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波導終結者。
在我的影響下,身邊的小夥伴也開始添置遊戲主機了,也不知道到底是疫情影響大,還是我的影響大哈哈。有位朋友最近添置了國行版Switch和健身環,順便還把我到手好幾年卻連玩都沒時間玩的綠帽給借走了。擼了一段時間,他發現有時候在大廳玩確實有些不方便,還是需要便攜屏,不過他有一個需求:儘可能薄(我覺得這應該是領導的要求……),還得內建電池。這個可難辦了,帶了電池就必然會增加厚度。話說現在的大資料真是厲害,最近他被推送到了一款可能滿足他需求的便攜屏,我來幫他鑑定看看,跟大家分享一個開箱評測。
這個牌子叫EiMiO,看旗艦店好像中文名是一米歐,產品數量不多,鋪得還是蠻廣的,4K、高刷、OLED都有。我們一般人是屬於沒那個能力DIY便攜屏的,所以主要還是添點錢,來挑個符合自己需求的設計。
開啟上蓋,第一眼就看到這個送的保護膜,還是比較貼心。關於Switch,我由於入手了初代版,其實一直在等增強版,OLED版區別不大我就沒下手,聽說OLED版的外屏加的保護層還是塑膠硬度,一樣得上膜。
螢幕底下壓著配件,一條雙頭Type-C資料線,一條USB-A轉Type-C的供電線,一條Mini HDMI轉HDMI線,一個充電頭。
充電頭的的最大功率是9V2.66A或者12V2A,供Switch主機模式+螢幕差不多剛好,實際上這款螢幕內建的電池是支援反向向外供電的……而HDMI介面有,不過機身上的是Mini HDMI口子,線上材方面需要注意。
正面來看,三面的邊框還算比較薄。
螢幕本體底部一條橡膠,支架兩側各有一條小的。之前看詳情寫的是“支援橫豎屏支撐,內建10000毫安電芯專利支架機身”,我以為這個支架帶電池,實際上是分開的。
從側面我們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出螢幕設計細節。首先面板部分是極薄的,電路、電池部分都被安排在了下半部分這片突出的地方。
左側是功能區,包括三向撥輪附帶電源開關,退出/返回鍵,OTG Type-C口子,可以當USB HUB用,還有耳機介面。
另一邊是Type-C供電口,Type-C訊號口,以及Mini HDMI資料介面。從這個角度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這塊螢幕的取捨:因為追求了超薄,並且還要帶電池,所以內部空間有限,USB HUB口沒有給A口而是Type-C,HDMI也只夠厚度上Mini。這個怎麼選,我覺得還是看自己的需求,畢竟全尺寸的USB-A口和HDMI基礎厚度甚至都已經超出螢幕底部這一部分,想兼得是不可能的。
背後支架豎放的情況,還是相當穩的。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螢幕整個的外殼包括支架都是金屬材質的,強度和散熱能力應該是妥妥的。
從背面看,喇叭被安排在了後上方,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螢幕有多薄了。
功能菜單方面,基本該有的都有,包括訊號選擇,休眠時間,護眼模式,亮度對比度音量等。反向充電也有個開關,等下會跟大家分享它的用途……另外,飽和度、色溫也是可調的,如果還不滿意,可以單獨對RGB三個通道進行調整。
關於反向充電,在只接Type-C資料線的情況下,可以啟用Switch的主機模式,並且由螢幕的電池反向給Switch供電。官方測試33%亮度下可以扛200分鐘,具體續航還得看亮度和跑的遊戲。
正常亮度使用的時候觀感還是不錯的。在輕度使用的時候(就比如健身環鍛鍊個把小時),就很方便,只要一機一螢幕就能夠隨時遊玩。
對於Switch使用者來說,這種內建電池的螢幕確實將便攜二字發揮到了極致,主機,螢幕,一條Type-C線,沒了。
順便我也測試了一下雷電3口的使用情況。經測試,這臺機子的Type-C口功能都是獨立的,供電口只能給螢幕供電,不能傳輸資料;而資料口不能給螢幕供電,只能在傳輸訊號的同時,由螢幕反向給裝置供電。畢竟背部做得這麼薄,估計電路不夠空間了吧。
至於Mini HDMI連線,其實只是介面大小有區別,該能用的一樣能用,拿來接其他主機,或者手機、PC、筆記本當副屏都是一樣OK的。
總的來說,EiMiO這塊便攜屏特點比較明顯:超薄機身還帶電池可反向供電,但是捨棄了全尺寸介面和全功能Type-C,只要需求符合的話,還是很適合搞一塊的。
感謝大家觀看,喜歡的話幫忙點個贊和關注吧,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