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每一個認真過日子的人來說,肚子裡的饞蟲有時候比各色日曆更深諳時令。
春天嘛,是野菜在肚腸裡野蠻生長、撩得人心癢;夏天只有泡在一汪冰鎮綠豆湯裡才能舒了眉頭;冬天的期間限定暖手寶就是一紙袋糖炒栗子和一枚烘山芋。至於秋天,當然可以是釀在桂花香氣裡或是裹在一顆流心柿子裡。不過在我心底裡,秋天還是拿來煲湯最值當。
一鍋熱湯的殺傷力,很少有人能抵擋住。
記得小時候家裡,再最無暇顧及吃喝的時候,飯桌上總還是要有一盆醬油湯。醬油做基底,加點各家適口的調料,掘一大筷子豬油,熱水一衝,蔥花一撒,脂香四溢,暖煙嫋嫋。人們習慣叫它「神仙湯」,只不過是隨手一調,味美賽神仙。
現在嘛,煲湯更是成了某種生活得以喘息的縫隙裡還能不用踮腳就能夠著的成就感。畢竟你只消買上中意的食材,一股腦兒丟進去,剩下的一切就交給時間,你甚至無需多麼一本正經的看著火候,它完全可以獨自美味。
以往我煮湯,習慣的還是用排骨或是品質好的禽類,以牛肉煲湯,並不算太常見諸餐桌。只是在蔡瀾先生的文章裡看到他在韓國吃到的牛尾湯「Kom Tang”。據說是數十條牛尾洗淨,只以清水煲煮。整一大鍋,煮上一整晚,第二天熱騰騰連湯端上,配一碟粗鹽和大蔥,口味隨人,按需取用。
牛尾,實在是低調的很。從內到外,從下水到牛肉,我們自詡把一頭牛吃得明明白白。但是在大家的日常中,牛尾吃得的確不多。大概因為是牛的尾部,一不小心就被大快朵頤的人們忽視。牛尾有著豐富的脂肪,肉和骨的比例也非常均衡,且有滿當當的膠原蛋白,對愛漂亮的人來說,也是食補養顏的一味。它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葉酸等成分,營養價值很高,補氣養血,適合全家人老少共享。。
通常吃呢,可以燜煮紅燒。不過熬湯也會是一等一的美味呀。想象一下,綿軟脂肪融化在咕嘟咕嘟的燉煮裡,湯水變得渾厚滋潤。而牛尾本身的肉變得軟爛,膠質吃起來又有牛蹄筋那樣勁道而富有生命力的口感。只一節牛尾,幾乎就能滿足你對吃掉一頭牛的所有想象。
因為擔心吃多了會膩,我專門配了帶些酸味的番茄,吃起來會更清爽。
在轉涼的日子裡,灶火上倘若有這麼一鍋湯正兀自翻騰著冒泡。每綻開一個,暖意便增添一分,就像是給心都披上了絨絨的毛衫,不扎人的那種,熨帖得很。
湯之於秋天和餐飯的意義也許就是這樣。不在於多麼精緻細巧,也並不需要時刻熱烈沸騰,就是那股子不卑不亢的暖,叫人心頭溫熱。
-番茄牛尾湯-
“ Ingredients”
牛尾500g
薑片 4片
白洋蔥 1/2只
純淨水 2000ml
番茄 300g
胡蘿蔔1根
芹菜 150g
油 適量
鹽8g
白胡椒粉 2g
“Method”
1- 新鮮牛尾用常溫水浸泡2~3小時,中間儘量多換幾次水,洗淨血水。牛尾加入常溫水,用中小火慢慢焯水,等出血沫後,將要沸騰前,離火。
2- 用熱水反覆沖洗淨,控幹。用廚房紙巾擦乾表面水分。
3- 先加熱鍋子,再放薄油。中火煎牛尾,並放薑片和白洋蔥一起至表面微黃。
4- 在鍋中加沸水,中大火沸騰後改小火,加鍋蓋燜煮60分鐘。
5-胡蘿蔔用少油煎過,番茄切大塊,一起放進湯中,沸騰後繼續小火燜煮30分鐘。
6- 出鍋前用鹽和白胡椒粉調味,最後切一點香芹粒,出鍋撒一把,再次沸騰就可以了,香芹粒嘎吱嘎吱吃起來是極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