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當面忤逆天子的諸侯
親弟弟收拾了,雖然也有說叔段人還活著,但跟死了沒什麼區別。鄭國君臣上下高度一致,開始了爭霸諸侯的國家戰略。這頭一件事就是跟周天子吵架。
雖說春秋時期,周天子已沒什麼權威可言,可好歹仍是天下共主,各個諸侯雖然私底下把天子當擺設,但明面上畢竟不敢忤逆天子。
進入東周,天子的日子不好過
而莊公偏偏不喜歡按套路出牌,做事又雷厲風行,做周王的卿士時與死氣沉沉的周王室格格不入。周平王不喜歡他,便將王室政務分出一些給虢公處理。
莊公不幹了:我老鄭家當初出兵又出錢,連我爺爺的命都搭給了你王室,現在過河拆橋,給你當管家你還不樂意了。
這話心裡想想也就算了,偏偏莊公要講給周王聽。
周王心虛啊,這鄭國的確對王室貢獻多多,得罪不起,就撒了個謊:哪有的事,別聽那些謠言,愛卿要是不信,咱倆互換人質,我兒子住你家,你兒子住我家。
這事搞得周天子很沒面子
於是,周鄭交質。莊公也就成了古今第一個當面忤逆天子的諸侯。
堂堂周天子,竟落得個跟諸侯交換人質的地步,這日子過得也是太沒譜了,你不換能咋滴?確實不能把你天子咋滴,但後面的事你周平王要是還活著就知道能不能咋滴了。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駕崩了。在鄭國做人質的王子狐回成周繼位,是為周桓王。
估計小夥子在鄭國不受待見,對鄭國滿肚子牢騷,所以一繼位就給鄭國來個下馬威:準備著把周王室的政務全部交給虢公處理(完成他爹當年未能完成的“壯舉”)。
“我爹慫,不敢得罪你姬寤生,寡人不慫啊,這就撤了你的職。”
“你他孃的玩真的啊,那咱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罵完,莊公就讓祭仲帶兵把周王在溫地的麥子給收了,“孫子誒,餓不死你。”
當年給老子上貢,如今搶老子口糧,窩囊
這叫什麼事啊。堂堂周王室跟諸侯之間玩得跟潑婦罵街似得,也不怕旁人笑話。
事實上罵街算什麼,接下來就得動手了。沒錯,是對周天子動手,當然,是周天子先動的手。
春秋不是流行尊王攘夷嗎?咋還動手了呢?
尊王攘夷那是齊桓公,不是鄭莊公,咱這位莊公可是連親孃都敢打的主。
這堂叔侄倆是咋打起來的?咱放一邊,先來看看鄭莊公憑什麼敢跟天子動手的。
敵友分明
春秋前期,各諸侯國之間實力較為均衡,即使是較大的齊國也不能說具備稱霸中原的絕對實力。原本衛、宋、陳、蔡、魯等國實力相近,所以也就相安無事,幾無爭端。
此圖不精確,但春秋初期,鄭國周邊的形勢大致就是這樣的
但隨著鄭國的崛起,處於鄭國周邊的這些國家心中開始不安,偏偏鄭國正好與上述五國中的四個國家都相鄰,加上鄭莊公不好惹的性格,這個朋友圈就此亂了起來。
宋國是殷商後裔,子姓,公爵。由於商紂王的兒子武庚這傢伙到了周朝還不老實,跟著管叔、蔡叔一起造反,結果被周公滅了。但周公厚道啊,不忍盡滅殷民,就又封了商紂王的兄弟微子做宋國國君。所以宋國跟鄭國、衛國不是親戚。
陳國是虞舜後代的封國,媯姓,侯爵,這個國家到了春秋就是一個亂,亂到最後純粹成了打醬油的,還被楚國滅了不知道多少次。
蔡國就是當初造反的蔡叔的封國,蔡叔造反失敗後被流放,他的兒子繼續做蔡國國君。這蔡國與鄭、衛一樣,也是周天子的親戚。
魯國是周公的兒子伯禽的封國,雖然也只是侯爵,但因為周公對周朝的特殊貢獻,地位明顯高於其他諸侯國,是諸侯中唯一可以在太廟演奏八佾(讀易)之舞的國家,這與周天子是同等的規格。
這幾個鄭國的周邊大國都身份顯赫,在諸侯中有較高的聲望。如果打起來真不知道會把中原搞成什麼樣。
衛國第一個跳出來跟鄭國打了一仗,雙方就此收不住手。莊公是個有遠見的人,知道要在強鄰環伺的中原立於不敗之地需要強有力的盟友。他首先想到了齊國。
為什麼選擇齊國呢?齊國在當時已經算是一個大國了,會看得上你鄭國?
利益需求永遠是結盟的首要因素,齊國自有需要你鄭國的時候。
同樣是吃煎餅的,齊國和魯國的差距為何如此之大
齊國位於山東中東北部,與魯國相鄰,但已經在鄭、宋、衛、魯、陳、蔡這個亂哄哄的圈子之外了。當時的齊國國君齊僖公也是個雄主,不會安於現狀,齊國需要先在山東確立絕對霸主地位,忙著收拾周邊的小國,偶爾敲打敲打鄰居魯國。所以齊國需要一個盟友在中原攪局,讓宋、衛等國無暇東顧。
鄭國是最合適不過的了。鄭國與齊國之間沒有共同的鄰國,幾十年內都不會有領土爭端,先聯手幹它幾票十分合適。還有一點,就是齊、鄭兩國結過盟,有過愉快的合作,對對方比較滿意。這是很重要的。
就在周平王崩的這一年冬天,齊國和鄭國在石門結盟。
第二年,衛國發生了一件大事,衛桓公被他弟弟州籲殺了。這算什麼大事,春秋時期被臣下所殺的國君還少嗎?確實不少,就是從衛桓公開始的,以前還真沒有。
州籲這一弒君,衍生出大義滅親這一成語
這鄭國是弟弟造反被當國君哥哥滿世界追著打,這衛國則相反,庶出的弟弟殺了當國君的哥哥。這以後衛國公室的荒唐事還多著呢,許多亂七八糟的先例都是從衛國開始的。
州籲殺了國君之後怕國人不服,想提高自己的威望。怎麼提高?先君不是打鄭國沒佔到便宜嘛,我繼續打,等我打贏了不就證明我比先君強嗎。
可是光憑衛國那“十幾個人、七八條槍”怎麼打得贏,衛國也想到了找盟友。
如果說州籲是胡司令,那麼石厚就是刁德一了
正好,宋國與鄭國之間也有矛盾。當初宋穆公死前沒有傳位自己的兒子公子馮,而是傳給了弟弟宋殤公(到了春秋時期,宋國還偶爾搞搞兄終弟及這套)。
宋殤公繼位,公子馮就逃到了鄭國,鄭國也接納了他。莊公可不是省油的燈,接納公子馮有自己的如意算盤:把公子馮送回宋國,趕宋殤公下臺(人家都父死子繼了,你搞得哪門子兄終弟及,讓我寤生來給你們糾正糾正),公子馮繼位後必然對鄭國感恩戴德,以後在中原爭霸也好有個大國做幫手。
而宋殤公這邊,雖說從哥哥手裡受讓了政權,但對這大侄子卻不放心啊,怕他哪天回來端了自己。偏偏鄭國這個強鄰搞事情,收了公子馮,這存心搞事情。
州籲看準這一點,就找到了宋國。
“子兄,小弟給您道喜了。”
“何喜之有?”
“宋乃殷商之後,宋公就是全世界殷商後裔的老大,除了中國大陸幾百萬殷民,還有朝鮮國,聽說跨過白令海峽的美洲還有你們的親戚,您的地盤可比天子還大啊。”
宋國有境外勢力親戚
“瞎扯什麼,無事不登三寶殿,你小子殺了你哥,開了弒君的先例,夠能耐啊。”
“小弟也是迫不得已,不提這茬了,聽說寤生這不孝子要送你侄子回國繼位,是真的不?”
“真真假假誰說得清,再說這關你屁事。”
“原本確實不關我事,但這寤生欺人太甚,打兄弟關老孃不說,還管你們家這事,兄弟我看不下去,想聯合大哥維護世界和平,叫那小子別太猖狂。”
“鄭國與你無冤無仇,上次為了叔段他兒子那事,你們就先動了手,結果被人家鄭國吊打,這會兒傷疤還沒長好吧,就忘了疼了?”
“鄭國忤逆周天子,人人得而誅之,要不是實力不濟打不過,我老早自己打過去了,所以才來朝見子兄,只要宋、衛聯手,陳、蔡兩國也願意入夥幫忙,四國聯手還打不過他鄭國?怎麼樣,這一票幹不幹?”
宋殤公心一癢:這四打一穩賺不賠的買賣幹嘛不幹,不行,我得裝得義憤填膺一點。遂按劍而起:“鄭國欺凌天子,是可忍孰不可忍,不縠雖國小兵弱,願替天行道,重振周室。”
欲知莊公如何對付四國聯軍,敬請關注下期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