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高考中各個省市的高考狀元,都會引起社會各界群體的關注,同時在這些學霸身上,也發生著讓常人難以理解的事。
高考對於普通的學生來說,是一場巨大的挑戰,因為大多數學生對於自己的定位並不是很準確,甚至不知道即將迎接自己的是喜是憂,能在高考中取得什麼樣的成績。
但是對於學習成績在學校或省市名列前茅的學生而言,高考不過就是場比較正式的考試,並不會因為是高考而影響自己的發揮,更不會因為高考而坐立不安。
但並不代表所有的學霸,都能一次考上心中理想的大學,只要仔細瞭解往往執著於複習的,卻是這些輕易就能拿下高分的學霸,在普通學生看來簡直是又愛又恨。
高考658分文科狀元,放棄港大72萬獎學金復讀
高考作為我國重要的入學考試,雖然備受社會和人民的關注,但高考對學生來說並不是唯一的,如果學生在高考取得成績不盡人意,還是可以根據考生個人意願選擇復讀。
這不在大家看來如此任性的劉丁寧,作為遼寧省文科狀元就是這麼做的,在2013年的高考中,劉丁寧以658分優異的成績,一舉拿下了遼寧省文科狀元的頭銜。
與此同時,她收到了來自香港大學的邀請,為了讓劉丁寧上港大上學,不惜給出72萬作為劉丁寧的獎學金,要知道在當時港大的地位和資質完全不輸清北。
本想著劉丁寧會在香港大學繼續書寫著自己學霸的篇章,卻在開學後的一個月,劉丁寧選擇退學回到高中復讀,因為在她心中勵志要為“純粹的國學”奮鬥一生。
這件事在當時的大眾看來,無疑不是一個無知小孩的任性之舉,很多人認為劉丁寧這是在浪費教育資源,因為她只要入學,就佔用了其他學生的名額,一時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任性妄為”的劉丁寧最後考了多少分?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將大眾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劉丁寧的身上,甚至有很多人揚言等著劉丁寧後悔、打臉,這個十幾歲年紀的小姑娘,承受著來自外界巨大的壓力,只為實現心中的理想。
好在劉丁寧堅決選擇復讀的時候,父母給予她莫大的支援和鼓勵,畢竟劉丁寧的家庭並不富裕,港大的72萬完全可以改變家庭經濟條件,可她的父母沒有因為錢財阻礙女兒的夢想。
也正因為有了父母的理解,劉丁寧才能無後顧之憂地復讀,希望能用自己的成績回報父母,給自己一個交代,也向外界的人證明自己的實力。
轉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並在第二年的高考中考到666分的好成績,並仍然是當年遼寧省的文科狀元,只是不同的是她這一次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北大中文系。
在劉丁寧這樣的學霸身上,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值得學習?
明確自己努力的目標
之所以學霸只佔極少數,是因為大部分學生都不知道自己學習的真實目的,只是想著爭取考上好大學,報答父母、回報老師等,並沒有真正意義上意識到學習的目的。
自然在學霸毫無保留學習的時候,普通的學生卻感到十分迷茫,想要在學習上有所成就的學生,就要學習學霸身上那種目標明確的衝勁,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學習。
提升自身的自制力
大多數學生和學霸之前最本質的區別,就是體現在自制力上,學霸之所以成績高,是將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學習上,在學習的時候可謂是心無旁騖,這就是學霸超強的自制力。
但是對於普通的學生而言,經常會被身邊的一些小事吸引住目光,甚至需要家長後老師時常在身邊叮囑,想要提高自己的成績,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提升自己的自制力。
發掘有效的學習方法
當下的學生一定要清楚,死記硬背也能得高分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善於發掘有效的學習方法,這樣技能提高自己學習的效率,也能節省出很多寶貴的時間。
總結:
學生在上了高中後,學習和時間都會變得非常緊張,學生要提前制定學習規劃,合理地安排各學科學習的時間,這樣在學習過程中不至於出現偏科的現象。
同時學生還要時常鞏固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因為基礎知識是掌握複雜知識的基礎,學生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善於總結,將自己出錯或可能出錯的知識點牢牢地掌握。
今日話題:你就為了心中的理想,而放棄高分、自願選擇復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