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華民族的反侵略戰爭,逐步形成了兩個巨大的戰場,即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兩個戰場的存在及其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的貢獻,是抹煞不了的客觀事實。海內外學者對兩個戰場的研究,都曾出現過一些不夠全面的看法。有的籠統地把正面戰場叫做國民黨戰場,敵後戰場叫做解放區戰場。從軍事上說,這種說法不僅不科學,也不完全符合事實。因為在全面戰爭爆發初期,譬如在山西戰場,八路軍尚未挺進敵後,仍在正面或側翼協同友軍作戰。而敵後戰場,也不只有八路軍、新四軍抗擊日軍,國民黨也開展了敵後游擊戰爭。有的只承認某一戰場的作用,否定另一戰場的地位,或繼續散播共產黨在敵後“遊而不擊”,專打友軍不抗日的論調,對兩個戰場不能給予恰當的評價。
兩個並存戰場的出現,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特點。
當抗日戰爭由區域性作戰發展為全面戰爭後,戰爭區域日益擴大,戰線亦不斷延長。日軍雖然佔領了中國的大片領土,但是因為兵力不足而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線和城鎮,這樣,敵後廣大農村就成為日軍統治的薄弱地帶。為了更有效地打擊敵人,陷日軍於兩面作戰的不利地位,開闢敵後戰場,發展敵後戰爭,成為奪取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戰略行動。
同時,由於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政治形勢的特殊性,出現兩個既有聯絡又相對獨立的戰場,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大敵當前,國共兩黨雖然形成了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但是,雙方在政治上還存在重大分歧。政治上的不一致,導致軍事上的不統一,雙方在反抗外國侵略者的大前提下,形成兩個戰場,各自獨立作戰,是抗日戰爭這個特定的政治、軍事環境造成的。毛澤東曾經指出:“就目前和一般的條件說來,國民黨擔任正面的正規戰,共產黨擔任敵後的游擊戰,是必須的,恰當的。”
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援的關係。敵後戰場的出現,不僅是為了發展人民革命力量,建立和擴大革命根據地,而且也是軍事上抗敵禦侮的需要。沒有正面戰場吸引著日本的大量兵力,並給日軍以大量殺傷,敵後戰場的開闢和根據地粉碎日軍的掃蕩、進攻,都將是困難的。同樣,沒有敵後八路軍、新四軍堅持不懈地、廣泛地鉗制和打擊日軍,正面戰場所承受的軍事壓力將更大,失敗得也將更慘。毛澤東、朱德對兩個戰場有過這樣的評價:“八路軍的這些成績從何而來?……其中友軍的協助是明顯的,沒有正面主力軍的英勇抗戰,便無從順利地開展敵人後方的游擊戰爭;沒有同處於敵後的友軍之配合,也不能得到這樣大的成績。八路軍的將士應該感謝直接間接配合作戰的友軍,尤其應該感謝給予自己各種善意援助與忠忱鼓勵的友軍將士。”但是,“如果沒有解放區戰場,又如果沒有解放區戰場這種與敵人相持的戰爭,如果解放區戰場的戰爭不能在最困難的條件下長期堅持下來,那麼敵人就會繼續長驅向西南、西北進攻,而國民黨的反人民的政治機構及其軍隊,則又必然招架不住,那就不會有什麼相持階段,抗日戰爭的局面早已是不堪設想的了”。
兩個戰場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關係,在整個抗日戰爭中都是存在的,不過在抗日戰爭的戰略防禦階段,是兩個戰場配合得較好的時期。它有戰爭指導上的配合,如毛澤東關於持久戰的思想,在國民政府上層軍事領導者中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周恩來、朱德等多次向國民黨方面就軍隊建設、軍事戰略方針和部署問題,提出了有價值的建議。在戰役戰鬥上的配合,也不乏其例。如八路軍在進入山西以後,即分別到晉東北、晉西北、晉北以及晉東正太鐵路沿線,直接協同友軍與日本侵略軍作戰,先後參加了平型關、忻口和太原的保衛戰。新四軍在鄂豫邊區配合友軍與日軍進行了25次規模不等的戰鬥。
兩個戰場在戰略上的配合,直接影響著整個戰局的發展。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實行戰略外線作戰,對國民黨方面的戰略內線作戰無疑是最大的支援。僅在徐州、武漢兩次會戰期間,八路軍就在華北地區敵後戰場作戰1400次,殲滅日軍4萬人以上,牽制了大量敵人,減輕了正面戰場的壓力。就是在戰爭後期日軍發動打通大陸交通線的戰役,正面戰場大規模的戰役南移華南地區以後,兩個戰場在戰略上的配合仍然發揮著重大作用。
通常在一般性戰爭中,敵後游擊戰爭只起著配合正面作戰的作用,它給敵人以擾亂、破壞,使之不得安寧。可是,中國抗日戰爭形成如此巨大的敵後戰場,在戰爭史上也是罕見的。抗日戰爭的敵後戰場起著改變整個戰局發展的戰略作用,影響著戰爭的勝負。據不完全統計,僅八路軍、新四軍在戰略防禦階段,共作戰1600餘次,殲滅敵人54000餘人;以後在1938年至1943年的5年中,作戰62000餘次,殲滅日偽軍59萬餘人,粉碎日軍“掃蕩” “清鄉”280餘次;在1944年一年中,作戰2萬餘次,殲滅日偽軍30餘萬人。毫無疑義,敵後戰場作戰為整個中國反侵略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前所述,抗日戰爭的敵後戰場亦包含著國民黨方面的敵後游擊戰爭。早在1937年冬天在武漢舉行的軍事會議上,國民政府軍委會即作出了在敵後開展游擊戰爭的決策。其後在南京軍事會議、南嶽軍事會議上,均進一步討論了開闢敵後游擊戰場的問題。除於1939年建立冀察、蘇魯兩個敵後戰區外,先後形成了第一戰區豫東遊擊區、第二戰區山西遊擊區、第三戰區浙西遊擊區、第四戰區海南遊擊區、第五戰區豫鄂皖邊區游擊區等,並規定敵後兵力約佔抗戰總兵力的五分之一。國民黨敵後游擊戰爭的開展,雖然也牽制了頗多的敵軍,困擾了敵軍後方,配合了正面戰場作戰,但是由於不少部隊叛變投敵,並不斷與八路軍、新四軍發生摩擦,因而也限制了國民黨敵後游擊戰爭在抗戰中發揮有效的作用。
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是整個中國戰場的重要部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發揮著主戰場的作用。只是後來國民黨主要當權者採取了消極抗戰的政策,因而使正面戰場的作用受到嚴重影響。但是,從整個抗日戰爭看,廣大官兵是愛國的,作戰也是英勇的,並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這不僅表現在戰略防禦階段的平津、淞滬、晉北、晉東、魯南和保衛武漢諸戰役中,就是在戰略相持階段進行的南昌、隨棗、棗宜、長沙、上高、常德等戰役,戰鬥亦十分激烈,犧牲也是慘重的。1944年反抗日軍打通大陸交通線的豫中、長衡、桂柳作戰,表現了國民黨主要當權者的消極避戰思想,以第五、八、九、四共4個戰區的兵力,未能阻擋住日軍十幾個師團的進攻,這不能不說是戰略指導上的嚴重失誤。但是,大批愛國軍隊艱苦作戰,表現了強烈的抗敵禦侮精神。如衡陽會戰,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是中國守軍第10軍先後與4個半師團的日軍激戰47天,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使日軍造成了嚴重的傷亡。正面戰場上的中國軍隊仍然存在著國民黨嫡系與雜牌軍的宗派矛盾,但在外敵入侵面前,多數能以民族大義為重,積極投入作戰。許多過去曾經割據一方的地方軍事力量,也奔赴抗日疆場。
總之,兩個戰場都為捍衛中華民族的獨立和領土完整,作出了貢獻。它們是整個中國戰場和民族反侵略戰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否認任何一個戰場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恰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