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西部的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板底鄉裸戛院子,流傳著一種原始古樸的儺戲,據當地老人回憶∶“撮泰吉”已在板底鄉流傳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撮泰吉”在彝語中的含義是“人類剛剛變成的時代”或“人類變化的戲”,簡稱“變人戲”。自被學界發現以來,引起眾多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因其古樸粗獷的原始形態,被戲劇專家譽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撮泰吉一般於農歷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分為祭祀、耕作、喜慶、掃寨等四個部分,旨在驅邪祟、迎吉祥、祈豐收,其表演形式十分獨特。表演者用白色頭帕將頭纏成尖錐形,身體及四肢用布緊纏。部分人頭戴面具,所戴面具主要有五面,分別是彝族老人、老婦人、苗族老人、漢族老人及小孩。面具長約一尺,前額突出,鼻子直長,眼睛及嘴部挖出空洞,用鍋煙塗為黑色,再以石灰或粉筆在額頭和臉部勾出各種線條,黑白相間,顯得粗獷、神秘、古樸和森嚴。不戴面具者為山林老人或山神,是自然與智慧的化身。
板底鄉的民族民間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濃厚,除“撮泰吉”外,“鈴鐺舞”“撒麻舞”“阿西里西”歌舞表演等極具少數民族特色的藝術節目也在時代發展中綻放光彩,聲名遠播,相繼被列入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豐富的民族民間藝術資源是我們的優勢,不僅要保護傳承下去,還要發揚光大。”板底鄉武裝部部長、副鄉長羅康華說。為防止傳統文化的斷層和消失,板底鄉組建了阿西里西表演藝術團,對民族民間文化進行推廣宣傳。同時,透過民族文化進校園的方式,有效地傳承和保護了民族文化。
如今,走進板底鄉板底小學,具有彝族傳統圖騰裝飾的教學樓入門可見——“撮泰吉、鷹圖騰、虎圖騰、龍圖騰”,無不彰顯民族文化特色,板底小學早已將民族文化、民族器樂帶進課堂,融入學校。
每到大課間活動,全校500餘名學生齊聚運動場,同學們身著彝族服裝,在充滿節奏的民族音樂《阿西里西》中,跳起融合少數民族特色的課間操,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大課間活動有多個環節,我們的民族樂曲《迎客歌》、撮泰吉、衣角舞、撒麻舞、月琴舞、鈴鐺舞等都是必備專案。”板底小學負責民族文化教育的羅鈺老師介紹道。
板底小學還將民族文化融入到學生的學習教育中,開設了豐富多彩的課程,有彝歌課、彝族文化課、月琴課、撮泰吉課等,一週至少組織各班學生上一節民族文化課程,教學生唱彝歌、說彝語、學彝史。
“彝族文化來自鄉土,穿過歲月,至今仍保持著多樣性和豐富性,彝族文化進校園是保護、傳承和發展彝族文化的一種較好的方式,我們將繼續加大對彝族文化的教育,將彝族的一些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羅鈺說。
來源:天眼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