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以來,隨著服務貿易談判的不斷深入,勞務問題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發展中國家普遍擁有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外來人員不僅有助於提高本國的經濟水平和貿易競爭力,減輕其國內日益嚴重的就業壓力,而且還能幫助他們擺脫貧困。
但對發達國家而言,普遍存在著大量勞動力短缺和勞動力高度並存的現象,一方面,人口下降和老齡化造成勞動力嚴重短缺;另一方面,許多低社會地位、低工資、耗資巨大的工作往往得不到重視。為此,發達國家也逐漸認識到,勞務自由化是一個雙贏的問題。這種共識,為下一輪服務業貿易談判和國際勞工自由流動奠定了基礎。
目前,勞務流動主要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鑑於各國在全球勞動力流動過程中所處的位置、面臨的形勢和政策的不同,各大洲的勞動市場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歐美市場
歐盟和美國這兩個最發達的經濟體,其薪酬福利制度無疑對外來勞動力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再加上其大量勞動力短缺和高失業率的存在,在歐美各國開拓勞務市場顯示出良好的前景。但是,由於歷史、文化的差異,歐美勞動力市場只對東歐國家和部分非洲國家開放,對中國開放程度較低。
美國:
儘管在許多美國工業中存在大量的勞務需求,但其勞動力市場只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內部成員開放,並且主要從墨西哥引進勞務。
嚴格限制外國勞務進入中國的市場準入,政府基本上不批准中低等勞務的就業申請。與此同時,美國也存在嚴重的資格歧視,不承認中國公民在本國擁有的教育學歷和職業資格,限制了中國公民的市場進入機會;
美國政府只承認墨西哥四年制高等教育學歷,並向其接受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合理的市場準入機會。
歐盟:
大多數歐洲國家不向我國開放勞動市場,而只向歐盟成員國開放市場;
只有當歐盟成員國無法滿足國內勞務市場的需要時,才允許從中國等其他國家引進勞務。除了中國公民的資格歧視之外,歐盟在出入境管理方面也實行差別待遇。大多數歐洲國家的海關和邊境管制口岸,通常對歐盟國家以外的公民單獨進入,進行嚴格檢查。
然而,最近西班牙對非法勞工的“特赦”以及英國對中國開放醫療保健市場都顯示了其引進外國勞工的靈活性。
亞洲市場
亞洲市場是中國對外勞務的主要市場,一方面,亞洲各國對外國勞務限制較少,另一方面,由於亞洲各國,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無論地理位置、文化背景與中國相似。隨著國內生產總值的高速增長,亞洲國家正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有些國家和地區已經出現了勞動力短缺,尤其是技術勞務和管理人員的缺乏。
日本:
目前,日本只給有專門技術、技能和知識的外國人發放就業簽證,限制了外國人參與就業,而中國向日本的勞務輸出主要是透過派遣研修生和技工實習來實現的。
近幾年來,日本人才派遣公司透過中介機構和在華企業招聘計算機軟體人員、機械設計等專業技術人才等,向日本企業派遣技術人員。在日本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全面開放國內勞動力市場指日可待。
韓國:
由於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國內就業觀念的改變,韓國勞動力短缺現象普遍,約55萬人,其中製造業、服務業、建築業、水利、農畜工業勞動力短缺尤為嚴重。當前,韓國主要透過工業研究、許可僱傭制度和就業制度從亞洲國家引入勞動力。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中國第二大對外勞務出口市場,中新勞務合作十分密切。
中國新勞務人員主要集中在建築業、製造業、海運、空乘、護理、幼教、餐飲等行業。因為語言、文化背景相同,加之中國工人技術好,工作效率高,在新加坡外勞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深受僱主們的歡迎。
近幾年,新加坡政府一方面嚴格加強對外籍勞工的管理,一方面在各個行業中逐步放寬配額限制,同時透過調整勞工稅來控制外籍勞工數量,讓外籍勞工流向真正需要的行業和企業。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由勞務輸出國轉變為勞動力輸入國,從其長期發展趨勢來看,不同行業外國勞動力的引進呈現不同的發展趨勢。
建築與製造業對外國勞動力的需求逐漸下降,而服務業和種植業的勞動力需求也在增加。另外,航運、保險、旅遊、教育和衛生服務、碼頭和航空等行業也需要一定數量的外來勞動力。當前,馬來西亞尚未向中國開放勞動力市場,因此,中國在馬的勞動力主要是專業技術人員。
非洲市場
最近,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權威機構相繼發表了一份報告,預測了非洲經濟的發展前景:良好的經濟增長前景將對非洲引進外國勞務產生積極影響,尤其是非洲大型工程建設專案的增加更有利於中國的勞務輸出,中國在非洲的建築勞務一直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但許多非洲國家政局動盪,社會治安問題嚴重,工資待遇低下,限制了中國向非洲勞務輸出的進一步發展。
拉美市場
拉美國家經濟快速、穩定發展,無疑會為拉美地區勞務輸出創造條件。但是,很多拉美國家主要依靠原材料出口,經濟發展創造的就業機會很少,新增就業崗位的勞動條件差,收入不穩定,社會保障不足;
許多國家對外來勞動力的僱傭數量、工資額度、工作簽證等限制,再加上拉美地區遙遠的路程和文化差異,使中國向拉美的勞務輸出主要集中在工程承包領域,純勞務輸出較少。
大洋洲市場
隨著經濟的發展,澳洲就業形勢空前看好,與此同時,澳國內也出現了相當程度的勞工短缺問題,引發對外籍勞工的需求上升。首先,建築、畜牧、漁業和種植業等行業需要大量的季節工,另一方面,廚師、電焊工、電工、機械、管道工和護工等專業技術人才短缺。
中國有人才優勢,但是語言需要培養。長期來看,澳洲市場經濟效益較好,相對穩定,值得開拓。
勞務發展趨勢:
從勞務政策而言,由於許多發達國家人口增長率低和勞動力成本高,需要外來低成本勞動力,所以各國對勞務限制逐漸放寬。
另外,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家間依存度的提高以及運輸水平的提高也加快了勞動力在國際間的流動。近年來,隨著產業的轉移,發達國家的技術管理者越來越多地向發展中國家流動,即使是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發展程度和勞動力結構的差異,勞動力對流現象也很普遍。
因此,未來國際勞動力的流動將呈現多樣化趨勢,傳統的勞務輸出國和勞務輸入國的概念將失去嚴格意義。
技術勞務越來越成為國際勞務市場的主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各種技術、管理人才在全球範圍內普遍出現短缺,特別是複合型人才的短缺問題更加突出。
在發達國家和發達國家,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服務業比重不斷上升,社群和公共服務行業出現勞動力短缺。舉例來說,韓國的餐飲、賓館清潔、社會福利和家政服務等行業有50%的缺員;英國、香港缺乏家庭傭工和廚師等;金融、保險、廣告、旅遊、諮詢等行業也是需求旺盛。未來服務業外籍勞務的就業機會將隨之增加。
與此同時,發達國家由於生育率低、健康壽命長等原因,老齡化問題在發達國家更為嚴重,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加,為老年人服務的醫療也隨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