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中,皇位的傳承製度,影響著王朝的延續是否能夠長久。中原王朝往往採取“嫡長子繼承製”。而皇位傳承是否順利,繼承人是否合格,往往關係著一個封建王朝是由盛轉衰還是半途中興。
唐太宗雖然英明,但玄武門之變開啟了唐朝皇位繼承的血腥之門,這是皇位繼承方式錯誤給封建王朝帶來的衝擊。
一句“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是包含著宋哲宗時的宰相章惇對將要繼位的宋徽宗趙佶的擔憂,還是表達了他對向太后挑選皇嗣只憑感覺的不滿。但形成“靖康之恥”前提中,趙佶一系列“輕佻”的政策不正是不可或缺的誘因嗎?
而幼時遭巫蠱之禍而從小流落宮外的劉詢,陰差陽錯被霍光立為皇帝。這位民間長大的皇帝熟知百姓疾苦,勤政愛民,政治手腕靈活,對外既有交流也有徵服,是西漢四位僅有的配有廟號的皇帝之一。
在清朝之前,無論朝代怎麼變,中原王朝的繼承製度總逃不過“嫡長子繼承製度”的變化。但到了清朝,從康熙皇帝傳位給雍正皇帝開始,正式將繼承製度改為“秘密建儲制度”,就是所謂的競爭上崗。具體誰是繼承人,只有等到皇帝死後,才能從大行皇帝(中國封建帝制時代對皇帝死後且諡號確立之前的稱呼)的遺旨中才能知曉。
故而一直有雍正皇帝得位不正的傳言,這傳言中有一條就是胤禛將聖旨中的“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於四子”的搞笑陰謀論——因為這份清朝的聖旨是用漢、蒙、滿三種文字寫就的,怎麼可能說改就改?何況康熙末年,胤禛同學可是在康熙“垂死病中”時替他祭祀天地的,這已經是預設四皇子先生已經是太子了,經過了認證的。
清朝是後金的延續,後金國主努爾哈赤建立的八旗議政制度,實際上還逃不出遊牧政權的巢窠,他根據蒙古人“幼子繼承”傳統,準備將八旗中自己親領的三旗交給大妃阿巴亥的三個孩子,立其中一個為繼承人,這是子憑母貴。
但最終皇太極奪權成功,皇太極去世後,福臨在豪格與多爾袞兩強相爭的情況下,又因為“子憑母貴”而成為繼承人,但實際軍政大權在多爾袞手裡。而康熙被定為繼承人,是因為他得過天花,能免疫天花病毒,不會輕易在皇位上死去。
也就是說,在康熙傳位給雍正之前,清朝的皇位繼承人和繼承製度都沒有真正固定。而“秘密建儲”制度以能力作為繼承資格的考核標準,說起來也算是不錯。之前的“嫡長子繼承製”也是在儒家倫理觀制約下,皇家必做的妥協。但清朝的建立是小族以武力臨大國,建立的奴隸制國家,傳統的儒家勢力被踐踏傾軋,脊樑骨都被踏斷,也沒有什麼資格去非議他們的“主子”的是非。
以雍正皇帝為例,胤禛被“秘密建儲”之前,康熙是有立過太子的。但是,眾所周知,強勢皇帝和長壽皇帝的太子都不好當,偏偏康熙是一個既強勢又長壽的皇帝。作為嫡長子的胤礽自小便被立為太子,但十幾歲時因為看到康熙生病而沒有露出難受的表情,就在康熙心中留下了不孝的影子。
三十多歲被庶出的大哥告狀,引發了太子的第一次被廢,主要原因還是康熙怕太子分了自己的權柄。後來胤礽二立二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隨著康熙年紀越來越大,皇帝與太子之間,保皇派和太子黨之間不斷地互相猜忌,最終導致了胤礽被廢。
後來胤禛被選為太子,但是無人真正知曉皇帝意屬哪位皇子。即使皇帝老邁,大臣要提前投靠,沒有了太子這個名義,就無法在皇族內部聚攏起可以挑戰現在皇帝的勢力,這樣皇帝坐穩了皇位,太子不用遭受到皇帝的猜忌,大臣也不用提前站隊,這種制度確實有其優越性。
當“秘密建儲”制度建立的時候,除了已經被廢的前太子胤礽,還有皇三子、四子、八子、十四子擁有被立為太子的可能。但是因為沒有明天上的太子,也不需要太子整日留守首都不去辦事的必要了。
除了各皇子需要辦差以供皇帝考察外,太子本身也要辦差——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是太子,做事情依然是在競爭的狀態。這樣讓皇帝能夠透過皇子的實際工作情況,觀察考量他們的性情、能力、勢力等。如果對已立定的太子不滿意,還可以早作修正,這個比實際立了太子、然後再廢太子、之後再重新立個太子要方便得多。
嘉慶皇帝是在避暑山莊裡駕崩的,由於事發倉促,不在宮中,一時竟然沒有找到遺詔;然而道光皇帝本身是嫡長子,而清朝之前的皇帝確實一直都在努力立嫡長子作繼承人,加上嘉慶皇帝生前確實屬意道光,那麼道光不可能因為皇后的一封懿旨就能登上皇位的。
“秘密建儲”制度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最集權的封建王朝的繼承製度。它的根源更多的是來自遊牧民族“強者為尊”的觀點,剝離了儒家那層“溫情脈脈”的禮法外殼。
如果不是中國遇到了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這種繼承製度很可能繼續完善,成為封建統治者維護自身生命力的法寶,想想這樣的景象,真是讓人不寒而慄。
不走尋常路的清朝,以秘密建儲制選拔繼承人,它有何優劣?
秘密建儲制是古代封建王朝優越的繼承製度?它有何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