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偉大作家曹雪芹在他的名著《紅樓夢》描寫太虛幻境的一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這副對聯的意思是:如果把虛假的東西當作真實的東西來看的話,那麼虛假的東西就是真實的東西,而真實的東西卻成為虛假的東西。同理,把不存在的東西當成是存在的東西時,那麼存在的東西卻成了不存在的東西。
宋高宗趙構(1107年-1187年),字德基,是宋朝第十位皇帝(1127年-1162年在位),也是南宋的開國皇帝,在位三十六年,靖康恥裡的徽欽二帝是他爹和他哥,這兩位被金國掠走之後,天下無主,當時還是康王的趙構,跑到南京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稱帝,建立了南宋。
作為皇帝,遇到事情,不管這件事的真假,趙構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打好自己的小算盤,至於這件事的真假關乎其他人的性命,對趙構來說,是無所謂的,其他人的性命就是螻蟻之命。所以,把曹雪芹的這幅對聯用在宋高宗趙構身上,我看還是很貼切的,下面有兩個案例,一個以假為真,一個以真為假,都可以揭露宋高宗趙構極度自私自利,都可以得出我的這個結論。
一個是著名的“莫須有”:著名的抗金名將岳飛率領岳家軍揮師北伐,經過苦戰,先後收復了鄭州、洛陽等廣大等地,又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主力,趁勢進軍朱仙鎮,北伐形勢一片大好。金兵哀嘆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興奮地對部屬說:“直抵黃龍府,當與諸君痛飲耳!”
但是在朝廷上,宋高宗趙構、奸臣秦檜卻為了一己私利,刻意求和,1140年7月,宋高宗趙構以十二道“金字令牌”下令退兵,岳飛在無奈之下被迫班師回朝。岳飛悲憤地說:“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被捕入獄。已賦閒在家的另一位抗金名將韓世忠聽說這事,去質問秦檜,秦檜回答說:“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忿然問道:“相公,‘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1142年1月,三十九歲的岳飛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一同被殺害。岳飛的供狀上只留下八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飛以“靖康恥”為己任,精忠報國,忠心耿耿,何來謀反之說?宋高宗趙構、秦檜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莫須有”。莫須有就是或許有的意思,以“莫須有”的罪名誅殺功勳卓著的名將岳飛,也就是趙構、秦檜能幹出來的吧。
岳飛的這個事例很明顯地說明,宋高宗趙構是特意的以假作真,為了自己的私利,自毀長城。
只不過,假的東西可以欺騙一時,但是騙不了一世。宋高宗趙構的兒子宋孝宗繼位後,將岳飛的冤假錯案徹底平反,追諡岳飛為“武穆”,追封為鄂王。這無疑是給了趙構一記響亮的耳光。
岳飛莫須有這件事是宋高宗趙構特意的以假作真,那麼趙構有沒有做過以真作假的事呢?還真有,另一個著名的柔福帝姬的事例,說明宋高宗趙構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即使是真的也要說成假的。
宋徽宗趙佶有三十四個女兒, 一般來說,皇帝的女兒被稱為公主。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宋徽宗採納蔡京的建議,仿照周代的"王姬"稱號,宣佈將"公主"稱為"帝姬"。這樣,宋徽宗把第二十位女兒封為柔福帝姬。
柔福帝姬小名環環,本名趙多富,又名趙嬛嬛,生母是王貴妃。作為皇帝的愛女,柔福帝姬天生麗質,貌美如花,在她十六歲以前的人生是嬌貴幸福的。
宋徽宗趙佶非常有藝術細胞,書法繪畫,詩詞文賦,樣樣精通,善於騎馬、射箭,對奇花異石、飛禽走獸有著濃厚的興趣,就連蹴鞠,都是一把好手。但是政治上昏庸無道,任用奸臣蔡京等人,對內官逼民反,人民起義連連不斷。對外面對金國步步緊逼,宋徽宗趙佶束手無策,步步退讓。元代的脫脫在編撰《宋史》中的《徽宗紀》時,不由擲筆嘆曰:"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靖康二年,即公元一一二七年的三月,金軍攻破汴京,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兩宮后妃、皇子帝姬、宗室大臣數千人,都被俘虜後,連同教坊樂工、技藝工匠、以及掠奪的冠服、禮器、天文儀器、珍寶玩物、皇家藏書、天下州府地圖等一起押往金國。
十六歲的柔福帝姬尚未出嫁,也被驅趕上了北去的路途,後來終於抵達了金國都城上京(今黑龍江寧安縣西南)。
俗話說:寧做太平狗,不做難世人。即便你是貴為金枝玉葉的皇家帝姬,一旦在難世被敵人俘虜,那餘生的日子就暗無天日,比平民百姓還要遭受更多的欺辱和苦難了。
在北去的路上,柔福帝姬就多次遭受凌辱。到了上京之後,柔福帝姬先是以侍女身份服侍金太宗,不被寵幸,就被髮配到浣衣院,浣衣院也是金國官方的妓院,在裡面除從事苦役外,還需要常年服侍金國貴族。後來柔福帝姬又被金國宗室大將完顏宗賢看中,然而完顏宗賢也僅僅是把柔福帝姬看成洩慾的工具,不過他在厭倦柔福帝姬之後,選了一個叫徐還的男人,將柔福帝姬嫁了給他。
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十一月,擔任朝散郎、蘄州(今湖北蘄春)知州的甄採在圍剿土匪劉忠時,俘虜了一名女子,她自稱是王貴妃的小女兒柔福帝姬。甄採不敢怠慢,連忙透過韓世清向南宋朝廷報告這個訊息。
於是,趙構派心腹太監馮益、宗室女眷吳心兒前去驗視。太監馮益是趙構為康王時的內侍,在之前曾經在柔福生母王貴妃的宮中聽差,所以對柔福帝姬還有些印象。
馮益、吳心兒見到柔福帝姬後,感覺她的模樣與記憶中的柔福帝姬非常相似,馮益就詢問了一些宋宮的陳年舊事,柔福帝姬都能答上來。
吳心兒檢查柔福帝姬身體的時候,發現柔福帝姬有一雙大腳,這與以前精心纏裹過的纖足很不一樣,就問她這是怎麼回事?
柔福帝姬哭著說道:"金人驅逐如牛羊,曾赤腳步行萬里路,怎能保持原樣?"這二人聽完,也是垂淚不止。
於是,二人彙報趙構,這是真的柔福帝姬。建炎四年(1130年)八月,趙構派出了聲勢浩大的迎接隊伍,將這位妹妹迎進了行宮,柔福帝姬在見到趙構之時,竟能呼喚出趙構幼時的小名,二人一起訴說當年汴京宮內的一切事,絲毫沒有錯誤。趙構非常高興,將她封為福國長公主。
柔福帝姬還年輕,為了她的幸福,趙構親自選定了永州防禦史高世榮,作為柔福帝姬的駙馬,選擇吉日,下嫁完婚。趙構給了這個妹妹豐厚的嫁妝,總計錢一萬八千緡。在此後的十餘年間,趙構還賞賜給柔福帝姬大量的金銀財物。
靖康恥之中,趙構的生母韋氏作為金朝的俘虜,也被押解至上京浣衣院充作奴婢,遭到凌辱,後來被金宗室大臣完顏宗賢看中,納為小妾,並且生了二個孩子。也就是說韋氏和柔福帝姬都曾侍奉過完顏宗賢。
託名辛棄疾所著的《竊憤續錄》中記載:紹興年間,宋欽宗被拘押在上京的一個寺廟裡,有一天,他偶然看見韋氏和完顏宗賢走在一起,還有一個奴婢抱著一個三四歲的小孩,跟隨在後面。韋氏和那小孩都穿著胡服,孩子喊韋氏為阿母,這樣,宋欽宗就知道韋氏已成為完顏宗賢的小妾了”。
據金國人可恭編的《宋俘記》記載,韋氏曾入“浣衣院”。實際上,北宋的帝姬、王妃、皇妃、侍女等都曾受到金人的凌辱。
據《靖康稗史》記載:金國官方出了一個告示說:允許趙構的母親韋氏、妻子邢氏和姜氏從良,並且金人還說,韋氏已經再嫁給金國的首領完顏宗賢。
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年),金國在收了宋朝廷大片疆域和大筆金銀賠償、並且去掉了心腹之患岳飛之後,終於答應了兩家和議,金國皇帝金熙宗承認了南宋小朝廷的存在,在趙構的爭取之下,金熙宗同意放回趙構的生母韋氏、以及送還宋徽宗趙佶、鄭皇后等人的屍骨。
韋氏在金國生活了十六年後,宋高宗趙構花費巨大代價,終於將他母親贖回。韋氏返回南宋後,母子見面,抱頭痛哭,隨即韋氏被宋高宗封為太后。
在一次聊天中,韋太后聽趙構說柔福帝姬早已經回來了,韋太后大吃一驚,連忙說:“這不可能,這位柔福帝姬肯定是假冒的,我本人親眼看到柔福帝姬死在上京。”
趙構聽了很納悶,柔福帝姬的身份,經趙構本人及宮內老人辨認,貨真價實,確鑿無疑。
為什麼韋太后都沒有見過柔福帝姬,就確定柔福帝姬是假的呢?趙構很聰明,很快明白過來,他豈能不知道韋太后在金國的悲慘遭遇啊。
於是,趙構立即下令將柔福帝姬收監審查,大刑一伺候,柔福帝姬哪裡受得了這個罪,主審官如願以償地拿到了想要的口供,迅速把“真情”報告趙構:這個柔福帝姬乃是開封的女尼李靜善,李靜善是汴京(開封)人,汴京被攻破後,她被亂兵掠往北方。在路上碰巧遇到一個名叫張喜兒的宮女。這宮女曾在王貴妃宮中侍奉過,深知很多宮闈秘事,她還說李靜善相貌氣質酷似柔福帝姬。李靜善就對這個巧合十分動心,不但留心記憶了各種秘事,而且模仿張喜兒所說的公主形態,從此就以"柔福帝姬"自稱。
緊接著,一個名叫李楑的宦官,他剛從北方逃回來,自稱在五國城見過柔福帝姬,說她嫁給一名叫徐還的金軍將領,不久就死掉了,他親自埋葬的柔福帝姬。
口供有了,人證也有了,於是,可憐的柔福帝姬便被宋高宗趙構下令處決。
駙馬高世榮稀裡糊塗地和柔福帝姬同床共枕十二年後,柔福帝姬被認定為假公主,他也莫名其妙地成了假駙馬,被除去一切駙馬待遇,此事成了他一生的笑柄。當時的人譏諷道:"向來都尉,恰如彌勒降生時;此去人間,又到如來吃粥處。"
當初信誓旦旦,指認李靜善為柔福帝姬的大宦官馮益,因為辦差不力,居然錯認公主,被惱怒不已的高宗趙構發配昭州監管。在"假柔福"案發七年後,馮益老死在自己的家中。
緊接著趙構開始處理凡是瞭解韋氏底細的人,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宋朝詞人、大臣洪皓身陷金國十五年,他歸國後,一開始被宋高宗稱讚為“忠貫日月,志不忘君,雖蘇武不能過”的忠烈之臣,這時卻成了一個“造為不根之言,簧鼓眾聽,幾以動搖國是”的罪臣,被流放到嶺南,他的兩個助手張邵、朱弁也跟著遭殃,遭到秦檜的嚴厲打壓。
《廿二史劄記》記載:跟隨韋氏歸來的官員白諤,也因“有燮理乖謬語,刺配萬安軍”。
作為“奉迎扈從禮儀使”赴金與完顏宗賢有過接觸的王次翁,一開始,趙構擬誅之,因為王次翁與秦檜交好,是秦檜的狗頭軍師,在秦檜的力保之下,得以倖免。
這些人之所以獲罪,都是知道和韋太后在金國的醜聞有關。
韋太后現在貴為皇太后,肯定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曾經在五國城難以啟齒的娼妓生涯,殺人滅口也就在所不惜了。
可憐的柔福公主,成了宋高宗和韋太后掩蓋真相的第一個犧牲品。《隨園隨筆》稱“柔福實為公主,韋太后惡其言在虜事,故誅之”,以殺人滅口,死無對證。
其他官員在得到宋高宗和韋太后的修理之後,知道要想活命,只有把韋太后以前的醜事諱莫如深,隻字不敢再提。
韋太后畢竟在金國生活了十六年,其遭遇不可能不外傳。為了掩飾宮廷醜聞,宋高宗便在韋太后的年齡上做文章,將其虛增十歲。
關於韋太后被俘時的年齡,《開封府狀》記載:當時“喬貴妃四十二歲。韋賢妃三十八歲。”而按照《宋史·韋賢妃傳》推算,韋太后生於元豐三年(1080),靖康二年(1127)時已經四十八歲。兩份史料中,韋太后的年齡竟相差了十歲之多。
為了掩飾宮廷醜聞,宋高宗還煞有介事地從紹興十年(1140)開始,每逢韋太后“生辰、至、朔,皆遙行賀禮”(《宋史·韋賢妃傳》),並將典禮載入史冊,依此表明“韋太后北狩,年近五十,再嫁虜酋,寧有此理?虜酋舍少年帝姬,娶五旬老婦,亦寧出此”,強調韋太后年近五十,早已失去了生育能力。但是欲蓋彌彰,這是越看越像此地無銀三百兩啊。
而韋太后歸國後,不但絕口不提自己在金國的遭遇,反而叮囑宋高宗趙構“兩宮給使,宜令通用;不然,則有彼我之分,而佞人間言易以入也”。意思是說,我們母子之間要多聯絡,多通氣,不這樣,就會有你我之間的生分,就會容易讓小人惡語中傷,從中離間。韋太后這番話很奇怪,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光明正大的,怕什麼小人惡語中傷啊?這也恰恰印證了韋太后想掩蓋什麼。
為了保住生身母親的秘密,宋高宗趙構煞費苦心,不惜以真為假,錯殺柔福帝姬,嚴懲相關知情大臣,修改涉及史料,其用心可謂良苦。
只不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公道自在民間。宋高宗趙構假作真時真亦假,一個以假為真,一個以真為假,這兩個著名案例,到頭來,只是增加人們對他自私自利、昏庸無道的罵名。
所以說,遇到事情,不唯上,不唯書,不媚外,實事求是,這才是正確解決問題之道。好友們,您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