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戈·馬拉多納這個名字,相信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1986年的世界盃上,幾乎僅憑他一己之力勇奪世界盃冠軍的寶座,是世界盃史上的經典一戰。馬拉多納也因此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是一位全球聞名傳奇人物。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1987年,即馬拉多納贏得墨西哥世界盃的第2年,鄧小平曾專門託人邀請他來中國踢一場友誼賽。
1987年時,鄧小平已經83歲了,他為何要邀請馬拉多納來中國踢足球呢?馬拉多納又是如何回應的呢?
關於這個故事,還要從“愛球如命”的鄧小平開始說起。
“愛球如命”的鄧小平
提到已故領導人鄧小平的個人愛好,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他喜歡“打橋牌”,然而事實上,鄧小平其實也是一位當之無愧的“鐵桿球迷”。三大球中,鄧小平最喜歡的還是足球。可以說,足球、橋牌、言菊朋的京戲是鄧小平一生中最大的三個愛好。
1920年10月,為尋求救國之路,鄧小平前往了法國,開始在諾曼底區巴耶男子中學學習。當時鄧小平家裡並沒有多少錢,為了賺取學費和生活費用他需要一邊學習一邊工作,閒暇之餘踢踢足球,看看球賽就成了他放鬆身心的一大愛好。
1924年第8屆奧運會在法國巴黎舉辦,此時已身在巴黎的鄧小平,對自己身邊的這場體育盛事十分看重,十分想親眼觀看奧運會中的足球比賽。
然而,當時足球賽門票是5法郎,相當於鄧小平一天的生活費了,他哪有錢能夠去現場觀看體育比賽呢?
因此,鄧小平只得咬著牙錯過了一場又一場的球賽,直到7月份烏拉圭踢瑞士的決賽即將開始時,鄧小平終於忍不住了,他覺得如果自己錯過了這場球賽,會後悔一輩子。
問題是怎樣才能進去看球呢?鄧小平想了很久後,目光突然停在了自己的一件夾克衫上,猶豫了片刻後,鄧小平拿起夾克衫跑到了一間典當鋪裡,過了一會兒,他拿著換來的錢買了一張門票跑去看了決賽。
雖然那天他買的位置很高,但是鄧小平看得仍然十分高興,即便過了幾十年,他仍然記得那場決賽贏得是烏拉圭。
1927年,剛回國沒多久的鄧小平因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跟隨中央機關一同遷往了上海。當時的上海可以說是“烏雲密佈”,為了安全起見,上海市內的很多黨員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身份,都減少了不必要的外出活動。
然而,即便是如此危險的環境下,鄧小平仍然做好偽裝後偷偷地去看球賽,由此可見,他是一位多麼“愛球如命”的人。
解放後,鄧小平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西南軍區政治委員,和西南軍區司令員賀龍做起了搭檔。賀龍和鄧小平一樣,也是一個足球迷,當西南地區的局勢基本安穩下來之後,曾在西南軍區組建了兩支足球隊。
1952年7月19日,第15屆奧運會在芬蘭赫爾辛基召開,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屆奧運會,新中國為了參賽還專門組建了首屆國家足球隊,可惜因為一些國家的惡意阻攔,導致我國代表團抵達赫爾辛基時遲到了十天,沒能參加比賽。
當國家隊回國後,鄧小平和賀龍商議了一下後,決定邀請國家隊來和西南軍區隊踢一場比賽。西南軍區隊相較於國家隊而言並不算十分專業,因此在比賽中多次攔截失敗讓對方射門,好在西南軍區隊守門員曾雪麟經驗豐富,多次成功救險。
對這場比賽,鄧小平和賀龍看的十分專注,時不時的為雙方運動員鼓掌叫好,看的十分盡興。
不久後,鄧小平調入中央工作,雖然工作變得異常繁忙,但是鄧小平仍然沒有放棄看球的愛好,閒暇時就經常往北京先農壇體育場跑。
當時國內正式的足球比賽很少,鄧小平因此連體育館裡的教學比賽都“不放過”,經常拿著一碟瓜子,一杯綠茶,一根菸跑到主席臺上“觀戰”。
對於鄧小平的喜好,他的家人並不是全都能夠理解。有一次,鄧小平帶著全家人一塊去看足球比賽,有一位家屬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什麼意思來,撇撇嘴說道:“一群人搶一個小皮球,搶了半天還進不了,有什麼好看的?”
鄧小平聽後哈哈大笑了起來,說道:“球賽好不好看和進不進球沒有關係,只要踢得足夠精彩,那麼不進球也好看,一場足球比賽,看的是技術和戰術,而不是隻關注進不進球。”
雖然鄧小平這麼說,但是當看到進球時,他也會興高采烈地鼓掌,如果踢得不好,他也會說:“這踢得什麼球,臭死了。”
鍾情上海隊
1962年,上海足球隊在北京和吉林足球隊進行了一場比賽,身為一名足球迷的鄧小平當然不會錯過這次盛況,專門前往體育場觀看了兩支足球隊的對決。
當時的上海足球隊正值鼎盛時期,曾出現過4支甲級隊參加全國足球比賽的盛景。面對風頭正盛的上海隊,吉林隊自然不是對手,慘敗收場。
全程旁觀了比賽的鄧小平從此對上海隊青睞有加,直言吉林隊雖然勇猛,但是踢得沒有章法,而上海隊踢得巧、技術好、戰術高,隊員還很年輕、有前途,所以能贏。此後,只要有上海隊的比賽,鄧小平基本不會錯過。
1965年第二屆全運會召開時,上海隊也前往北京參加了比賽,鄧小平對此十分高興,親臨現場觀看了上海隊參加的每一場比賽,親眼見證了上海隊3:3力平河北,6:0大勝吉林,2:1戰勝遼寧,順利獲得亞軍的寶座。
對上海隊表現十分滿意的鄧小平,還專門將來北京開會的上海市委第一書記陳丕顯叫去,叮囑道:“我最喜歡看上海足球隊的比賽,你回去之後,一定要搞好這個隊。”
關注我國足球事業
鄧小平對我國足球發展事業一直保持著高度的關注,他認為想要把我國的足球水平提上去,就應該從青少年身上下手,而且應該要和國外多做交流。
早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鄧小平在看完一場少兒足球比賽時,就提出了“足球運動要從娃娃”抓起的意見。
1977年那場中國青年隊和中國香港隊的比賽,讓鄧小平看到了不少的問題,認識到我國的足球水平相較於國外而言,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因此在比賽中場休息時,鄧小平專門叮囑身邊的國家體委負責人,我們應該派幾名裁判去德國學習,培養自己的國際裁判,提高我們國家裁判的水平。
第一屆“長城杯”最終以中國青年隊取得勝利告終,比賽結束後,鄧小平親切地接待了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們,並叮囑他們今後要積累經驗,儘快提高我國足球的集體水平,以便將來走出國門去。
可惜,雖然鄧小平對中國足球高度重視,但是中國足球發展仍然十分緩慢,連亞洲都沒衝出去過。
針對這種情況,鄧小平決心要建立一個“足球特區”,派遣青少年遠赴巴西、德國“取經”,學習兩大體育強國的先進足球戰術和足球理念,提高我國足球運動的水平。鄧小平的這個舉措,讓我國的足球水平有了較大的提升。
與此同時,鄧小平對足球運動在我國的傳播也十分的重視,他知道,如果一門運動只有小眾人員參與,自娛自樂的話,是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的,只有吸引更多的人參與,才能讓足球運動真正在我國發展壯大。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預選賽時,中國隊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迎戰阿聯酋隊,原本在辦公室裡收聽廣播瞭解比賽情況的鄧小平聽的正開心的時候,廣播電臺突然間中斷了針對比賽的解說,插播了一條時事新聞。
這讓鄧小平當即大為光火,專門讓秘書給宣傳部門去了一個電話,提出:“廣播電臺以後播報比賽實況的時候,一律不準插播新聞。”
後來電視在國內興起後,廣大人民群眾開始透過電視觀看足球比賽。當時,中央電視臺每晚8點總會雷打不動地滾動播放政治新聞,這也讓喜歡看比賽的觀眾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1992年1月,中國國奧隊在奧運會足球外圍賽亞洲區決賽上迎戰科威特隊,當天晚上7點59分,胡志軍剛剛踢入一球,還沒進行回放,電視臺就插播起了新聞,廣大球迷頓時怨聲載道,紛紛給中央電視臺打電話,要求不要在直播比賽時插播新聞。
中央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對此也很無奈,告訴球迷們這個事情電視臺無權做決定,只有上級部門通知才能停止插播新聞。就在球迷們以為此事無法改變時,僅僅過了幾天,他們突然發現比賽時突然不再插播政治新聞了。
原來,鄧小平那一天也看了球賽,因此專門委託鄧辦的工作人員給中央電視臺打去了一個電話,下達了“比賽直播時不要插播新聞”的指示,從此以後,中國球迷才得以在電視上看上完整的足球比賽直播,隨著看球人數的增多,足球在我國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邀請馬拉多納訪華
1986年5月31日至6月29日,在墨西哥舉辦了第13屆足球世界盃。參與這次比賽的雖有24支足球隊,然而本屆世界盃卻被稱為“一個人的世界盃”。因為在這場比賽中,誕生了“球王”馬拉多納。
在這屆世界盃中,面對把足球玩成摔跤了的韓國隊,馬拉多納一連送出三次關鍵性的助攻,幫阿根廷取得了勝利,緊接著,馬拉多納又成功突破了義大利的鐵桶陣,取得關鍵性進球,1:1平義大利,挽救了阿根廷隊。
在四分之一決賽上,面對因馬島戰爭結下“死仇”的英格蘭隊,馬拉多納雖然因為“上帝之手”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但是“上帝之手”進球后僅僅三分鐘,他就獨自一人帶球奔襲60多米,繞過5名英格蘭防守球員和一名守門員,完成一記“世紀進球”,將英格蘭隊淘汰,以至於連英格蘭隊的粉絲都不得不承認,當馬拉多納進球的那一刻,“他簡直就是上帝”。
在1986年世界盃的7場比賽中,馬拉多納為阿根廷隊奉獻了5球5助攻,三次間接助攻,可以說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將阿根廷送到了世界盃冠軍的寶座,也因此,1986年世界盃被國際足聯製作的官方紀錄片稱為“一個人的世界盃”。
馬拉多納在世界盃上的表現,讓他成為了享譽全球的知名巨星,在全世界各國都擁有粉絲,其中甚至包括中國領導人鄧小平。鄧小平對馬拉多納十分欣賞,稱他為“那個小個子”,此後凡是有馬拉多納的比賽,他一場都沒錯過。
1986年世界盃成功舉辦一年後,鄧小平逐漸產生了邀請馬拉多納來中國踢一場友誼賽的想法。
正巧當時義大利工業復興公司董事長羅馬諾·普羅迪,正代表工業復興公司在中國和中信集團協商建電廠相關事宜,因此中方決定請他幫忙。
當普羅迪和中信達成協議準備回義大利時,中信集團董事長突然邀請他進行了一次秘密商談。普羅迪對這次會談完全沒有準備,因此當中信董事長告訴他,鄧小平同志想邀請馬拉多納來中國北京體育館踢一場友誼賽時,他整個人都愣住了。
在普羅迪看來,這件事情實在太過離奇了,鄧小平和馬拉多納,一個是政治家一個是足球明星,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物竟然會產生聯絡,如何不讓他感到驚愕。
也許是看出了普羅迪的不解,中信集團董事長提醒他,這次比賽到時候將有6億人觀看電視轉播。
普羅迪當然明白這背後的商業價值,而能夠與從剛改革開放的中國交好,賺取更多利益,對於普羅迪而言也是好事情。因此他回到義大利後,積極地聯絡馬拉多納和他所在的義大利那不勒斯隊,撮合馬拉多納前往中國。
那不勒斯足球俱樂部知道,如果馬拉多納去中國將會帶來不小的利益,但他們也無法干涉馬拉多納的個人意願,因此只是表示不會反對。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馬拉多納本人對這件事情卻沒有表現出多大的興趣,直言道:“我的合同裡面沒有條款要求我去義大利之外的地方比賽。”並透過索要高額出場費的方式婉拒了鄧小平的邀請。
馬拉多納所提出的高額出場費,對當時的中國而言無疑是一筆鉅款,因此這事因此只得作罷。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此事過去九年之後,馬拉多納竟然還是來中國了。
馬拉多納的中國之行
1996年5月,中國足協下屬公司天平公司透過美國安朋國際文化交流公司與馬拉多納所在的阿根廷博卡隊進行洽談,邀請馬拉多納和博卡隊訪華。
馬拉多納方面提出了極其昂貴的出場費和苛刻的條件,比如要求出場費必須先交給美國或香港的指定銀行,來華人員必須乘坐飛機頭等艙或公務艙,到達中國後必須入住五星級酒店,其中博卡隊領隊和馬拉多納本人必須住高階套房,博卡隊包括保安在內在華期間所有費用均由中國公司承擔。
不算馬拉多納高昂的出場費用,光機票錢和馬拉多納等人在華的費用就多達上百萬人民幣。然而即便是如此條件,天平公司還是全盤接受了下來。
1996年7月21日早7點15分,馬拉多納與教練比拉爾多、世界級球星岡薩雷斯等人乘坐飛機抵達了北京機場,準備參加“96中阿足球對抗賽”。
這次對抗賽總共分為兩場,上半場於7月25日在北京工人體育場進行,下半場於7月27日在成都舉行。這兩場比賽中,馬拉多納給中國球迷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成都的那一場比賽,更是讓所有球迷目睹了馬拉多納高超的球技,大呼過癮。
除了這兩場正式的比賽之外,馬拉多納還踢了一場特殊的比賽,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這在這場比賽中,和馬拉多納踢球的是北京什剎海體校的孩子們。踢這場比賽是馬拉多納自己的要求,這場球賽他踢得很盡興,中國的孩子們也為能和“球王”踢球感到非常的高興,對足球更加熱愛了。
在中國期間,馬拉多納除了在足球方面給中國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外,他不拘一格的行事風格也給中國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如,在華期間馬拉多納曾多次玩“失蹤”。光是在北京他就接連“失蹤”了兩次,第一次被兩輛警車給送回了賓館,第二次跑到故宮裡玩了很久,直到深夜才回到住處。
在成都期間馬拉多納又想方設法地溜了出來,搭乘一輛三輪車四處遊玩。到達目的地後三輪車伕不願意要他的錢,馬拉多納就在車伕的衣服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
對於馬拉多納而言,這次中國之旅中他過得很開心,不但專門邀請天平董事長李博倫前往阿根廷訪問,而且還對李博倫表示,自己願意放棄阿根廷的足球生涯,來中國當教練,因為中國人民很友好,球員素質也很高,有發展潛力。
1996年7月28日,博卡隊從成都雙流機場飛抵北京首都機場,之後乘坐飛機飛回來阿根廷。可惜的是,身為馬拉多納“球迷”的鄧小平沒能和他見一面,不失為一件憾事。
除了鄧小平之外,我國還有其他領導人也對足球有著莫大的興趣,比如毛主席就曾經是一位“傳奇守門員”,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足球甚至一度成為亞洲地區首屈一指的勁旅。
不過,國足想要“重返巔峰”,恐怕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