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2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打進了北京城,放火劫毀了有著“萬園之園”美譽的圓明園後。晚清的咸豐皇帝,終於放開了清朝以來的種種限制,晚清的有識之士立刻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
那麼洋務運動又給中國帶來了哪些貢獻呢?本文僅從軍事層面簡要介紹一下。
洋務運動給中國帶來的軍事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
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建立了大量的近代軍事工業。
如漢陽鐵廠,建成時是亞洲最大的鋼鐵企業,規模巨大,裝置先進,“漢陽造”更是享譽全國。
安慶內軍械所,中國近代軍事工業的開端,中國第一個近代兵工廠。
江南製造總局,在漢陽鐵廠建成前是東亞規模最大的兵工廠,擁有整整16個分廠,不僅能製造槍炮,炸彈,水雷,還能製造機器和船隻。
馬尾造船廠,與馬尾船政學堂一同誕生的。在法國人的幫助下,歷時8年,終於於1874年建成了這一座以造船為中心的大型機器工廠,在當時,可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造船廠!福建水師的許多軍艦都是出自於它的手筆。
除去上面四個標誌性的大工廠,值得一提的還有位於南京的金陵機器製造局,天津機器製造局,山東機器局,還有為左宗棠收復新疆做出巨大貢獻的蘭州機器製造局。
其二,建立了三大新式海軍。
清廷的海軍早在鴉片戰爭中就被英國海軍所覆滅。之後,道光皇帝一蹶不振,海防陷入了“有海無防”的尷尬境地。到了咸豐皇帝上臺,又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根本沒有餘力建設海軍。
直到太平天國運動被清廷鎮壓下去後,洋務派的左宗棠才開始籌建海軍,但很快左宗棠前往西北,去收復新疆,於是這“重擔”就落到了沈葆禎的頭上。
沈葆禎不負眾望,建成了中國第1支近代海軍——福建水師。這支水師在1874年日本侵臺作出了不小的貢獻,但由於清廷的腐敗無能,日本還是撈到了50萬兩所謂的“軍費支出補償”。
但也因為此事,清廷下了“大力氣”建設海軍,先後建設了北洋水師和南洋水師。由於北洋水師要拱衛京師,所以清廷把資金重點投入到北海水師。
1888年,北洋水師正式成軍時,旗下有“八大遠”。其中的“鎮遠”和“定遠”兩艘7000噸級鐵甲艦,放在今天地位相當於航空母艦!
當時北洋水師擁有艦艇40多艘,規模在當時可謂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
其三,建立了新式陸軍。原本清朝軍隊是拿的大刀長矛,裝備最好的也是拿著落後的抬槍和鳥槍。但從兩次鴉片戰爭中領教了洋槍洋炮的厲害後,洋務派們決定也“鳥槍換炮”。
軍隊開始大量普及洋槍洋炮,弓箭長矛乃至於鳥槍的舊式武器被逐步淘汰。到清末時,部隊槍支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八成。
另外,訓練士兵也不再用古代的練兵方法,而是僱用了大量的外國軍事顧問,用西方式的操典來訓練士兵。
由於擔心這些洋顧問們會“把持”軍隊。清廷決定“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自力更生”創立學堂培養自己的軍事人才,另一方面派遣留學生到西洋各國學習軍事。因此,實際上也培養了大批的軍事人才。
洋務運動給中國軍事帶來的,不僅僅是軍隊武器從大刀長矛改用洋槍洋炮那麼簡單,它還帶來了許多“配套產品”,影響十分深遠,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