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寫生》 南宋 牧溪 縱47.3釐米、橫979釐米 紙本、水墨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牧溪(約1210-1291)南宋畫家,俗姓李,法號法常,是一位佛教闡揚者,又是一位天才畫家。喜畫龍虎、猿鶴、禽鳥、山水、樹石、人物,其作品皆隨筆寫成,幽淡含蓄,形簡神完,筆墨淋漓,極具禪意。尤其他畫的猿猴,被奉為模仿的典範,稱之為“牧溪猿”。
如今,牧溪已成為中國畫發展史上的重要座標之一。他的一幅《六柿圖》被公認為禪畫中的經典之作。
畫中簡逸的筆法,分明的墨色,隨意排陳但不凌亂的柿子,留下一片簡約、樸拙,靜遠的禪思。信手拈來,無非是道,渾然天成,無跡可尋,呈現出靜物作品的“隨處皆真”的境界。
《水墨寫生圖》是南宋畫家法常創作的紙本墨筆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卷繪果蔬、花木禽鳥、魚蟹果蔬有石榴、桃、梨、枇杷、蘿蔔、茄子;禽鳥有燕子、喜鵲、鵲鴿、赤麻鴨;水族有魚、蝦、蟹等全卷水墨勾染,不施顏色,在南宋畫壇極其罕見,為寫意花鳥開創了新路。
法常的繪畫,有不少取材於平時人們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但獨能於平淡天真之中揭示生命意識的真諦。《水墨寫生圖卷》所繪折枝花果、禽鳥、魚蝦及蔬果,筆墨簡淡,平平常常,在畫幅上隨隨便便地擺放在一起,看來就是最為常見的與我們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景象,但是卷中墨色的氤氳、排列的錯綜、變化的神奇,卻又分明深蘊著禪機。
這些平常物象的背後是不著筆墨的大片空白,這種“知白守黑”、“計白當黑”的處理,使得畫面中本不相關聯的事物各自相對獨立又可合而為一,畫意更為完整而富於張力,給觀者以想象的空間,正所謂“於無畫處皆成妙境”。整幅作品充滿著一種寧靜、自省、淡泊的內在精神,使觀者有“萬物靜觀皆自得”的會心感受,耐人尋味。牧溪的繪畫,寫生功底極深,此幅亦是“肖似形類,並得其意”的形神兼備之作。
全卷整圖
橫屏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