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中原王朝一邊自我傾軋、週而復始,一邊不斷抵禦北狄西戎的歷史。
時間來到了公元1368年,朱元璋起於微末,一手建立起了一個大明王朝。洪武帝雄才大略,出手當然是大手筆,在北疆設十三大塞王,統轄漠南諸衛所,以山河固險。
燕王朱棣就是那十三塞王之一,老朱家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還都是皮糙肉厚的,扛得住西北的風沙,讓王子守國門,也算是一種身先士卒的表率。
朱元璋想的很明白,如果不加固北疆,他的子孫們勢必遭北狄欺負,用什麼加固呢?
一是重修長城,明前期的長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齊、隋長城的基礎上,“峻垣深壕,烽堠相接。” 增建煙墩、烽堠、戍堡、壕塹,區域性地段將土垣改成石牆。修繕重點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邊長城和山海關至居庸關的沿邊關隘。
二就是設塞王、建衛所。長城是死的,必須要有一支長年駐紮的有生力量來加以保障和戍守。朱元璋還大膽改革創新,運用逆向思維,既然中原老是要遭受北方遊牧部落的侵襲,那明朝就建立一股遊牧勢力,既可與之對抗,又可形成戰略緩衝。
具體的措施是推動北部衛所遊牧化,漠南民眾除糧產區不許放牧,漠南荒閒平地及山場,“聽其牧放樵採”。
這就是九邊重鎮的雛形。
我以前以為九邊可能就是某個朝代的九個邊塞,應該分佈在東西南北之類的,沒想到基本都設定在北方,中國封建君主們對北方勢力的忌憚可想而知。
接下來,燕王朱棣做了皇帝,仁宗、宣宗時漠南諸衛所略有廢除或內遷,屬於低潮時期。
高祖皇帝的隱憂還是來了,英宗時間,北方的勢力果然塵囂再起,朱祁鎮御駕親征,不幸遭遇土木之變。
土木之變後,明朝精銳軍隊損失殆盡,這必然會引起相關的政策、制度的重大變化,突出表現在邊防形勢和軍事制度的改變上。儘管有景泰帝的改革,但也達不到明朝頂峰時的狀態。邊防政策由積極進攻轉變為被動防守,最終形成了弘治時期著名的九邊防禦體系。軍事制度上則是募兵制的興起。
九邊具體是指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設立在綿亙萬里的北部邊防線上的九個軍事重鎮,分別是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
具體管轄範圍為:
遼東鎮
總兵初駐廣寧(今遼寧北鎮市),隆慶後冬季駐東寧衛(今遼寧遼陽市)。管轄的長城東起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虎山南麓的鴨綠江畔,西至山海關北錐子山,全長970餘公里。
薊州鎮
總兵初駐桃林口,後移遷安寺子峪(也稱獅子峪),天順年又移三屯營(今河北遷西縣境內)。管轄的長城最初東起山海關,西至鎮邊城(原名灰嶺口),自增設昌平鎮後,西改至慕田峪(今北京懷柔區境)。管轄的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慕田峪,全長880餘公里。
宣府鎮
總兵駐宣府衛(今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管轄的長城東起慕田峪渤海所和四海治所分界處,西至西陽河(今河北懷安縣境),全長510多公里。
大同鎮
總兵駐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管轄的長城東起鎮口臺(今山西天鎮縣東北),西至鴉角山(今內蒙古清水河縣口子村東山),全長330多公里。
太原鎮
總兵初駐偏頭關(今山西偏關縣),後移駐寧武所(今山西寧武縣)。管轄的長城西起河曲(今山西河曲縣舊縣城)的黃河岸邊,經偏關、老營堡、寧武關、雁門關、平型關,東至太行山嶺之真保鎮長城,全長800多公里。
延綏鎮
總兵初駐綏德州(今陝西綏德縣),成化以後移治榆林衛(今陝西榆林市)。管轄長城東起黃甫川堡(今陝西府谷縣黃甫鄉),西至花馬池(今寧夏鹽池縣),全長880多公里。
寧夏鎮
總兵駐寧夏衛(今寧夏銀川市)。管轄長城東起花馬池,西至寧夏中衛喜鵲溝黃河北岸(今寧夏中衛市西南),全長約1000公里。
固原鎮
總兵駐固原州(今寧夏固原市)。管轄長城為東起延綏鎮饒陽水堡西界,西達蘭州、臨洮,全長約500公里。
甘肅鎮
總兵駐甘州衛(今甘肅張掖市)。管轄長城東南起自今蘭州黃河北岸,西北至嘉峪關討賴河一帶,全長約800公里。
雖然防禦體系已經建立,但大明王朝已來到了後半程,子孫們沒有了爺爺的耳提面命,乾脆連朝都不上了,嘉靖和萬曆爺孫倆曠朝近五十年,朱元璋若在天有靈,肯定氣的都要從南京明孝陵爬起來趕到北京來打不孝子孫的屁股了。
九邊重鎮體系建立後的一百年,東北的後金軍隊穿過最東邊的遼東鎮進入中原,滅亡了老朱家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