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環境正在變得複雜
全球經濟正在從復甦過渡到更加複雜的經濟環境。
眼下全球能源危機嚴重,煤價、電價氣價齊飛,通脹壓力從上游原材料向中下游製造和消費端傳導,通脹愈演愈烈,全球經濟陷入“類滯脹”泥潭。
“通脹暫時論”正在消失,對於金融市場而言,這些全球普遍的供應短缺不僅迫使人們重新評估增長和通脹預期,而且還給央行提出了一些尷尬的問題。隨著通脹預期的持續攀升,各國央行不得不提前加息,收緊貨幣政策。
地緣政治和歐美經濟摩擦(特別是英國脫歐)加劇了全球供應鏈危機,但在眼下階段,全球似乎並沒有找到供應鏈問題的解決之道。
全球債務危機兵臨城下,通脹高燒不退,供應鏈危機愈演愈烈,資產泡沫不斷積聚,類滯脹和經濟衰退不斷加深,疊加反反覆覆的疫情,投資和消費都十分乏力,貨幣政策左右為難,經濟幾乎處於停滯狀態,且經濟變數和不確定性增多,經濟前景不明,經濟環境日益複雜。
歷史的鏡頭由近及遠,我們正在經歷一個經濟轉型的歷史轉身時刻。眼下我們難受的根源在於,新經濟還沒完全起來,舊經濟還無法完全淘汰,科技革命停滯不前,全球經濟轉型受阻,衰退壓力還在不斷加大。全球政府並沒有找到解決經濟問題的辦法,只能不斷放水,延後危機的發生。
我們可能處於一個資產混沌期
當前的經濟形勢與其說是類滯脹,不如說是滯脹預期和滯脹恐慌。相比美國的滯脹環境,中國經濟主要表現為“滯”,“脹”的特徵不明顯。“房住不炒”、房地產行業風險出清、監管趨嚴形勢疊加共同富裕變局、居民財富轉移、中美博弈、新冠疫情等,權益市場前景不夠明朗,市場上很多錢實際上都是沒有方向的,只能在各個行業和不同風格中流竄,在滯脹預期和滯脹恐慌下,資產價格震盪加劇,資產表現低迷,陷入一個混沌期。
眼下所有資產演繹的本質都是貨幣超發,也就是錢多了沒處去。現代金融體系不可避免地創造過量貨幣,但這些貨幣並未用於為新資本投資提供資金,創造新的真實利潤。而是用於購買現存資產(股票與房地產等),驅動了金融繁榮,也埋下了債務隱患。
在貨幣超發的世界裡,大類資產週期與投資時鐘不斷失效,取而代之的是,流動性在各類資產中的快速輪動。過多的貨幣資金追逐稀缺核心資產,導致資產通脹,低窪資產估值被迅速填平,資產價格整體走高。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資產普遍高估值高波動高分化,一切確定性溢價都被瘋狂追逐,優質資產越來越稀缺。過量的資金只能瘋狂推高資產價格或人為製造一些資產泡沫。像比特幣、大宗商品等領域都已經出現了一些非理性泡沫,個別領域的資產泡沫甚至還在極致演繹,狂奔在末日的路上。
今年到明年,全球將處於加息和貨幣政策收緊的週期。在收緊貨幣後,預計未來經濟和通脹都會同時回落,經濟下行的壓力進一步加大,最後類似於衰退這樣一個過程。因此,留給我們寬鬆的時間已為數不多,要珍惜當下的寬鬆視窗。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後,國內貨幣政策很難寬鬆,權益和債券市場可能急轉直下,尤其是權益市場,或將進一步劇烈調整。
財富如何安放?
房地產造富已經成為過去式,新的居民財富儲存器還沒有成長起來,所以才會有今天我們高淨值人群財富無處安放的焦慮。
那麼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答案就是——等。
時間是我們人生最大的變數,也提供了難題的最好解決辦法——等。投資最高的境界就是等待,巴菲特在投資可口可樂前,曾耐心等待了52年。等就是專注,堅持,耐心等待成功的到來。
埃德溫·利沃默在他的《股票作手回憶錄》一書中說過,“華爾街的傻瓜認為他必須在所有時間都交易。對於我而言,從來不是我的思考替我賺大錢,而是我的坐功。明白了嗎?我一動不動地坐著。”著名投資者吉姆·羅傑斯則說:“我只管等,直到有錢躺在牆角。我所要做的全部就是走過去把它撿起來。”
投資並不是要求我們時時刻刻勝利,在沒有好的機會前,保持“不輸”就是最大的勝利。投資策略的本質是——生存,而等到成功的前提是保持在場。
回顧美國過去100年的資料,過去的100年美國貨幣增長了500多倍,同期表現最優異的兩類資產,第一類是股票類資產,第二類是房產,這兩類資產的平均年化回報率大約是10%。如果投資者能保持在場,那麼長期複利的回報是遠遠超出想象的。
在2021年年初我們曾提到過,2021年要降低收益率預期,未來資本市場將呈現高估值高波動高分化這樣一個狀態。資產的壁壘越來越高,資產普遍高估值狀態下,普通人入局的門檻以不可同日而語,買不起的更買不起,買得起的也越難越買到真正賺錢的好資產。
想要保持“不輸” ,我們必須要買入哪些有確定性溢價、高壁壘和寬護城河的好資產,而這些資產往往需要專業的眼睛去發現它的價值。
國內一些優秀的公私募,集合了中國最頂尖的一撮管理人,未來,個人投資者的投資勝率和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會越來越低,投資難度將幾何式增加,在權益市場長期向上、資本市場不斷成熟這樣一個過程中,投資是不斷科學化、專業化的,找到並依靠那些專業的投資機構和投資經理,讓他們去幫你理財、配置財富,藉助專業機構的力量效率和勝率都要更高。
眼下階段,及早躬身入局新經濟如碳中和、綠電經濟,注重資產配置,在進取型股票策略的基礎上加入量化策略和CTA策略、穩健多策略平抑波動,提高持有收益率,同時留一部分穩健理財做打底,保持投資定力,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過渡投資的艱難時刻。
以上觀點、分析及預測、意見僅是在特定市場情況下並/或基於一定假設條件下的分析和判斷,並不意味著適合所有狀況,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收益保證,以上僅為作者觀點和意見,不代表本平臺的立場和觀點意見。具體產品資訊以產品合同為準,投資人須仔細閱讀產品合同、風險揭示書等法律檔案,關注產品投資風險和虧損風險,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