫斯基的膽氣可就足了不少,立刻派這兩個師去亞爾採沃方向抗擊德軍部隊。別說這兩支部隊是真不含糊,衝到亞爾採沃以東就逮著德軍往死裡打,戰鬥之激烈隔著二三十公里都能聽到。
事實上,羅科索夫斯基也沒指望這兩個師能擊退德軍,他的目的是在於讓這兩個師能夠遲滯德軍,同時用槍炮聲向附近那些被打散的蘇軍官兵發出訊號,讓他們快快趕來和自己合兵一處。
得說羅科索夫斯基不愧是未來的蘇聯元帥,人家這個腦子就是不一般,這戰場上兵荒馬亂的,要是派通訊兵和偵察兵去找那些被打散後藏起來的蘇軍官兵那是沒指望的,可這槍炮聲一響這些人就知道哪有自己人了。
於是乎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那些被打散後居無定所,失去了上級指揮的小股蘇軍紛紛趕到亞爾採沃方向加入羅科索夫斯基的部隊。就這麼一來二去,羅科索夫斯基的戰役叢集也算是有了兩萬人左右,足以和德軍較量一番了。
這羅科索夫斯基在斯摩稜斯克戰役裡,搞得和戰場拾荒一樣倒也確有此事,當時蘇軍各部隊的兵力其實都不充足,往往只能靠在戰場上收編殘兵敗將的方式來補充兵力。雖然說聽起來好像很有意思,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很無奈的事情,畢竟收編的殘兵敗將越多,那蘇軍之前輸得就要多慘有多慘。不過,這卻不能說羅科索夫斯基等人無能,反而證明了其軍事能力的優秀,而之後羅科索夫斯基也確實帶著自己的部隊重創德軍,但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巨人的碰撞:蘇德戰爭》
《蘇德戰爭1941-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