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愛取有
生死就能了
如果有愛取有
難免繼續在生死中輪迴
我們在過去生中造下很多業,通常情況下這些業都要招感生死果報。但從業力到償還生死果報,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貪愛,所謂“有愛則生,愛盡則亡”,“無明為父,貪愛為母”。
生死延續需要貪愛的力量,正如種子必須有水分灌溉,才能破土發芽、開花結果。有情過去造作的業力,必須有貪愛的力量才能使其招感生死果報。反之,如果透過修行斷除貪愛和無明之後,即使造作了很多業力,但沒有貪愛的力量,也難以招感生死輪迴的果報。
佛陀在世時,有很多佛弟子聽佛說法之後,當下就證得阿羅漢果。雖然他們過去也造了許多生死業緣,但這些業在證果之後就無法產生作用了。
眾生因為貪愛的力量,就會滋潤生死。因為貪愛進一步的強化就是執著,而執著的實質就是取。對所愛產生的強烈執著,就是取的表現,從而使眾生沉溺於生死輪迴不能自拔。
取包括欲取、見取、我與取等。欲取,即對物慾的強烈執著。見取,即執著自己的觀點和認識。我與取,即執著自我。由於取的力量,使我們對五欲塵勞的貪著很深,好像被繩子捆在一起,想分也分不開,分開就覺得難受。
有情未來生死苦果的現前要靠“有”。“有”指的是業有,愛、取兩種心理狀態能產生相應的行為,對貪愛的境界想方設法地佔有。佔有的過程,就是業力形成的過程。由愛取而造業,形成未來生死輪迴中的推動力,這就是“有”。
所以愛、取、有三支是生死流轉的關鍵所在。無明、行等是過去世能造的因;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的果;愛、取、有三支是現在的因。未來生死苦果的關鍵在於現在的愛取有。
所以,能不能了生死不要問別人,問自己有沒有愛取有。如果沒有愛取有的存在,生死就能了。如果有愛取有,難免繼續在生死中輪迴。
—— 摘自《真理與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