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東吳尤喜擲杯為號,當初聯合蜀國抗曹時,周瑜宴請劉備,想於宴間殺之,然而看到劉備身後站立之人,剛剛舉起的杯子又徐徐放下了,暗捏一把冷汗,心想:若不是擊杯為號收放自如,我命休已。
話說周瑜都督要殺害劉備,他心想:"劉備這個人為世之梟雄,他不在曹操之下,我應該先把他給除了!這也算除去我江東日後一大患。"
於是他藉口誘劉備到三江口飲宴商量破曹之事,先埋伏刀斧手五十人在大帳兩旁,傳出密令:"你等看吾擲杯為號,聽見我杯子這麼一摔,你們跳出來就動手,把劉備給我殺了!"
一切準備停當,手下軍卒來報:"劉豫州到。"
周瑜趕忙問:"他帶了多少人馬?"
"稟都督,就是一條船,二十幾個軍校。"
周瑜聽到這個臉上帶出笑容來,心想:"啊哈,劉玄德,你這是飛蛾撲火,自來送死啊。"
"哦!說我轅門外相迎!"周瑜把令傳出去了。他趕忙起來,走出大帳,又看看安排好的那些人,然後帶著魯子敬整衣相迎。
周都督一見玄德客氣得不得了,笑容滿面,趕忙拱手施禮:"我公謹久仰豫州之大名,今日能在三江口相會,真是我的造化不小啊。豫州在上,我這廂有禮。"
玄德沒想到周瑜這麼客氣,趕忙頂禮相還:"豈敢、豈敢!玄德有何德能,有勞都督您接出轅門。"
周瑜一聽又拱了拱手,說:"此地不是講話所在,您隨我到帳中一敘,請!"
說著,周公瑾在前面給帶著路,把玄德讓到大帳:"豫州,您趕快請來上座!"又立刻吩咐酒宴擺下。
周瑜好一番殷勤,真是不笑不開口,臉上春風滿面,嘴裡甜言蜜語,真真那天下唯有不懷好意的人才最會這套。
玄德讓這位都督給恭敬得都有點坐立不安了,玄德喝一口酒,周都督立刻給滿上,這時候大帳兩旁埋伏的刀斧手全拉著武器等著呢,就等周都督嘭啷一摔杯,立馬穿出去!
刀斧手們握刀那手心都出了汗,心說:"都督,你怎麼還不摔杯呢?"他們哪能知道周瑜的心裡想的是做戲得做全套,怎麼也得喝點酒,說會話啊。總不能剛坐那就啪一下把酒杯摔了,辦事得穩重,他要的是一個穩、準、狠的時機。
陪吃陪喝好一會,周都督心想:"差不多了吧,摔吧!"想罷把杯子就舉起來了,說:"豫州,您請飲這一杯!"看樣子是要給玄德敬酒,實際他要摔杯了。
周都督的手已經舉過了頭頂,就在把酒杯高高舉起的同時,他一下子看見了!玄德的身後有一人,手握寶劍,正在斜目而視!目光如刀,好不滲人,使得周瑜不由得倒吸一口氣!
"劉豫州,請問你身後所站立者何人?"周瑜問。
玄德回頭一看,說:"此乃我二弟雲長。"
周瑜機靈打了個冷顫:"豫州,難道說就是那位解白馬之圍,斬顏良、誅文丑、五關連斬六將的關羽,關雲長?"
"正是此人,來,二弟,見過都督。"玄德引見。
"都督請了!"雲長勉為其難地拱了拱手。
"二軍侯!我公謹多失敬,來來來,看、看座。"周瑜說話都有點口吃了,與此同時他把舉著的那個酒杯輕輕地放桌子上了。
刀斧手的領頭受不了,他的兩眼睛盯著周瑜的酒杯都盯酸了,可盼著都督把杯舉起來了,心說:"這回可要摔了。"
他慢慢地站起來,弓著腰,窩著背,前腿弓,後腿崩,就要往外穿了,可是,都督杯舉得挺高怎麼又擱下了?他都有點洩氣了,可他哪裡知道都督的冷汗都浸溼衣衫了!
周瑜心說:"好險哪!若不是擊杯為號收放自如,我命休已。"
宴中摔杯為號殺劉備的計劃自然是無疾而終。
"古人為什麼總是喜歡摔杯為號?"周瑜都督就深得其要領,深知摔壞之妙處:
一、杯子隨手可取,十分方便之餘又不易引起對方注意
旦凡想到"摔杯為號"這個點子的必然是與鴻門宴配在一起使用,試問宴席之間有什麼最容易拿取又不唐突對方、也不會打草驚蛇的?
杯子是首選,假裝要喝酒端起杯子,再借意"手滑"掉在地上,那麼很有可能你的刀斧刀衝進來,對方才會發現異常,以達到殺敵人一個措手不及的目的。
二、杯子拿得起放得下,富有迴旋之地
宴席之間,推杯換盞,把酒言歡是十分平常的事情,在飲酒間像周都督那樣,發現目前半不是摔杯子的有利時機,發現了自己處於劣勢時,則輕輕地放回桌子上,牢牢地把握著主動權,心想:今天我這酒杯就不摔了,從而做到把一個計劃收放自如,讓事情富有迴旋之地,而不至於把事情給鬧大鬧僵,甚至搭上自己的性命。
三、擊杯不成,避免尷尬
假若周公謹不是以摔杯回號,而是拔劍或者摔盤子、掀桌子的話,那就尷尬大了!
比如摔盤子,上面湯湯水水的,拿起舉到一半時發現不對勁時又默默地放下?別人肯定當你是傻子之餘也就猜到你想圖謀不軌了,自我暴露,這又何必?
拔劍、掀桌子?此行為不但是覆水難收,更是惹禍上身之舉,你能保證是你的劍快還是敵人的武器快?而一拔劍或掀桌子就代表"我對你很不爽!"直接撕破臉皮,毫無迴旋之地,尷尬至極。
唯有摔杯子為號,既安全又好放好拿,就算真的摔到地上了,見時機不對,形勢不妙,也可以說是手滑而已推脫得一乾二淨,有道是: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大家說我分析得對嗎?一起來評論區聊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