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和漢代的青玉和白玉數量很多,而今的人們為什麼偏愛“羊脂白玉”呢?
關於這個問題,是有歷史原因的。玉之所以自古受人喜愛,是因為手感和眼緣問題。古代名流之人講究風雅之事,曾有以玉喻人的一些名言。玉有很多種,為什麼偏愛“羊脂白玉”。那是因為,“羊脂白玉”值得收藏。
中國考古專家夏鼐先生曾在文章中稱:“漢代玉器材料……乳白色的羊脂玉大量增加”。“羊脂白玉”的特點是白度高、亮度夠、溫潤細膩、手感油脂。漢代西域進貢的和闐玉品質極高,“羊脂白玉”在土裡有"返滲"現象,這是後世也沒法模仿的。這種特性,更是青玉和白玉都沒有的。
從其他角度來說,青玉和白玉的硬度比不上西域的“羊脂白玉”,且入土長久時間後,“羊脂白玉”其色如新,有點兒出汙泥而不染的韻味。青玉和白玉就顯得色幹且沉悶,更凸顯“羊脂白玉”的優質。
而且在古代,青玉和白玉都在中原開採量大,可以直接批次快速運送到皇宮加工。西域的“羊脂白玉”開採量少,運送路途遠,皇宮得到的都比較少,更何況民間。
自古物以稀為貴,品相和硬度如此明顯優勢,讓手感如美人的“羊脂白玉”有很久的收藏曆史。因此,到了今天,人們依然更多愛“羊脂白玉”一些。
至於戰國漢代精品玉器是否傳世,我想數千年曆經了無數次戰亂,沒有任何朝代和家族有傳承著戰國玉器和漢代玉器能完好在世的。目前能看到的的戰國和漢代玉器 ,也只是些盜墓和考古出土。偏偏這些都是文物,是國家和人民共有的。任何個人和組織都無權私自收藏文物,今人只能玩今世出產的玉了。今世的玉,品質以和田採集的“羊脂白玉”和和田玉籽料為最。目前收藏家都是首選這個。
但是,新疆和田地區高品質的和田玉不多,歷來產量極低,從清代末年開始,中國地區碧玉的產出品質也極低,清廷關閉了新疆產地碧玉礦區,目前已不知道具體礦坑位置了。
和田地區的碧玉長時間盤玩後,色是沒變,但是色顯暗,導致目前玩玉的內行人已經很少收藏這個碧玉。也或許是好品質的沒人拿出來吧,反正目前很多行家沒有大量收集和田碧玉。
近年發現俄羅斯7號礦的碧玉品質值得加工,雖然放長時間後發乾,但是開採加工時色豔,可以勉強把玩一段時間再買新的碧玉。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若品質不能長久保持,品質普通的俄碧終究會被淘汰 。
國家可能有其他考慮,定義了很多其他產地的玉歸屬成“和田玉”增加流通性。事先宣告,筆者是不同意廣義的和田玉的劃分。
但那些其他產地的玉品質奇差,根本就是有點兒濫竽充數的感覺,活生生地把心中“羊脂白玉”那出汙泥而不染的美好給破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