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注意到,10月27日-10月28日,福建農林大學、西北大學和吉林大學各有1篇Nature論文線上發表;浙江大學和清華大學則各有1篇Nature論文刊出。
5篇論文齊發,令人驚喜!
分別來了解一下吧~
福建農林大學:解決植物學難題
10月27日,福建農林大學園藝生物學及代謝組學-加州大學河邊分校聯合中心在Nature上發表題為“TMK -based cell-surface auxin signaling activates cell wall acidification”的研究文章。
該研究解析了植物學領域一直以來未解決的“酸性生長假說”的機制:生長素是如何快速促進細胞生長?
研究團隊透過免疫沉澱結合蛋白質譜的方法發現類受體激酶(TMK1)和定位於細胞膜上的質子泵家族(H+-ATPase, AHAs)的多個成員能特異性結合。
▲TMK 介導的細胞膜生長素引起細胞伸長機制模式圖
利用植物下胚軸細胞伸長作為研究模型,研究發現在TMK 缺失突變體中,生長素無法促進細胞伸長。
▲生長素透過TMK磷酸化並激活質子泵(H+-ATPase)導致細胞壁酸化和伸長
該工作揭示了植物透過細胞膜表面類受體激酶家族蛋白(TMK)感受胞外生長素,透過特異磷酸化啟用細胞膜表面的質子泵(H+-ATPase),導致細胞壁的酸性化,促進細胞的伸長及組織生長。
西北大學:發現化石“奧秘”
10月27日,Nature以Article形式刊發了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團隊張志飛教授指導的博士生張志亮等人的最新成果——《化石證據揭示苔蘚動物門起源於寒武紀早期》,宣告在陝南鎮巴縣發現了地球上已知最早的苔蘚動物(苔蘚蟲)化石。
這是由舒德干院士領銜的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創新研究團隊自1996年以來在Nature或Science上發表的第15篇論文。
該研究進一步支援了舒德干團隊提出的“三幕式寒武紀大爆發”假說,完善了寒武紀地球動物樹歷時四千萬年的構建過程,有效地銜接了三大動物亞界(基礎動物、原口動物和後口動物)爆發性、分階段出現的化石證據鏈。
吉林大學:破解“乾屍”起源
10月27日,Nature線上發表了由中德美韓四國團隊組成的合作團隊完成的研究,題為《青銅時代塔里木盆地乾屍的基因組起源》。
研究的通訊作者之一為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崔銀秋。
研究團隊分析了18具乾屍的基因組DNA:13具來自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小河文化,可追溯至青銅時代中期(大約公元前2100-前1700年),5具來自新疆北部準噶爾盆地,可追溯至青銅時代早期(公元前3000-前2800年),這是首次對新疆地區史前人口進行基因組規模研究。
研究團隊在論文中也提到,這些個體代表了該地區迄今為止挖掘出的最早的人類遺骸。
清華大學:解析病毒及其受體結構
10月28日,Nature刊出了清華大學醫學院向燁課題組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章新政課題組合作完成的研究論文“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與其受體LDLRAD3複合物結構”。
▲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與細胞表面受體LDLRAD3結合示意圖
該工作解析了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VEEV)以及其和受體分子LDLRAD3複合物3.0埃高分辨冷凍電鏡結構,揭示了甲病毒中核衣殼蛋白和糖蛋白相互作用的病毒顆粒組裝機制以及VEEV與受體特異性結合的分子機制。
浙江大學:解析了糖蛋白激素GPCR
10月28日,Nature刊出了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蔣軼團隊,聯合浙江大學張巖團隊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es of full-length glycoprotein hormone receptor signaling complexes”。
他們首次解析了糖蛋白激素GPCR,即全長黃體生成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受體(luteinizing hormone/choriogonadotropin receptor, LHCGR)處於失活狀態和多種啟用狀態下的四個結構。
上述工作有助於理解糖蛋白激素識別和啟用GPCR的機制,並對臨床開發替代激素治療的小分子藥物具有理論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