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是一種榮譽,是一份責任;更是人類罕見的、無法替代的財富。世界遺產細分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三類。全球許多國家都對申遺這件事非常熱衷,因為一旦申遺成功,既可獲得“世界遺產基金”提供的援助,又能夠提高旅遊景區的級別,甚至成為世界級的旅遊名勝。
目前,全球共有1122項世界遺產,分佈在世界167個國家;中國擁有世界遺產56項,數量為全球第一。那麼,我國那麼多省市裡 ,哪個城市所擁有的世界遺產數量最多呢?截至目前,北京共有7處世界遺產,且全部為世界文化遺產,享受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最高等級。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分別是哪7處。
長城(1987年)
中國的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也是象徵中國的文化符號之一。長城最早修築於秦,漢、明兩代又有大規模修築。因此,這是由中國多個省內擁有長城遺蹟的省份,聯合申報的一項文化遺產。不過,雖然中國許多地方有長城,但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北京的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八達嶺長城為明代修築,被稱為“天下九塞”之一;一句“不到長城非好漢”,讓這裡成了遊客到北京的必遊景點。
明清皇宮(1987)
由北京故宮與瀋陽故宮聯合申報。北京故宮在大家心中的分量不言而喻,尤其是這幾年人氣節節攀升。作為明清兩朝的宮城,先後有24位皇帝在紫禁城登上真龍天子的寶座;600年過去了,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宮建築群,為“世界五大宮之首”。現在的故宮既是“宮”也是一座“博物院”;悠久的歷史給這裡留下了大規模的珍貴建築和無數文物,當置身於氣派規整的高牆深院,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曾經的榮耀。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1987)
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先生在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發掘到第一顆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成為古人類研究史上的里程碑。1953年,我國在頭骨被發現的原址上建起了遺址和博物館。遺址為保護性修繕的猿人洞,以及環山的各個考古發掘點,其中包括著名的山頂洞;博物館內陳列著考古出土的各種化石。
天壇(1998)
天壇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禱豐年的專用祭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期又有重修改建。天壇分為內、外兩壇,均為南方北圓。內壇由圜丘、祈谷壇兩部分組成,主要建築有皇穹宇、祈年殿、皇乾殿、齋宮、神樂署等;外壇為林區,廣植樹木。天壇的面積約是故宮的4倍,是中國乃至全球規模最大、形制最完備的古代祭天建築群。
頤和園(1998)
頤和園是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坐落於北京西郊,為是中國古典園林之首。它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以杭州西湖為藍本,融合江南園林造園手法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儲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全園分為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區;以玉瀾堂、樂壽堂為主的帝后生活區;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的風景旅遊區。山、湖、建築融合一體,四季景色變幻無窮。
明清皇家陵寢(2000——2004)
是由清東陵〈河北〉、清西陵〈河北〉,明孝陵〈江蘇〉、十三陵〈北京〉等6處明清皇家陵寢共同申報的一項遺產。其中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總稱,也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皇陵建築群之一。每座帝王的陵墓分別建於一座山前,規模最大的為明成祖朱棣的長陵,為十三陵之首。
中國大運河(2014)
由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等擁有大運河的省份聯合申報。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始建於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大運河三部分。
京杭大運河北京段涉及昌平、西城、朝陽六區,沿線分佈有昆明湖、廣源閘、萬寧橋、東不壓橋等。北京的通州依運河而生,有運河廣場、運河公園,更在幾年前實現了旅遊通航。遊客可以沿著運河漫步,或者乘坐遊船,飽覽兩岸美景,品讀千年運河文化。
申遺的腳步,從未停止
未來,北京的世界遺產絕對不會止步於這7處。從2011年開始,北京中軸線申遺工程便已啟動;目前確定了永定門、正陽門及箭樓、人民英雄紀念碑、天安門、社稷壇、太廟、景山、鼓樓及鐘樓等14處遺產點,將參與聯合申報,預計在2035年實現申遺。申遺路漫漫,我國最新的世界遺產——泉州市,便是前後經歷了20多年才得以實現。對於北京中軸線的申遺,讓我們拭目以待。
那麼,北京已有的7處世界遺產裡,你去過哪幾處呢?你期待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