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個孩子就像養個“碎鈔機”,成本簡直不敢想。
從懷孕生產前就要開始產生花銷:孕婦檢查、B超、營養費、生產費等等,少說也是1萬起步。
等出生後,從0歲到3歲這段時間裡,能讓人放心的奶粉大部分都要代購,每次動輒就得上千、其他嬰幼兒產品價格也是節節攀升、這方面的花費少說也得4、5萬了……
而3到6歲,靠譜的託兒所價格只高不低、幼兒早教、興趣班鱗次櫛比,這段時間的花費怕是要往10萬上跑了……
等到了該上學的階段,那更是不敢想了……畢竟我國的家長在教育投入這方面簡直是“不計成本”。
而以上的支出全都離不開充足的資金支援,但足夠的資金離不開提早的規劃。
那麼,今天我就來具體講講如何為孩子準備教育年金。具體內容如下:
- 什麼是教育年金?
- 為什麼要配置教育年金?
- 配置教育年金的3大原則是什麼?
- 如何挑選教育年金產品?
1
什麼是教育年金?
教育年金,全稱教育年金保險。
它並不是一個獨立的險種,而是根據用途設計出來的一種產品形態,本身還是歸屬於年金保險。
教育年金的本質就是一份中長期的儲蓄,即現在存錢、建立起教育基金,之後可以讓孩子在不同的教育階段都能夠得到相應的資金支援,從而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
市面上,類似原理的另一種形態就是養老年金保險,同樣也是現在存錢、將來用。
但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開始領取的時間不同,教育年金領取的時間很早,而養老金要到退休的時候才開始領取。
所以,想要配置教育金的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千萬別把養老年金當成教育年金給買了。
2
為什麼要配置教育年金?
其實在我國,獲得基礎教育的成本並不高,九年義務教育幾乎不怎麼花錢。
高中公辦學校一年學費也就兩三千,有的甚至更低;大學除了藝術系特別燒錢,其他專業的學費也就1萬左右就能搞定。
所以,如果孩子不讀私立、不擇校、不留學,20、30萬的教育成本差不多就夠了。
但想要孩子在未來獲得更強的競爭力,就不得不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
這樣一來,將來會產生的教育成本可就不好估算了,比如:一個夏令營每週要花1萬5、出國留學之前至少要先一次性準備個50萬。
在精英教育面前,日常儲蓄的那點錢就像滴在熱鍋上的一滴水,瞬間就蒸發得無影無蹤……
而在全民教育備戰的大環境下,所有的家長都在為自己的孩子爭奪更優的教育資源,你或許可以不爭,但你身邊的人未必也這麼想,最終的結果也都會體現在孩子自身的競爭力上。
所以,也沒有哪個家長敢輕易拿孩子的未來去換這一時的輕鬆。
3
配置教育年金的3大原則是什麼?
1.第一原則:以終為始,由目標推導過程
在配置教育年金之前,大家一定明確實際需求:
我們到底想為孩子提供怎樣的教育,普通的?精英的?中式的?國際的?
不同的決定,必將影響著教育成本的高低。
如果只是佛系培養,其實只需準備滿足基礎教育的資金即可。
但如果想要為孩子提供精英化的教育,這就估算未來要用多少錢、以及什麼時候會用到錢這些問題了。
從教育年金的角度就是:
- 要領多少錢?
- 需要領多久?
如果是為了一切儘可能的精英化教育,那我們要考慮的不單單是孩子最後能上個好大學,而是要兼顧孩子每一階段在校外進行綜合素質培養的花銷。
如果僅僅是為了供孩子那個大學文憑,順便可以大學生活過得更寬裕些,只需要考慮大學四年的期間每年能有多少花費即可;如果孩子有心考研,倒也可以順帶多準備2、3年的錢。
總之,一切要從需求出發,以目標為導向是教育金規劃的第一原則,脫離這個原則的規劃必將事與願違。
2.第二原則:合理預算,不以降低生活品質為代價
我們購買任何商品,都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保險也不例外,像教育年金這種效果置後的產品更是如此。
教育年金作為一種長期型的保險,所有投入其中的錢,額度都不應該影響家庭正常運轉,一定要考慮到家庭經濟水平。
而這個問題放在教育金上就是:
- 每年能往教育年金裡面存多少?
- 目前的收入水平能存多久?
有些家庭屬於存款多、但收入並不穩定,這種情況就可以選擇躉交的方式將保費一次性交清,之後安心等待紅利的到來即可。
而有些家庭屬於存款偏少、但收入穩定、細水長流的那種,那麼就可以選擇5年交清或10年交清的方式慢慢存。
但如果目前處於不僅存款少、收入還低的狀態,一年掏幾萬塊錢就會讓生活難以為繼的狀態,建議還是暫緩對教育年金的規劃,此時更應該是想辦法提升收入水平,同時儘量提高孩子的生活品質。
3.第三原則:要考慮到未來遭遇無法交費的情況
對於教育年金的規劃,有一個要點不得不考慮:
若未來因各種因素導致交費能力喪失,該怎麼辦?比如:中年失業、投資暴雷、重大疾病、意外傷殘或身故等等。
有的問題要從自身情況去解決,比如:增強個人不可替代性、不投資看不懂的產品、保持良好作息等等。
而有的問題,自身難以掌控,只能透過提前預設兜底手段來應對,比如:給家庭支柱配置健康險和意外險、時刻為家庭留嚇一筆以備不時之需的現金。
不但要考慮下一代,也要考慮自身的穩定因素,這樣才是一套完整穩健的規劃體系。
4
如何挑選教育年金產品?
首先,我們要看什麼樣的產品適合做教育年金。
孩子的教育費用有以下特點:
- 剛性支出:這錢一定會花,只是花多花少的區別
- 必備費用可預測:根據所在地區、學校水平,是否有出國打算,可以推斷出必備的教育費用
- 使用時間確定:根據孩子目前的年齡可以推測出這筆錢的使用時間
- 必須取得出還夠用:這筆錢到用的時候一定要能拿出來,不能被套牢、更不能丟了本金,同時必須要預期收益,滿足當時的花銷需求
所以,可以保本保息並能保證定期且定額領取的年金險是最適合用來做教育年金,而無法保證收益穩定性的分紅型產品並不適合做教育年金。
畢竟,我們是要給孩子一個確定的未來,而不是刺激與失望。
當然,如果年金險可以附加萬能賬戶,自然是錦上添花的。
因為萬能賬戶可以讓本該使用的錢在尚未被使用的情況下以保本的狀態進行少量的二次增值、對抗些許通脹。
之後,要讓預算和需求相互靠攏。
- 我最高的預算是多少?最低的預算是多少?
- 我想要領取的錢最少需要多少?最好達到多少?
- 哪個產品能用盡量少的預算達成自己的需求?
舉個例子:
- 目的:讓孩子未來能有一點拼搏的資本,若是他想,可以嘗試闖一闖,而不受限於錢的問題而束手束腳。
- 交費:交10年,每年交3萬
- 取錢:孩子22歲的時候可以一次性取出來大於30萬元的錢,可以讓他選擇是讀研、創業或者拿來付個首付什麼的。
最後,只要按照需求匹配產品,然後看那個產品在滿足需求的情況下更優秀即可。
有的產品更靈活,交完之後可以保證不虧,急用錢了也可以選擇退保取現來應急
有的產品領取的年限短,但是領的早,可以很早就讓錢落袋為安
有的產品細水長流,領完十幾萬還有幾十萬,細水長流,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領完
有的產品帶有豁免功能,交費人發生疾病或者意外就可以不用急需交費了,有效規避一部分繳費中斷的風險。
5
寫在最後
看到這,可以發現配置教育年金並不難。
無非是先看需求、再定預算、最後選產品,就OK了。
而大部分家庭為此頭疼,絕大多數並不是沒錢,而是從一開始就沒抓住重點,之後就一步錯、步步錯,逐漸走偏。
然而,為孩子儲備教育基金,是一場長達數年、乃至數十年的規劃。
所以,若不想花錢辦錯事,一定要記住最重要的一點:一切先從最終目標看起,反推整個需求過程!
當然,也不是說收益率不重要,只是在對比收益時,一定要不忘初心。養個孩子就像養個“碎鈔機”,成本簡直不敢想。
從懷孕生產前就要開始產生花銷:孕婦檢查、B超、營養費、生產費等等,少說也是1萬起步。
等出生後,從0歲到3歲這段時間裡,能讓人放心的奶粉大部分都要代購,每次動輒就得上千、其他嬰幼兒產品價格也是節節攀升、這方面的花費少說也得4、5萬了……
而3到6歲,靠譜的託兒所價格只高不低、幼兒早教、興趣班鱗次櫛比,這段時間的花費怕是要往10萬上跑了……
等到了該上學的階段,那更是不敢想了……畢竟我國的家長在教育投入這方面簡直是“不計成本”。
而以上的支出全都離不開充足的資金支援,但足夠的資金離不開提早的規劃。
那麼,今天我就來具體講講如何為孩子準備教育年金。具體內容如下:
什麼是教育年金?
為什麼要配置教育年金?
配置教育年金的3大原則是什麼?
如何挑選教育年金產品?
1
什麼是教育年金?
教育年金,全稱教育年金保險。
它並不是一個獨立的險種,而是根據用途設計出來的一種產品形態,本身還是歸屬於年金保險。
教育年金的本質就是一份中長期的儲蓄,即現在存錢、建立起教育基金,之後可以讓孩子在不同的教育階段都能夠得到相應的資金支援,從而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
市面上,類似原理的另一種形態就是養老年金保險,同樣也是現在存錢、將來用。
但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開始領取的時間不同,教育年金領取的時間很早,而養老金要到退休的時候才開始領取。
所以,想要配置教育金的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千萬別把養老年金當成教育年金給買了。
2
為什麼要配置教育年金?
其實在我國,獲得基礎教育的成本並不高,九年義務教育幾乎不怎麼花錢。
高中公辦學校一年學費也就兩三千,有的甚至更低;大學除了藝術系特別燒錢,其他專業的學費也就1萬左右就能搞定。
所以,如果孩子不讀私立、不擇校、不留學,20、30萬的教育成本差不多就夠了。
但想要孩子在未來獲得更強的競爭力,就不得不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
這樣一來,將來會產生的教育成本可就不好估算了,比如:一個夏令營每週要花1萬5、出國留學之前至少要先一次性準備個50萬。
在精英教育面前,日常儲蓄的那點錢就像滴在熱鍋上的一滴水,瞬間就蒸發得無影無蹤……
而在全民教育備戰的大環境下,所有的家長都在為自己的孩子爭奪更優的教育資源,你或許可以不爭,但你身邊的人未必也這麼想,最終的結果也都會體現在孩子自身的競爭力上。
所以,也沒有哪個家長敢輕易拿孩子的未來去換這一時的輕鬆。
3
配置教育年金的3大原則是什麼?
1.第一原則:以終為始,由目標推導過程
在配置教育年金之前,大家一定明確實際需求:
我們到底想為孩子提供怎樣的教育,普通的?精英的?中式的?國際的?
不同的決定,必將影響著教育成本的高低。
如果只是佛系培養,其實只需準備滿足基礎教育的資金即可。
但如果想要為孩子提供精英化的教育,這就估算未來要用多少錢、以及什麼時候會用到錢這些問題了。
從教育年金的角度就是:
要領多少錢?
需要領多久?
如果是為了一切儘可能的精英化教育,那我們要考慮的不單單是孩子最後能上個好大學,而是要兼顧孩子每一階段在校外進行綜合素質培養的花銷。
如果僅僅是為了供孩子那個大學文憑,順便可以大學生活過得更寬裕些,只需要考慮大學四年的期間每年能有多少花費即可;如果孩子有心考研,倒也可以順帶多準備2、3年的錢。
總之,一切要從需求出發,以目標為導向是教育金規劃的第一原則,脫離這個原則的規劃必將事與願違。
2.第二原則:合理預算,不以降低生活品質為代價
我們購買任何商品,都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保險也不例外,像教育年金這種效果置後的產品更是如此。
教育年金作為一種長期型的保險,所有投入其中的錢,額度都不應該影響家庭正常運轉,一定要考慮到家庭經濟水平。
而這個問題放在教育金上就是:
每年能往教育年金裡面存多少?
目前的收入水平能存多久?
有些家庭屬於存款多、但收入並不穩定,這種情況就可以選擇躉交的方式將保費一次性交清,之後安心等待紅利的到來即可。
而有些家庭屬於存款偏少、但收入穩定、細水長流的那種,那麼就可以選擇5年交清或10年交清的方式慢慢存。
但如果目前處於不僅存款少、收入還低的狀態,一年掏幾萬塊錢就會讓生活難以為繼的狀態,建議還是暫緩對教育年金的規劃,此時更應該是想辦法提升收入水平,同時儘量提高孩子的生活品質。
3.第三原則:要考慮到未來遭遇無法交費的情況
對於教育年金的規劃,有一個要點不得不考慮:
若未來因各種因素導致交費能力喪失,該怎麼辦?比如:中年失業、投資暴雷、重大疾病、意外傷殘或身故等等。
有的問題要從自身情況去解決,比如:增強個人不可替代性、不投資看不懂的產品、保持良好作息等等。
而有的問題,自身難以掌控,只能透過提前預設兜底手段來應對,比如:給家庭支柱配置健康險和意外險、時刻為家庭留嚇一筆以備不時之需的現金。
不但要考慮下一代,也要考慮自身的穩定因素,這樣才是一套完整穩健的規劃體系。
4
如何挑選教育年金產品?
首先,我們要看什麼樣的產品適合做教育年金。
孩子的教育費用有以下特點:
剛性支出:這錢一定會花,只是花多花少的區別
必備費用可預測:根據所在地區、學校水平,是否有出國打算,可以推斷出必備的教育費用
使用時間確定:根據孩子目前的年齡可以推測出這筆錢的使用時間
必須取得出還夠用:這筆錢到用的時候一定要能拿出來,不能被套牢、更不能丟了本金,同時必須要預期收益,滿足當時的花銷需求
所以,可以保本保息並能保證定期且定額領取的年金險是最適合用來做教育年金,而無法保證收益穩定性的分紅型產品並不適合做教育年金。
畢竟,我們是要給孩子一個確定的未來,而不是刺激與失望。
當然,如果年金險可以附加萬能賬戶,自然是錦上添花的。
因為萬能賬戶可以讓本該使用的錢在尚未被使用的情況下以保本的狀態進行少量的二次增值、對抗些許通脹。
之後,要讓預算和需求相互靠攏。
我最高的預算是多少?最低的預算是多少?
我想要領取的錢最少需要多少?最好達到多少?
哪個產品能用盡量少的預算達成自己的需求?
舉個例子:
目的:讓孩子未來能有一點拼搏的資本,若是他想,可以嘗試闖一闖,而不受限於錢的問題而束手束腳。
交費:交10年,每年交3萬
取錢:孩子22歲的時候可以一次性取出來大於30萬元的錢,可以讓他選擇是讀研、創業或者拿來付個首付什麼的。
最後,只要按照需求匹配產品,然後看那個產品在滿足需求的情況下更優秀即可。
有的產品更靈活,交完之後可以保證不虧,急用錢了也可以選擇退保取現來應急
有的產品領取的年限短,但是領的早,可以很早就讓錢落袋為安
有的產品細水長流,領完十幾萬還有幾十萬,細水長流,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領完
有的產品帶有豁免功能,交費人發生疾病或者意外就可以不用急需交費了,有效規避一部分繳費中斷的風險。
5
寫在最後
看到這,可以發現配置教育年金並不難。
無非是先看需求、再定預算、最後選產品,就OK了。
而大部分家庭為此頭疼,絕大多數並不是沒錢,而是從一開始就沒抓住重點,之後就一步錯、步步錯,逐漸走偏。
然而,為孩子儲備教育基金,是一場長達數年、乃至數十年的規劃。
所以,若不想花錢辦錯事,一定要記住最重要的一點:一切先從最終目標看起,反推整個需求過程!
當然,也不是說收益率不重要,只是在對比收益時,一定要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