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High Fidelity的縮寫,意思是“高保真”。如果嚴格從這個定義來摳,只有完全還原聲音的的音箱才能算HiFi音箱,那麼不用想,按照監聽音箱來就好。
玩HiFi的大燒,就我們認識的來看,分為兩派,監聽派和非監聽派,非監聽派的極致就是古董派。監聽派和古董派的理念的矛盾,那是碰到了就天雷動地火,互道S13都算輕的。監聽派認為古董派聽的都是音染,用老化得不行的古物聽失真嚴重,鬆鬆垮垮的聲音,價值觀都歪曲了;而古董派則認為監聽派不懂藝術,非要聽監聽那種乾巴巴,有時甚至尖銳的聲音。總之,兩方都認為:你不懂什麼叫好聲音。
監聽派聽的監聽音響,基本都是方方正正的分頻音響,平平穩穩,追求儘量少的音染。
而非監聽派的音響就有很多造型了,在監聽派看來,就是譁眾取寵收智商稅。
玩聽音,當然就是想聽好聲音,畢竟從理論上來說,花錢就是為了買這個聲音(當然也有很多是為了裝逼)。但是,什麼是好聲音呢?這真的是個很難界定的問題。
按照監聽派的認知,好聲音就是完全還原。從這個角度來說,監聽派對於好聲音的評價,基本可以從引數量化:頻響、相位、失真、動態、訊號還原……所以監聽派挑音響還真是很簡單,去看引數就行。而按照非監聽派的認知,好聲音需要具備“藝術性”,但是這個“藝術性”真的很難量化,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屬於主觀感受。
扯了那麼多,你們可能會問,那麼你們麗頌屬於哪個派別呢?
實話實說,我們屬於中間派,我們追求的是真實還原和適當渲染之間的平衡點。但是我們用耳朵而不是機器來做最終判斷。
原因也很簡單:我們追求的是平民HiFi,希望能讓大多數人都能用經濟的成本聽到Hi-end的聲音。
先從監聽派的理念來剖析。按理說,監聽派的理念是最容易量化和客觀的,你完全可以從量化的角度評判自己花的錢有沒有用到位。
但是,按照監聽派的理念,想要弄出好聲音,成本太高了。
按照監聽派的理解,監聽音響是錄音室專業編輯,聆聽毫無干擾的原聲,將所有的瑕疵和亮點纖毫畢現,以進行編輯和修聲的工具。用監聽音響就是把這種錄音室主編的體驗搬到家裡。
這個理解一點錯都沒有。但是問題來了:
第一,專業唱片公司錄音室用的是什麼裝置?什麼價位?您總不會以為人家用的是幾千塊錢的小真力吧?
第二,專業唱片公司錄音室是什麼聲學裝修?您總不會以為人家主編聽音的環境跟您家客廳一樣吧?
第三,專業唱片公司錄音室用的是什麼聲源?您總不會以為人家用的是幾百塊一張的CD吧?
而且,真正的專業錄音室,也不是一對音箱包打天下,啥都還原得好。起碼都得有中遠場、近場、糾錯三類音箱。中遠場聽整個頻段的縱深、層次、下潛;近場聽中高音細節;糾錯用來對比考量拿不準的音段。大家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下光是這幾種音響的成本要多少。
而且,還有這麼一個問題要考慮。監聽音響真的可能能“完全還原”原聲的聽感嗎?無論監聽音響做得多麼好,都無可避免幾個問題:
1. 原聲是經過麥克風振膜收音-轉換電訊號-電訊號還原的過程的,你真正聽到的聲音,其實是麥克風“聽到”的聲音。
2.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沒有音染的材料,更沒有能夠完全忠實還原所有型別聲音的材料。你聽到的聲音終歸還是存在喇叭振膜和箱體的音染的。
3. 絕大多數的監聽音響都是分頻音響,都有陷波器、分頻器等訊號補償修改器件的存在,同時無論如何相位補償,都依然會存在不同喇叭的相位差和音色差,於是依然不可能完全還原原聲。
最後,如果原聲就一定是最好的,那幹嘛要編輯修聲?別忘了監聽音響的存在,就是為了給主編修聲用的,它的本質是一套拿來找茬,用來糾錯和編輯的工作工具。覺得這樣的音響好的燒友,我們絕不會否定,但是實話說,這樣的音響,開發的針對物件是專業錄音棚而不是燒友,再加上實在太貴了,更是跟我們“平民HiFi”的理念不符,所以我們不會去做。
反過來說非監聽派。非監聽派的理念到了極端,就是古董派了。實話說,我們自己是不認同古董派的理念的,雖然我們也尊重古董派燒友的審美。
原因很簡單,打個比方:
我們現在的旗艦單元Silver-10,海外售價一對1199美金稅金運費另算。不管您怎麼覺得,反正買去的美國、英國、丹麥、日本的海外燒友都覺得很好很值。
這個單元,理論上紙盆壽命7年,泡沫邊、彈波、磁鐵壽命稍微長一點。
那麼,請想象一下,這麼一個單元,放到30年後,紙盆要麼脆硬,要麼軟泡;泡沫邊硬化易碎;彈波綿軟無力;磁鐵消磁大半……
然後被拿出來,說這是一個當初很受歡迎的經典古董單元,來吧大家聽聽古董味。
您會覺得好聽?
按照我們專業開發單元的經驗來說,如果到了這種老化情況,這個單元肯定聲音變性,動態無力,高頻低頻衰減嚴重,只剩濃厚而音染嚴重的中頻了。事實上我們聽過的所有古董音響,無論當初多麼輝煌經典,基本都是這樣的聲音。
您如果認為這樣是好聲音,我們也不反對,畢竟我們一直說,everyone has everyone’s HiFi。但是說個不客氣的話,我們作為一直堂堂正正當國產的品牌,要是按照一模一樣的聲音,做一個單元,也定價個幾千上萬來賣,估計要被噴死,說想錢想瘋了。
還有人可能會說,你們這是國產的,材料不好。國外古董用的材料好,跟你們不一樣。
不好意思,如果我們今天用的材料還不如幾十年前,那我們不如一頭撞死。二十多年前的泡沫邊壽命只有2年,我們的有7年,您覺得有可能比不上更早的材料?
拿做菜打個比方吧,極端的監聽派的理念,那就是食材不能加工調味,要完全原味,經過完全不會讓食材沾染味道的高階廚具餐具,最後完全原味到你的嘴裡。要滿足這樣的要求又好吃,那就需要非常昂貴的頂級食材和廚具餐具;極端的非監聽派的理念,那就如食材要多加作料掩蓋,高濃高香或者高辣,吃個口味刺激。但是這種理念過頭了容易魔怔玄學,給了各種玄學線、玄學電、玄學設計收智商稅的空間;我們的理念則是像法餐,原料要好但不必頂級,適當根據本味微微調味,儘量讓大多數人吃得起也覺得好吃,有滋味又不膩。
最後,就當自吹自擂吧,用美國音響工程師Jay Fisher對我們的評價結尾:
“就我認識的聽音者來說,”技術派”音響,比如那種頻響曲線非常平的會被理解為“準確”或者“發燒”音響。而那種更“浪漫”或者聲音悅耳的音響會被理解為“音樂味”的音響。對此我要補充一句,麗頌的喇叭在“準確”和“音樂味“間取得了正確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