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局勢中,每個國家基於不同的國情,會選擇不同的發展道路。身為國家領導人,其一言一行都會被無限放大。有些領導人讓人尊敬,有些領導人的行為則匪夷所思。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哪些國家又發生了有趣的事。
第一件事,日本前首相“口不擇言”,現任首相連忙道歉。
據《日本時報》26日報道,日本自民黨副總裁、前首相兼財長麻生太郎在北海道一次演講時將全球變暖大書特書,聲稱北海道賣不出去的大米,現在因為氣溫升高變的美味,所以才得以出口。
這番反智言論迅速在日本社交平臺傳播,北海道農民聯盟對麻生太郎表示最強烈的抗議,無法容忍其蔑視農民的態度。
麻生太郎在2008年至2009年擔任日本首相一職,其任職期間,各種不著調的言論就被日本網友經常批鬥。
下任後的生活也不安穩,有點“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感覺。今年4月份,日本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執意要排核廢水的時候,麻生太郎就跳出來說:“那些水即便喝下去,也沒什麼危害。”
當時就有不少人要求他現場喝一杯核廢水再說這種話,或許是考慮到他今年已經81歲的高齡,因此也就不提這件事了。現在麻生太郎又得罪了北海道的農民,如今也只能讓首相岸田文雄出來給他“擦屁股”了。
岸田文雄這屆日本首相似乎真的比往屆要忙許多,疫情管控、領土爭端、經濟改革、氣候危機,現在還要為前任首相道歉,岸田文雄的首相著實有些難當。
現在我們就看岸田文雄能不能處理好這一堆亂麻,做一個日本難得的“長命首相”吧。
第二件事,埃爾多安撤回對西方10大使的“不歡迎”宣告。
據環球網報道,土耳其同美國等10國的外交風波出現轉機。美國大使館在發表一份不會干涉土耳其內政的聲明後,其餘各國大使館要麼轉發附和,要麼發表類似聲明後,埃爾多安也表示10國大使不會受到驅逐。
西方10國駐土大使此前曾發表一份聯合宣告,要求埃爾多安政府儘快“公正的”處理商人卡瓦拉事件。卡瓦拉涉嫌參與土耳其2016年未遂的軍事政變而被批捕,直至現在,土耳其當局仍未作出該案的審理。
暫且不去管西方國家對此案進行干涉出於何種目的,單看埃爾多安和西方10國上演的這場政治鬧劇,就很能說明問題。
鑑於土耳其特殊的戰略地位,西方國家並不願同土耳其的關係鬧得太僵,更何況現在美軍還有大批的F-16打算出口到土耳其。而土耳其的想法也很簡單,繼續站在西方陣營,有利於“奧斯曼帝國”的美夢實現。
現在這種“面合心不合”的情況還出現在多個國家,例如美法、美韓等等。這也能看出,現在美國在國際社會中已經失道寡助,曾經的超級大國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第三件事,默克爾承認抗疫存在最大失誤。
據德國《南德意志報》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首次公開承認在疫情中存在的最大失誤,即2020年冬季對德國養老院的保護措施不當。
當時德國養老院等機構至少有3萬人因疫情而去世,這也成為默克爾總理生涯中一段難解的傷痛。
德國法定醫療保險醫生協會醫師安德烈亞斯·加森曾表示:“承認這樣的失敗,更加顯得這位即將卸任總理的人的偉大。”
這場疫情改變的東西太多,而映射出各國和各國領導人的態度也更多。相較於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堅決不承認疫情的失敗,默克爾此舉則更能突顯出身為國家領導人應有的擔當。
目前,默克爾已正式卸任總理一職,其身為德國總理這段傳奇般的經歷已經結束,但她執政的十幾年中,對整個歐洲、俄歐關係、美德關係的改變是天翻地覆的。
在未來,默克爾或許會被認為是歐洲程序一體化的先驅人物。這不單單是因為默克爾引領德國、歐洲作出的改變,也是因為她理智的思維方式和克己奉公的精神。
三個人,表現出三種截然不同的執政理念和人生態度。麻生太郎的口不擇言、埃爾多安的能屈能伸、默克爾的勇於認錯,都讓人看了唏噓不已。
對麻生太郎的事情看看便一笑了之,對埃爾多安的態度轉變,要好好思考其中的道理,對默克爾的態度更要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