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我們認為的孩子的行為問題並不是真正的問題,分享高瞻教師的做法,讓孩子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對於高瞻幼兒園的孩子們,教師不會輕易將孩子們的行為問題歸到“問題”範圍內。
通常我們所面對的行為問題可分為兩類:
1. 會隨著兒童的成長自然消失。但如受到不恰當的干預和過度的擔心,反而將固化成為真的問題。
2. 必須依靠他人的幫助,最終擺脫和改善的問題。
一般而言,低齡兒童行為問題的原因:
1. 不成熟
2. 未滿足或過度滿足的需求
3. 疾病、弱勢、受到嚴重的身心傷害
第三種情況一般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支援和幫助,我們在幼兒園所內,通常會碰到前面兩種情況,不成熟和未滿足或過度滿足的需要。
一、不成熟
在我們成人眼裡,孩子好像永遠是不成熟的。許多的“問題”,讓我覺得是我們對兒童理解不足。
1、語言不成熟
一個在幼兒園所常見的場景:
幾個小孩在一塊玩的時候,忽然打起來了,孩子們開始哭。
時常有家長問我們:我究竟該教孩子還手還是不還手?
實際上透過在高瞻園所的觀察,有著高瞻六步衝突解決法經驗的孩子,解決糾紛、衝突等方式和速度超乎想象。
面對這種所謂你打我、我打你的事情,高瞻孩子們有一次一起總結了12種理解和解決糾紛的辦法。也就是說,在孩子們無意識的情況下,他們實際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比我們認為的打和不打要豐富得多。
我們沒有意識到,孩子們之間用拳腳解決問題,有多種原因,透過觀察,通常是孩子們溝通能力的不足。無法準確的或透過錯誤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思。
剛入高瞻園的小A特別容易和其他小朋友起衝突,經過我們的觀察後,發現小A很難自然加入到群體活動中,當他透過長時間踟躇後,提出要求:“能不能讓我玩?”得到的回答如果是拒絕,他就會很生氣,開始動手。
事實上,小A希望與他人發生更多的聯絡,但是他的語言能力沒跟上。這個情況較多發生在男孩子身上,女孩子們會好些。
溝通能力的不足不能作為問題,雖然其表現形式是我們的孩子特別愛打人。只看表面現象而沒觀察為什麼會這樣。非但不能解決問題,有妨礙孩子們的社會技能發展。
在高瞻,我們的做法是:讓孩子們意識到雙方的想法,發現自己的情緒,逐漸表達出自己的意願,同時理解他人的感受。
不能以成人的觀念要求和指責孩子,讓他們遵守成人所認為的“公平”。
2、身體成長不成熟
通常當父母和教師提出的要求超過了孩子年齡能夠達到時,兒童只能用一種不正確的方式去實現,在實現過程中就會引發兩方之間更多的衝突。
如:孩子寫字一般都是歪歪扭扭,沒有筆鋒。如果強行規定孩子寫好、寫規範。那成年以後握筆姿勢不正確的比例會非常高。
由於兒童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存在差異,那些發展較慢的孩子為了寫出筆鋒,就會用奇怪的姿勢加大手部力量,勾手腕、攥筆時握拳。
在高瞻,我們不會讓孩子去做他不願或者這個年齡段做不到的事情。尊重孩子的同時,孩子也將在高瞻教師的一定引導鷹架之下,完成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並且各方面逐步得到發展。
當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原來很多我們認為的問題壓根不是問題,卻最終被折騰成真正的問題——這是我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時常過分和過度的地方。
孩子需要被無條件接納,滿足安全感、歸屬感的需要,滿足被關注、被尊重的需要、與人建立積極的相互支援合作的關係等等觀念,整個社會現在已經有了共識。
二、未滿足或過度滿足的需求
現在的家庭教育很容易走向極端,那就是“孩子還小,不懂事”,認為等孩子長大了就自然好了,但現實一次次無情告訴我們。這樣的放縱,孩子只會越來越糟,並難以糾正。
兒童除了需要父母教師的關愛,還有對規則、秩序,以及他們帶來的安全感的需要。
高瞻教師不斷權衡,滿足他們哪些需要,怎樣滿足這些需要,才能促使兒童更好的發展。
透過穩定而又靈活多變的一日常規、給予孩子們安全感;透過不同的材料,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更好的外在環境;透過不同的活動,引導孩子們更多的發現自我,做到高瞻核心“主動性學習”。
還有所謂的“挫折教育”,事實上,人並不是因為吃了很多苦而變得更堅強,也不是因為吃了很多苦而再也不覺得苦。
人為設定的困難障礙破壞了兒童與父母、教師乃至社會的關係,破壞了兒童對自我的認知和認同,就是傷害他們而不是在教育他們。
高瞻建議:
當遇到孩子所謂的各種行為問題的時候,接納才是正確的做法。
當然接納不是說由著他愛幹嘛幹嘛、想怎麼鬧怎麼鬧、做不好就算了。
接納的意思是明白真正的原因,然後幫助他面對挑戰,幫助他解決問題。其實我們說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的時候,重點在“自己”這兩個字,讓他擁有更好的可能。所以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不是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你或是優秀的其他人。
每走一步,當你覺得不好和有困難的時候,換個角度來看待這件事。好的一面是孩子更強大了。當他有事不再告訴你的時候,甚至開始撒謊,說明他認為自己有能力把握這件事情、控制這個事情。所以,作為教師,對孩子們的成長應該有一些更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