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故宮西路,在武英殿看過瓷器,跨過斷虹橋、經過十八槐、冰窖餐廳,便來到了2015年10月才對公眾開放的慈寧宮及花園、壽康宮等西部宮殿。
都知道慈寧宮是明清太皇太后、皇太后及太妃嬪們住的地方。這裡,有著許多與太后們相關的故事和舊跡。慈寧宮門前廣場南邊,慈蔭樓底層東邊有一個小門,可通往慈寧花園。過道頂棚裝飾精美,立門南北相望,彷彿穿過時空的隧道。
先看看慈寧花園,這裡是太后太妃們遊憩、禮佛之處。花園中有臨溪亭、鹹若館、寶相樓、吉雲樓、慈蔭樓等建築。裝飾都很精美, 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
花園北邊是壽康宮和慈寧宮。先說西邊的壽康宮,這裡是乾隆皇帝為母親崇慶皇太后特建的宮殿。
乾隆尊養母親,曾在慈寧宮題有“慶隆尊養”匾額。現在壽康宮內有“慶隆尊養”和“萬歲千秋奉壽康——壽康宮原狀陳列展”。從中,可以一窺舊時太后們的生活,也可以感受一下乾隆盛世光景。
壽康宮正殿是太后接受禮拜的地方,內懸乾隆皇帝御書“慈壽凝禧”匾額,額下的紫檀嵌玉屏風是乾隆為母親80壽辰特意定製的。
後殿是太后生活起居之處,現在按照當年的原狀陳設作展覽。這邊是東間,有乾隆題寫的匾額和對聯。
這邊是西間,應該是當年的臥室。
壽康宮的東西廡殿展出的寶物,可是太值得一看了,都是壽康宮舊藏,大多與崇慶皇太后有關。
乾隆皇帝對母親非常孝順,晨昏定省、奉遊天下。這老太太可有福氣了,住在壽康宮42年,頤養天年到86歲去世。
看,這個金鏨花嵌珠杯盤,金碧輝煌。
很大的一個玉碗,晶瑩剔透。
這是一柄金鑲玉的如意。
淡黃地粉彩花卉攢盤,如此精美。
展品中有乾隆皇帝為母親賀壽寫的字、畫的畫等。
崇慶皇太后去世後,乾隆皇帝下令鑄造了這座金髮塔,安放在前殿的東暖閣,供奉母親的一縷頭髮,每年母親生辰前都會去拈香禮拜,瞻仰寶座,表達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從壽康宮前院,跨過東側的徽音右門,就進入了慈寧宮的院子。慈寧宮是太后居處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
現在慈寧宮被開闢為雕塑館,展出內容極為豐富,倒是與太后們關係不大了。前面的主殿為精品陳列室,展出40多件難得一見的珍品。
這是東漢永和五年的一對兒石羊,雕刻古拙,憨態可掬。
大殿正中間,是三尊大體量的北齊石佛像。
這尊明朝德化窯的觀音菩薩像,燒製精美,質地如玉一般細膩。
北宋的這尊木雕彩繪貼金觀音像,由數塊木塊插合組成。
元代泥塑彩繪關羽像,不但高大,形象似乎也與我們之前看到的關二爺不太一樣。
這個是用夾紵法塑的像,先用泥胎塑像,外面用布等包裹,然後多次刷漆,最後將泥胎打碎取出,所塑之像比較輕,儲存時間長。
乾隆46年的這尊銀鎏金六世班禪像,也是難得的佳作。
這尊東漢的石男女擁抱像,來自四川,多有意思。
當然,這個展廳是少不了秦始皇的兵馬俑的。但兵馬俑看多了,跟上面那些一比,在這裡倒反而顯得平淡了。
慈寧宮西廡殿,開設漢唐陶俑館。展品年代起自西漢,止於明朝,以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陶俑為主。
這個東漢陶聽琴女俑,最是傳神。只見她跪坐聽琴,聽到會心處,以手撫耳,露出甜美的笑容,弦外之音,令人有繞樑之想。
這個陶俑手拿工具,彷彿是勞動歸來,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這個西漢的陶彩繪士兵俑,神態和眼神都充滿了對敵人的警惕。
胖乎乎的唐代仕女俑,袖手而立,一副怡然的表情。
唐代的陶彩繪馴馬俑和馬俑,力度張揚。
南唐陶彩繪男優伶俑,正在表演節目,是當時宮廷生活的寫照。
西廡殿北邊,是磚石畫像館。這也是雕塑的一個重要門類。
東漢時期的“二桃殺三士”門楣畫像石,線條明晰硬朗。
出自東漢的“西王母車騎”畫像石,雕刻手法與前面那幅完全不同。
這幾塊東漢的“朱雀鋪首門扉”畫像石,看上去彷彿用機器雕刻一般清晰、對稱。
隋唐時代的畫像石,以青龍、白虎等居多。下面兩幅是隋代的白虎、青龍畫像石,線條飽滿,神態靈動。
主殿後面是大佛堂,原是太后們禮佛的地方。看介紹,當年這裡的佛龕、佛像精美異常、數量很多,1973年為接待西哈努克親王參觀洛陽白馬寺,竟然把這裡的2000多件珍貴文物拆卸運走。牆上如今拆痕依舊,故宮呼籲原物早日歸來。現在想來這種做法簡直不可思議。
現在大佛堂的明間和東暖閣設為第一、第二古代佛教造像陳列室,展示不同質地的古代佛教造像。展品年代始自十六國時期,止於清朝。那些大型的佛像就不說了,挑幾個有意思的給大家看看。
北宋的石聖僧像。
明代的“石叟”款銅觀音像。
明代的銅達摩像。
明代米色釉布袋和尚像。
清代田黃石布袋和尚像。
時間在瀏覽歷史珍品的過程中過得太快,一晃廣播裡又響起了即將關門的音樂。在工作人員的列隊禮送下,我最後一個邁出慈寧宮,大門在我的身後緩緩關閉,夕陽的餘暉給慈寧宮宮殿和大門塗上一道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