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943年,國立中山大學的徐家驥教授響應國民政府號召,為支援新疆教育事業而赴新疆學院任教。當時新疆省教育廳組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史地講演周活動”,請專家來做講演,內容隔日發表在《新疆日報》,本文即作者的演講詞。
本文從塔里木河流域(南疆)的地理環境入手,介紹了歷史上南疆,因處於中西方交通要道,文化、經濟、宗教等交流與融合不斷進行,尤其是漢代張騫鑿通“絲綢之路”後,南疆成為國際商業中心、絲綢業中心、宗教中心,盛極一時。另外,又從地理位置、資源稟賦和民族文化底蘊上,展望了南疆成為國際貿易中心、我國工業中心和文化中心的美好願望。
本文由“瀚海淘沙”獨家整理
整理不易,點個讚唄
塔里木河流域的過去與將來
塔里木河流域,天山在它的西北,崑崙山在它的西南與南面,阿爾泰山在他的東北。它是帕米爾及西藏兩高原斜坡中的平地,面積為465,000萬平方里,海拔3100~3700英尺,四周的雪山是在24,000尺以上。塔里木上游分為四支:一為喀什噶爾河,二為葉爾羌河,三為和田河,四為阿克蘇河。使天山以南,蔥嶺以東,崑崙山以北之水完全匯流其中,然後合流於羅布泊,全長凡1200裡。
羅布泊在中國古代叫蒲昌海,長凡240裡,寬凡42裡,中部深度為20英尺,生滿了蘆葦。在第三世紀時期是個內海,在第四世紀才變成湖,後來因為風沙的關係,到了公元6世紀時則幹成了90方里。
一、史前的塔里木
在1萬年前這465,000平方里的塔里木盆地四周的山並不高,自塔里木鄂畢河、南俄鹹海、多瑙河皆為大海。1萬年以來水逐漸乾涸,陸地逐漸高起成為一個雨量豐富的草原,(如今的)沙漠即是膏腴地帶,天氣和煦,印度洋的海風時常可以吹入。這片地方的居民皆是一種類似的蠻族,後來因為地層逐漸高起,以帕米爾為分界,居住在帕米爾以西的遂為雅利安語文的北歐族,逐漸向西遷移至歐洲。居住在帕米爾以東的為烏拉蒙古語文的蒙古族,則逐漸向東遷移,一部分向黃河流域前進,一部分則向長江流域前進,這就是中華民族。
在這個地方,歐洲學者認為塔里木河流域是雅利安民族的發源地,是錯誤的。我想有幾種證明證實它。第一是吾人古代對於崑崙已有深刻的印象;第二是黃帝曾被西通道至於崆峒;第三是周朝自稱西土人;第四是關於周穆王西遊的故事;第五是史記記載匈奴是夏商的後裔,由這些證明塔里木是烏拉蒙古支的居所,也就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了。
再由考古的證明,歐洲人斯坦因曾在甘肅發掘出來的陶器,其中有彩陶破片,經考察研究的結果,這個彩陶是由西方傳入的,在商朝已有輸入了,由此可知塔里木流域本為中華民族的老家了。
二、歷史時代之塔里木
在紀元前的新疆,中國歷史上是記得不詳的,所以我們只得參考西洋史以補充。我們知道亞歷山大在紀元前331年第3次才完全征服了波斯,於是遂漫遊於中亞西亞。他先自裡海濱至西土耳其斯坦,建立了HERAT城,復至撤烏和乾的大夏國,此後南行至印度,與印度王大戰至印度河上下,以後撤兵歸國。當時他想同化波斯,曾鼓勵通婚,他自己曾娶了大夏女子為後,又娶了波斯王次女為次後,復又娶了埃及王女為第三後。他的臣子蘇斯曾娶外族女子至80人之多,他的兵士有1萬人曾因與外族通婚而得獎的,因此外族遂逐漸被同化了。
但是領導波斯人反對他的人也有,就是居住在大夏的祆教徒,所以亞歷山大到了大夏的時候大殺祆教徒,使得祆教徒是由阿克蘇逃入塔里木流域。漢武帝時代所僱傭的魔術家就是這般人,後來到了唐代更繁盛。所以紀元後300年內,祆教徒在波斯已不常見了,而在塔里木流域則盛極一時。
後來亞歷山大死了,中亞希臘帝國次第覆亡,只有大夏尚存,以其他所發現之古錢考究,至紀元前177年尚有皇帝的名字,可知尚為獨立國。史事記載,世紀在即,由東來民族所滅,但究竟是什麼民族則不可靠,這一段史詩可以中國歷史補充之。按中國歷史的記載,在紀元前177年大夏國已為大月氏所滅,遂逐步經過塔里木流域而至罽賓(北印),這個時候在塔里木流域就是受希臘文化影響的時候,關於希臘文化影響塔里木河的情形,在《唐書》記載甚詳,始不贅述。
三、張騫通西域後之塔里木
漢武帝為聯合烏孫、月氏攻匈奴計,遂使張騫主烏孫,月氏國要求回到原處,以斷匈奴左臂,收互攻擊匈奴之效,但月氏因久居新破的大夏,不願歸來,於是漢武帝及對匈奴用兵,前後凡32年,因之大耗其財,且一年之內便派使節至西域者凡十餘人,用費更加國用不足。
桑弘羊,漢武帝時,推行鹽鐵官營等經濟政策,並組織六十萬人屯田戍邊,防禦匈奴,效果顯著。
於是桑弘羊乃創兵墾民屯之策,其法以重兵駐張掖、酒泉,並遣屯田兵駐輪臺開墾,兩地間並斥候亭驛,墾一年有餘西來,再移民實之。如此連城西進,歲歲而移,結果塔里木乃漸入農田時代,而商道無阻,郵驛往來,塔里木遂因此而繁榮。
四、塔里木時代
屯田、通商(使)塔里木不但成為中西交通樞紐,而且成為國際商業中心、絲綢業中心、宗教中心。茲分述之:
古代海陸未通,歐洲與中國之往來均以陸路為商旅大道。當時交通情形,第1站設在敦煌,以後由天山南行或崑崙北麓至疏勒(即喀什)為第2站,由疏勒過帕米爾,一路至北歐,一路向南行入印度,中路則入大夏,到波斯入南歐這是第3站。當時交易品多半為絲綢,最初希臘人需要他,此後羅馬人也需要他。所以紀元前二世紀塔里木的絲綢商業最盛。由於絲業之盛,疏勒在當時遂逐漸繁榮了,而成為國際之交通中心與商業中心,已促成塔里木的繁榮。
此後因為交通商道常因變亂的原故時通時斷,塔里木河的和田國遂又自己育蠶練絲,以應國際的需要。因之在公元后200年的時候,塔里木又成為絲織品的中心了。
此外中國信教自由,在7世紀的時候,歐洲發生宗教的衝突,在此一切之中亞與歐洲的宗教徒均逃亡到了塔里木,所以在唐代的時候祆教、佛教、景教、摩尼教,均相繼的在塔里木生長了,塔里木遂為宗教中心。因此當時塔里木為四大中心的區域,其繁榮可以想見。
五、塔里木衰落
後來因為匈奴入寇、阿拉伯侵入中亞、十字軍的戰爭等破壞了中歐之大道,摧殘了中西貿易,以及吐蕃侵入(唐代),又破壞了和田的絲業。而回教亦漸得勢,致其他各宗教徒皆逐漸逃亡。再加之地質的變化,許多地方淪為沙漠,因之塔里木之四大中心,遂一朝散失而廢棄了。
六、塔里木的將來
現在科學的發達,交通工具逐漸改善,昔日之輪船、火車將成為過去,而未來的飛機事業似有後來居上的傾向。這種情形不是不可能的,譬如有美國至澳洲,舟行需要兩個月,而飛機48小時可以到達。由此可知5000英里的路程,舟行往來一次,飛機可行17次,其速率已經超過輪船17倍。雖然載重不能如船的容量浩大,如果以5000裡的路程,每隻船的容量為6000噸,一年往返三次共運18,000噸。若以載重3噸的飛機替代它,每年往返50次,共運150噸,那麼120架飛機豈不是等於一隻輪船嗎?若以載重20噸的飛機代替它,則18架也可以抵得一隻船。現在美國有載重60噸的飛機,則6架已經抵得一隻船。但是船的航路是要沿著海的,所以費時擴日,飛機是飛直線,走近路,所以來的迅速。
地球上的飛行論最近的路程,莫過於沿著兩極的圓圈。因此將來的塔里木流域必定為國際航線的中心,由交通中心的獲得接著必定是造成商業的繁榮,況且由空運的發達,中西貨品的吞吐,亦將有海道而遷於此,在將來未嘗不能再造成國際貿易的中心。
此外,塔里木流域,天然資源的寶藏,皆為重工業的原料,皆為建國的必需品,則不久的將來塔里木必為吾國重工業的中心。
且此地為古代人類之發祥地,歷史之蘊藏所,及民族之複雜區,資源之寶藏庫。最近的將來,塔里木流域必為一些人類學家、考古學家、民俗學家、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彙集之所,搜求、考察、發掘、搜尋忙碌的工作著,不期而聚集了全世界的專家,是不是也要成為文化的中心嗎?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閉目想象,……根據總理(即孫中山)的實業計劃,總裁的《中國之命運》指導的途徑,經由我們賢明的盛督辦(即盛世才)兼主席將它執行,將它實現。十年建設後的塔里木,必定是煙囪林立,阡陌滿野,公路四通,火車往返的賓士,飛機交流的起落,工人忙於製造,礦產忙於開採,商賈忙於買賣,工程師忙於建築,學術專家則忙於研究計劃,一般機會主義者的資本家亦賓士往來,打聽企業,預備投資。
由此在塔里木兩岸,必有許多的近代城市應運而起,中間充滿了世界每一個角落為著事業發展的幻想家與實業家,比當年舊金山的繁榮,有過之無不及的,則塔里木依然是漢唐時的河流,必然很幸運的看見兩岸的復興啊!
徐家驥 《新疆日報》1943
相關精選:
從地緣和交通看新疆的國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