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爆虧15億的雲南白藥登上熱搜。三季報披露即將落幕,V觀財報梳理發現,投資虧損的上市公司著實不少……
421家上市公司“被割”
Wind資料顯示,截至10月29日,已披露的三季報中,“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一項為負數的有548家公司。剔出申萬非銀金融及銀行行業後,還有421家。除了雲南白藥之外,中國石化、洛陽鉬業、格力電器、愛爾眼科、陝西煤業、立訊精密等知名公司也上了榜。
(剔除申萬非銀金融及銀行行業)
此前,上市公司因炒股、炒期貨而大虧的訊息頻頻傳出。
賣衛生巾的豪悅護理因透過子公司江蘇豪悅“做空焦煤”,結果煤價漲得厲害,導致公司2021年期貨投資風險敞口和可能面臨的最大虧損額為1.53億元,佔2020年淨資產的5.49%;其中截至10月11日,產生累計虧損6934.15萬元,佔公司2020年淨利潤的11.52%。
或許是因為“沉迷理財”遭受投資者質疑,監管層盯上了豪悅護理,對其下發警示函。隨後該公司表示“不炒了”:擇機進行減倉、平倉處理,儘快終止期貨業務;對主要責任人進行警告和降薪處理。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接受“V觀財報”採訪時指出,企業對股票期貨市場風險管理和套期保值認識和經驗不足,也反映出企業內部風險管理缺失。如果上市公司過度依賴投資取得收益,那麼極有可能引發更多資金脫實入虛,對於公司長久發展不利。
不過,也有“頭鐵”的公司。
德利股份主營業務為濃縮果汁的加工生產及銷售,是全球生產規模較大的濃縮果汁加工企業之一。根據其半年報顯示,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衍生金融資產、其他債權投資等取得的投資收益為-613.69萬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1585.03萬元。
然而,德利股份堅持繼續炒股。
10月8日晚間,德利股份一紙公告提出,公司擬使用閒置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而此次證券投資額度的上限較上一輪上漲了1億元。
放著主業不做去理財,為啥?
上市公司為啥愛理財?盤古智庫高階研究員江瀚接受“V觀財報”採訪時指出,一些傳統上市公司業務發展進入成熟階段後,利潤不足,往往就會選擇用投資方式來解決問題。
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中國石化淨利潤同比降55.39%,格力電器淨利潤同比降15.66%,立訊精密淨利潤同比下降25.28%;愛爾眼科營收、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分別下降3.48%和5.38%。
“但投資風險極大,所以可能會出現上市公司業績被投資拖累現象。”江瀚認為,上市公司主業被投資所拖累,實際上也是很常見現象。公司需要專業投資團隊,學會如何止損。
江瀚指出,上市公司投資應注意三點。第一,證券投資和自己主營業務關聯度如何,有沒有上下游關聯度,能不能促進業務的發展。第二,對被投資標的或者說被投資的機構理解,認識程度如何,對業務發展判斷如何。第三,有沒有設定專業投資止損體系,出現風險時能不能有效地實現風險兜底。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也對“V觀財報”表示,上市公司跨行業投資並不比散戶更專業,摸不準時代脈搏、政策導向導致投資虧損,公司應承擔相應責任。
本文源自V觀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