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記者從廣東省教育廳獲悉,近日廣東省政府印發了《廣東省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要對粵東西北地區基礎教育開展建立全口徑、全方位、融入式結對幫扶機制。2021年-2035年分三輪實施,每輪5年,到第三輪(2031年-2035年)幫扶結束時,全省基礎教育整體質量居全國前列,基本實現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行動方案的附件之一《廣東省全口徑全方位融入式幫扶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辦法》明確提出,加強珠三角地區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幫扶力度,建立市與市、縣與縣、師範類院校與市等7種全口徑結對關係,重點幫扶提高中小學校長、教師、教研員能力素質,提供教學、教研、資訊化、管理等全方位支援。2021年-2035年分三輪實施,每輪5年。
2021年底前明確結對幫扶關係,建立工作機制,各結對幫扶主體之間共同制定五年幫扶規劃和分年度幫扶工作方案。到第一輪(2021年-2025年)幫扶結束時,結對幫扶取得初步成效,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校長教師隊伍能力素質明顯提高,基礎教育拔尖人才顯著增加,城鄉教師水平差距大幅縮小,基礎教育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到第二輪(2026年-2030年)幫扶結束時,結對幫扶機制進一步完善,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基礎教育綜合實力、整體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到第三輪(2031年-2035年)幫扶結束時,全省基礎教育整體質量位居全國前列,基本實現基礎教育現代化。
檔案要求,珠三角地區的市、縣以及高等學校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市、縣全口徑結對。在市、縣兩級結對幫扶的基礎上,每個幫扶週期內確定1000對左右的結對幫扶學校。
同時,珠三角每縣每年確定一批優質學校,以聯合辦學、委託代管等方式,與受援地區的鄉鎮學校、薄弱學校、新建學校組建新型教育集團,輸出優質學校的辦學理念、管理模式、課程資源等,擴大受援地區的優質基礎教育資源。每個幫扶週期內,對口幫扶縣區之間至少組建1個教育集團。
七種結對關係
1.市與市結對。珠三角6市與粵東粵西粵北15市(含肇慶、江門、惠州)結對,建立15對市級結對幫扶關係。
2.縣與縣結對。珠三角地區各縣(含東莞市、中山市的鎮街)與粵東粵西粵北84縣(含肇慶4個縣、江門3個縣、惠州3個縣)結對,建立84對縣級結對幫扶關係。
3.師範類院校與市結對。根據師範類院校與粵東粵西粵北15市現有合作基礎,建立15對師範類院校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市的結對幫扶關係。
4.非師範類院校與市縣結對。全省140所非師範類院校與粵東粵西粵北15市84縣結對,建立140對非師範類院校與粵東粵西粵北市縣的結對幫扶關係。
5.教研機構(教師發展機構)之間結對。在市、縣兩級結對幫扶的基礎上,建立99對珠三角地區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教研機構(教師發展機構)之間的結對幫扶關係。
6.中小學之間結對。在市、縣兩級結對幫扶的基礎上,每個幫扶週期內確定1000對左右的結對幫扶學校。
7.市、縣區域內結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各市、縣自行建立市域內縣之間、縣域內城鄉學校之間的結對幫扶關係。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林霞虹 通訊員:粵教宣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陳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