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福
“全家福”是個菜名,算是咱東北的一個名菜。做這個菜用的料,天上飛的,地下走的,海里跑的,都得有,少一樣也不能算“全家福”。
提起這個菜來,有個故事。
秦始皇當政的時候,焚書坑儒。有一個儒生從家裡跑了,一去三年,連個音信也沒有。他的爹孃只有這一個獨生子,兩顆心一天到晚地吊在喉嚨眼兒上。
這年,眼看要到八月中秋團圓節了。兒子在家的時候,一到這個日子,老少三口喝團圓酒,吃團圓飯,樂樂呵呵地過節。如今兒子不在家,還 不知是死是活,老兩口沒心思操辦,豬羊沒宰,雞鴨沒殺,告訴廚師隨便到市上買點兒東西,湊合著過個節吧!
節前兩天,廚師把過去剩下的兩個海參泡上了。過節那天一早兒,到市上買了一斤豬肉,一隻白條雞,回來動手做了幾個家常便菜。晌午,把菜給老兩口端了去。
老兩口正沒心搭腸沒心搭腸:沒有心思。地吃著,兒子冷丁回來了,老爹戴歪了帽子,老媽穿倒了鞋,拉過兒子,看了又看,親了又親,全家三口坐在飯桌旁邊,喝起團圓酒來。
廚師看到這情景,也跟著高興,可是他知道,做的那幾個菜,不夠三個人吃的。殺豬宰羊來不及,就是現買也不趕趟。廚師的心腸好,總覺得不能讓這剛團圓的一家人,為菜不夠喝不好團圓酒啊!再做個菜吧?眼前只剩下一個海參,一小塊兒豬肉,一塊兒雞胸脯肉,別的什麼料也沒有了,做什麼菜也搭不起疙瘩綰不起纂搭不起疙瘩綰不起纂:原指頭髮稀少的姑娘在出嫁時綰不起纂,這裡泛指東西少,辦不成事情。來。
廚師想了一陣,乾脆,把剩下的這三樣兒東西一勺燴,足夠一個菜了。想到做到,動手改刀,然後起馬勺,三炒兩煎,加上佐料,出了勺,端了上去。
老兩口從來沒見過海參、豬肉、雞肉合到一塊兒的菜,一吃,味道好,鮮靈!就問廚師:“這個菜叫什麼名兒?”
廚師一想,兒子撿了一條命回來了,是全家的福份,順口就說:“全家福!”這個菜名正合了全家團圓的意思,全家人都十分高興。
從那以後,逢年過節,來人去客,老兩口都叫廚師做這個“全家福”。客人們吃了,也都說味道好,還 派人來跟廚師學藝,“全家福”這個菜就這樣傳出去了,以後還 上了飯館兒的名菜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