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歐洲東部,有一個地處羅馬尼亞和烏克蘭之間的小國,名叫摩爾多瓦。
這個小國的面積只有三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的海南省。
可在這樣一個歐洲內陸小國,卻有著一個長著白人面孔、能說漢語、人口多達八百的“中國村”。
這個“中國村”,又叫“青石村”,而“青石”二字,正是為了紀念它的開創者——張青山。
張青山出生於清朝末年,在那個戰爭動盪的年代,年幼的他流落街頭,被壞人欺騙賣往異國他鄉。
但我命由我不由天,在張青山的努力之下,他最終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傳奇。
清朝末年,中國的發展遠遠落後於西方,自鴉片戰爭以來,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從此國家四分五裂,群眾民不聊生。
大街上到處可以看到衣著破爛、四處乞討的流浪漢,和光鮮靚麗、談笑風生的外國士兵形成了強烈對比。
張青山出生在長城腳下的一個小山村,雖說家庭不富裕,但保證溫飽還是綽綽有餘。
從小在父母寵愛下長大的張青山,十分的聰明伶俐,和父親一起上山下田,和母親一起讀書識字,度過了一個很美好的童年。
可就在他十歲那年,意外發生了。
命運沒有一直眷顧這位少年,剛剛年滿十歲的張青山,父母慘遭意外,不幸雙雙離世。
原本在父母的庇護下無憂無慮成長的少年,一夜之間成為了孤兒,這樣的變故讓年幼的張青山手足無措,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辦。
雖然前途渺茫,但生活仍在繼續,樂觀的張青山沒有陷入悲傷無法自拔,他擦乾淚水,發誓一定要好好活著,讓父母的在天之靈能得到慰藉。
父母剛離世時,張青山在鄰居的幫助下還能有口熱飯吃,可是戰爭無情,這種樂觀的局面並沒有持續太久。
那個年代,食物匱乏,生存條件極其嚴峻,很多人都因為吃不飽穿不暖而活生生喪失了性命。
十來歲的張青山正好是食慾旺盛的年紀,周圍的人並沒有能力、也沒有義務撫養這個小少年太久,而且因為年齡小,沒有賺錢養活自己的本領,最後他只能流落街頭,以乞討為生。
社會動盪不安,生活水平低下,以乞討過活的張青山經常是有上頓沒下頓。
就這樣漂泊了兩年的張青山,這天突然碰到兩個衣著華麗的外國士兵,用蹩腳的漢語和手勢跟他對話,還拿出了兩枚張青山已經很久沒有摸過的銅錢。
這時,張青山立刻來了精神。
那時北方的大街小巷,經常能見到很多高鼻樑藍眼睛的外國士兵,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
起初,好幾天沒吃上一口飯的張青山,已經餓得渾身無力了,一點都不想搭理這兩個奇怪的外國人。
外國士兵見張青山興致缺缺,趕忙從兜裡拿出了兩枚銅錢,這可正是張青山最需要的東西了!
他一骨碌爬起身,用力地比劃著手勢,想要搞懂這兩個外國士兵到底在說什麼,三個人費勁地對話了半天,張青山終於知道原來這兩個人是迷路了,他們要找自己的大部隊。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張青山收了人的錢,只能帶著他們去尋找部隊。
經過一番打聽,張青山知道跟他們穿著差不多制服的軍隊,往北邊出了城,他打算送這兩位士兵出城門,就可以去飽餐一頓了。
可就在他剛帶著兩個外國士兵出城,就被人用毛巾捂住口鼻,失去了意識。
原來這兩個外國士兵並不是真心來找張青山問路,他們在城裡已經觀察張青山一段時間了。
這個十來歲的邋遢少年,沒有父母,沒有同伴,總是孤身一人,還是個四肢健全、神志清晰的男娃娃,這種男娃娃,賣給人販子正好能得個最高的價錢。
這個人販子不是一般的人販子,而是專門從事奴隸買賣的國際人販子,可憐年幼的張青山,雖然收了兩個銅板,卻也是盡心盡力為別人帶路,卻不想一覺醒來,已身處異國他鄉。
他被賣到了歐洲東部的小國摩爾多瓦,成為了一個農場主的奴隸。
農場歲月
此時的張青山還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裡,只知道身邊的人都是金黃的頭髮、深邃的眼睛、高聳的鼻樑,講著自己完全聽不懂的話,吃的穿的用的,完全都超過了年幼的張青山的認知範圍。
他只能跟著別人的手勢,別人讓他去做什麼他就去做什麼。
好在張青山從小就勤奮,而且長達兩年的乞討生活,讓這個十二歲的小男孩比同等年紀的孩子更加敏感。
雖然完全陌生的環境讓他十分恐慌,而且語言不通也讓他感到孤獨,但想到不用再流落街頭以乞討為生,張青山還是非常努力的適應著突如其來的變化。
在農場做了一段時間的農活之後,張青山慢慢對自己的處境有了一些認識。
他所在的地方,是一個叫摩爾多瓦的國家,他當初碰到的兩個外國士兵,是把他高價賣給了人販子,然後他被人販子當做奴隸賣給了現在的農場的主人。
因為張青山年紀還小,而且和白種人比起來,他的個頭要小許多,所以主人一般都讓他做一些輕巧的活。
雖然是奴隸,沒有人身自由,沒有平等的權利,但對於十二歲的張青山來說,這裡住的舒適,每頓飯都能吃飽,比起流落街頭,張青山在這裡的日子要愜意許多。
聰明的張青山很快便適應了農場的生活,他手腳麻利,十分勤快,而且樂於助人,所以主人和同伴們都對他印象很好。
對於這個黃面板的小男孩,農場的人們都十分同情他,因為在當時,被賣做奴隸的人要麼就是被拐賣,要麼就是家裡太貧窮。
而張青山的亞洲人面孔,和周圍的白種人格格不入,因此大家心裡都知道,這個小男孩可能是被國際販子販賣過來的,他的父母可能在家著急的尋找著他。
可想要贖回賣身契然後回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亞洲,對於這個十二歲的小男孩來說簡直難於上青天。
張青山自來到這個農場,就只顧著早點完成每天該做的事情,然後和身邊的人交流,想要慢慢掌握新的語言。
在他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主人給張青山發了第一筆工資,雖然奴隸的人身隸屬於主人,但在當時的歐洲,奴隸主是需要給予奴隸一定的酬勞的。
第一次拿到工資的張青山有些不知所措,他本來以為有地方住,有口熱飯吃,就已經是最好的待遇了,沒想到還能賺錢,而且有年長的同伴告訴他,只要賺到了足夠的錢,他就可以從主人的手上買回自己賣身契,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本來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心態的張青山,這時開始有了自己的目標。
他特意向主人詢問了贖回賣身契需要多少錢,然後計劃著自己每個月的工資該如何支配,他想早日成為自由身,早日存到足夠的錢,然後回到自己的祖國。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張青山在主人家勤勤懇懇的工作了六個年頭,終於在他十八歲的那一年,拿著厚厚的一沓積蓄,在主人的手中贖回了自己的賣身契。
隨著這些年的成長,張青山已經能夠說一口非常流利的英語,和外國人打交道也十分的老練,宛如一個本地人。
身在異國,心在故鄉。張青山一分一秒都不曾忘記自己的祖國,不曾忘記自己早逝的父母。
他在人前說英語,一個人獨處時卻總是用中文自己跟自己對話,為的就是不要忘記自己是一箇中國人。
在擺脫奴隸的身份之後,張青山開始規劃自己的下一步該如何走。
收穫幸福
贖回了賣身契的張青山,並沒有馬上就離開他所工作的農場。
一是他所有的積蓄都用在了重獲自由上,他還需要穩定的收入來保障自己的日常生活;二是此刻張青山還沒有想好,自己到底是要立刻回國,還是在這個待了六年的異國他鄉繼續謀生。
有了更多選擇的張青山,不再只為了農活而操勞,每天忙完了該做的事情,張青山便會去村子的周圍閒逛,順便看看有沒有適合的、待遇更好的新出路。
很快他便發現,這裡的人們十分喜歡手工製品,特別是各種陶瓷陶罐,利潤高,銷路好。
張青山在農場又努力工作了幾個月,便換了一個工資更高的新農場。
與此同時,他也在不斷練習製作陶瓷器具。可能因為中國人血脈裡天生的心靈手巧,張青山很快便掌握了這項技能,而且還學會了製作各種花紋的手工編制毛毯。
在積攢了足夠的錢之後,張青山便辭去了工作,自己做起了小買賣。
他製作的形色各異的陶罐,還有中國風的毛毯,受到了許多當地人的喜愛,再加上爽朗的性格,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名氣也越來越旺。
此時的張青山,再也不是那個流落街頭的十歲男孩。
隨著張青山的事業和聲望越來越好,周圍的人都開始給這個黃金單身漢介紹物件。
雖然黃種人在當時的歐洲社會地位不高,但在摩爾多瓦民風樸實的小鄉村,人們更看中一個人的人品和能力,而不是他的膚色。
張青山亞洲北方人的基因,再加長期高蛋白的飲食,讓他的個頭並不比歐洲人矮小,因此事業有成的他頓時成了一塊十分搶手的香餑餑。
在朋友的介紹之下,他認識了一些白人姑娘,而終於在眾人的熱情撮合之下,張青山找到了命中註定的女孩。
這個白人女孩相貌出眾,溫柔可人,而且家境殷實,她被張青山幽默開朗的性格吸引,在深入瞭解知曉了張青山坎坷的身世之後,不僅沒有嫌棄他以往的奴隸身份,而且更加堅信張青山是一個值得託付一生的、有責任心的男人。
他們瞧不起張青山,認為他配不上自己的女兒,但在二人的共同的努力之下,女孩的父母最終接納了張青山,而張青山也沒有讓他們失望,給他們帶來了許多專屬於東方人的浪漫。
張青山和這位白人女子結婚之後,雖然內心深處依舊心繫著故土,但家庭的責任讓他必須留在摩爾多瓦。
他們成婚之後不久,白人姑娘便有了身孕,這讓張青山心中的責任感更加強烈了,一個曾經流落街頭的小男孩,發誓要讓自己的異國家庭更加幸福。
白人姑娘將家裡的一切都操持得井井有條,因此張青山可以更加專心的將自己的事業開展起來。
他把原本只有陶瓷陶罐和手工編制物的小店,改造成了一個既能購物,又有中國飲食的多元文化店。當時的歐洲飲食,在風味上遠遠比不上中餐的多滋多味。
果不其然,張青山的中華美食店得到了一致的好評,甚至有人迷上了中餐,每天都必須來吃上一頓,張青山也因此有了更多的積蓄。
看到對中式飲食讚不絕口的歐洲人,張青山的內心湧上一股濃濃的自豪,他也開始規劃著如何讓中華文化被更多人認可和喜愛。
雖然張青山父母逝世的早,可他從小在民風樸實的北方鄉村長大,對家鄉的熱愛和生來便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可感,讓這個即使十二歲便被賣到了摩爾多瓦的少年,骨子裡的對中華大地的嚮往和熱愛從未被沖淡。
當張青山還在農場做苦力活的時候,他便每天都用中文和自己對話,用中文寫日記做筆記,為的就是不忘根、不忘本。
在跟白人姑娘交往的時候,他便經常跟她講述小時候的故事,還會教她一兩句簡單的中文。
在張青山和白人姑娘的戀情遭到了女方父母的阻撓時,正是張青山不氣餒、不惱怒,對長輩謙遜有禮、對女友愛護有加的紳士品格,成為了打動女方父母的關鍵。
當他知道妻子懷孕,自己即將成為一個父親時,他便知道必須要讓自己的後代,瞭解他們的祖先到底來自哪裡。
張青山開始默默地規劃著,創造一個獨屬於自己的小家庭的文化手冊。
他從胎教時期就跟孩子講起了中文,也帶著妻子學習瞭解中華文化,好在貼心的妻子並不牴觸,反而十分支援丈夫的行動。
她也希望孩子們瞭解自己的父親,一個和身邊人不一樣面孔的黃種人父親。
他制定了一份家規,在家裡,大家都需要用中文來進行交流,家中大部分的裝飾都採用了中式風格,每到中華傳統節日的時候,都需要舉辦宴會來慶祝。
他的妻子為他生育了七個孩子,而這七個孩子,都同時掌握了英語和中文。
在張青山的努力之下,他的後代們都對中華文化有著深深的認可,他的後人們在教育下一代時,都將張青山制定的家規貫徹執行到底。
因此雖然他的後代們大部分都已經是純正的白種人,卻都能夠說中文,而且都知道自己的祖先來自遙遠的東方國度。
張青山在自己的小家庭播種中華文化的同時,也把自己的美食店打造成了當地一個特殊的地標,一個有著濃厚的東方文化氛圍、美味的東方美食、繁複多樣的東方手工製品的集合地。
要知道在那個人種歧視較為嚴重的時代,一個黃種人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很不容易的。
他不僅破解了許多人對東方古國的偏見,而且吸引了很多人關注中華文化。
直到1968年張青山離世,他也未曾有機會回到祖國的懷抱,但正是對祖國家鄉的思念,化成了他努力傳播中華文化的動力。
結語
一個人對文化的認可是發自內心的,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深深的根植於每一個炎黃子孫心中。
在戰爭年代,許多被迫無奈流亡異國他鄉的華人,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展示了中國人民謙遜包容的良好品格。
“中國村”不同於現在許多歐美國家都有的“唐人街”,由定居國外的華僑聚居而成。
“中國村”的人們都是白人面孔,卻都能說中文,尊崇中華民族風俗,慶祝中華傳統節日,這些都是張青山付出一生努力的成就。
一個流落街頭的十歲少年,經歷一番坎坷,在異國他鄉開闢了不一樣的人生。
這其中有愛國的信念,有堅韌的意志,有吃苦耐勞的實幹精神……時代的發展給了我們很好的條件,只要自強不息,我們也能創造更好的屬於自己的未來。
來源:阿衿先生
宣告: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聯絡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