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背景
被討厭的勇氣是由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根據心理學家阿德勒的思想進行整理著作。小時候阿德勒個子小、駝背,學習成績也不好,矮窮醜佔了兩樣,長輩經常拿他跟高富帥哥哥相比,讓他自慚形穢。
再加上他三歲時弟弟去世,自己兩次被車撞,五歲時得肺炎差點死去,人生之路頗多坎坷。好在他最終找到了獨特的人生意義,成為了一名心理學大家,是戰勝自卑、逆襲成功的人生典範。
二.故事載體
禪師是精修多年阿德米勒心理學的“哲人”,知識淵博,閱歷豐富,充滿了對人生的領悟和洞見。青年內向、敏感、自卑。
本書的故事是一個煩惱不已的青年與哲人對話,透過案例樸實平直展示,將原本高深難得的心理學和哲學問題結合貼近生活的例子並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娓娓道來,令讀者水到渠成地融入其中。閱讀時會感受到“如師在側、如友在臨”的體驗。
三.阿德勒的貢獻
他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競爭和完美的願望,並認為每個人都有一種奮力拼搏、追求優越以適應環境,從而達到自我完善的能力。阿德勒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
此外,他的主張擺脫三個束縛
1)來自過去的束縛。很多心理學家都相信人是過去、尤其是童年經歷的產物。這些經歷變成了潛意識,決定著我們的人生。可阿德勒卻說:重要的不是過去,而是你怎麼看待過去,而我們對過去的看法,是可以改變的。所謂的心理症狀,並不是過去經歷的產物,而是為現在的“目的”服務。比如,和異性談話會臉紅,這是典型的社交焦慮。但他覺得探討這個症狀沒有意義,探討這個症狀的功能——終於可以讓你死宅到底。
2)人際關係的束縛。很多心理困擾都來自社會和他人的期待和評價,正是這種評價體系造成了人的驕傲和自卑。而人們又經常借“愛”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實。在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際關係大概是“我愛你,但與你無關”。他認為每個人的課題都是分離又獨特的。我怎麼愛你,這是我的課題,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愛,這是你的課題。每個人都守自己的本分,過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間就沒那麼多糾結和煩惱。
3)來自未來的束縛。很多人目標遠大,覺得只有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人生才真的開始,現在的生活還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當我們這麼想的時候,我們就把現在貶低成了實現未來的工具。但現在卻是我們唯一真正經歷和擁有的。這才是生活的真諦。
四.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決定
故事的開始,哲人主張“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青年認為假若這種命題中含有幾分真理,那也是對孩子的世界而言。孩子的世界沒有勞動或納稅之類的現實義務,他們每天都在父母或社會的呵護下自由自在地生活,未來充滿無限的希望,自己也似乎無所不能。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世界便逐漸露出真面目。人們不得不接受“我只不過如此”之類的現實,原以為等候在人生路上的一切“可能”都會變成“不可能”。而且會被複雜的人際關係所困擾,被諸多的責任所牽絆。幸福的浪漫主義季節轉瞬即逝,殘酷的現實主義時代終將到來。
哲人則認為:人並不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裡。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於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與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就像井水的溫度是恆定的,是不可否定的事實,但夏天喝時感覺涼爽,冬天喝時感覺溫潤。"如何看待"這一主觀是全部,並且我們無法擺脫自己的主觀。
現實,你眼中的世界呈現出複雜怪異的一片混沌。但是,如果你自身發生了變化,世界就會恢復其簡單姿態。因為,問題不在於世界如何,而在於你自己怎樣。
也許你是在透過墨鏡看世界,你看到的世界理所當然就會變暗。如果真是如此,你需要做的是摘掉墨鏡,而不是感嘆世界的黑暗。
摘掉墨鏡之後看到的世界也許會太過耀眼,而使你禁不住閉上眼睛。或許你又會想念墨鏡。即便如此,你依然能夠摘掉墨鏡嗎?你能正視這個世界嗎?你有這種“勇氣”嗎?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