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離開文物說不了歷史的歷史領域創作者!關注@灶物者,閱讀更多專業卻有趣的考古、文物故事!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國北部,地形狹長,與黑龍江、吉林、山西、陝西、甘肅等多個省份相連 。自治區內有高原、山地、丘陵、沙漠、湖泊等多種地貌,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區內有黃河、額爾古納河、嫩江、西遼河四大水系,面積約118萬平萬公里,差不多是中國國土總面積的八分之一。
這八分之一的土地,歷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文化面貌多元、文物型別多樣,且極具特色。這次中國國家博物館以“長城內外皆”故鄉為主題策劃了“內蒙古文物菁品展”,展覽一共240多件文物,除了個別文物為國家博物館館藏外,剩餘文物全部來自於內蒙各個文博考古單位,這些文物展示了內蒙這塊土地6000年的獨特風貌。
草原兵器:帶鞘青銅短劍
這件青銅劍距離現在差不多兩千多年的時間,它的主人是當時讓中原人想起來就頭疼的匈奴人。這把劍和中原使用的劍,比如說越王勾踐劍等相比,尺寸是短了不少,差不多也就30釐米,實際出土的這型別器物,尺寸還有比這更短的,把它做這麼短,可能是與草原遊牧民族喜愛近身搏鬥有關係。劍身雖短,但上面還有一些小玄機,劍的兩邊刃部形成波浪一樣的弧度,這種帶弧度的劍刺進身體再拔出,它的殺傷力可比一般的直刃的劍大不少。而且這把劍的尾部是中空的。所以它用起來就非常靈活,除了手持近身搏鬥之外,還可以給它鑲上木柄,作為長距離戰鬥的武器,有點像長矛,這種短劍的整體形態,在中原地區幾乎不會見到,是非常草原民族特色的一件青銅兵器。
除了這種尾部中空的,有些青銅短劍尾部就做成一般的手柄,只不過會把尾部弄成環狀或者“鈴鐺狀”(裡面有物體的圓球),也是草原系青銅器的代表。
黃金崇拜:鑲嵌寶石虎鳥紋金牌飾
如果說中原農耕文化和草原遊牧文化最重要的區別在文物上體現的話,我認為就是玉石和黃金的區別。中原人自古尚玉,以玉比君子,溫潤而兼具多種美德;而生活在草原中的遊牧民族心向太陽和光明,他們偏愛各種黃金製品。
這件嵌寶石虎鳥紋金帶飾非常的精緻,它出自於大名鼎鼎的阿魯柴登墓,現在內蒙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匈奴王金冠,就出自這個墓葬。
這個牌飾一方面代表了早期生活在內蒙高原的人對黃金喜愛,牌飾的形制和紋飾也體現了草原文化的特色。
這樣的牌飾是貴族用來裝飾衣服的飾品,除了這種長方形的還會有一些圓形的,在學術上叫做泡狀。牌飾的紋飾一般都會做成狼或者虎在捕獵豬、羊、鹿等動物,是他們生活中狩獵的真實瞬間的寫照。當同時期中原的貴族戴著大量玉組佩的時候,匈奴等草原政權的貴族渾身都鑲嵌著這種牌飾。
這件牌飾的主體圖案就是一隻猛虎,上面還有鹿角、火鳥等紋飾,火鳥上面鑲著七顆寶石,而且七顆寶石的位置可能與匈奴人所認知的天象有關。
權力遊戲:杆頭飾
中原和草原文化的區別除了體現在佩玉和金牌飾上,還體現在對於權力表現的代表器上。中國古代,尤其是商朝、西周、春秋戰國時期,最能代表權力的就是鼎,它是各種祭祀中不可缺少的一員,也可以在隨葬中和其它器物透過不同的數量組合,來區分不同人的身份等級,比如說我們比較熟悉的鼎簋制度。
而草原文化不怎麼用鼎,他們代表權力的物品是權杖。所以在內蒙各個時期的墓葬和遺址中都出土有很多的杖首,有青銅的、也有一些瑪瑙和水晶的,有的就是拳頭那樣的疙瘩,有的也會做成動物形狀。早期,草原部族都是以部落聯盟的形式存在,部落之間比較鬆散,權杖就是權力物化很重要的物品。
其實不止是內蒙,現在黑龍江省博的鎮館之寶銅坐龍也是古代草原民族的權杖首,在青海等一些省份,只要是有遊牧民族生活痕跡的地方,都有這樣的文物出土。
特色飲食:青銅鍑(fu)
十幾年前,上海社科院出了一本書:《鍑中乾坤:青銅鍑與草原文明》。學考古文博的人都知道,一般只要出現這個字,見到這個文物,那基本就是草原繫了。
鍑這種器物的口沿不大,但都比較深,底部一般是有個圈足把它支撐起來,有些圈足就會像這次展出的這個,是中空的。
上部有些會像這件一樣給兩個把手,方便人們拿取。專家對一些鍑進行檢測,發現裡面有煮牛羊肉的痕跡,所以鍑就是早期草原部族的炊具,而且很多鍑的個頭都沒有中原的炊具——鼎那麼大,而且紋飾也沒有鼎這麼精美,甚至很多還沒有紋飾,所以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他們在遷徙的時候更好攜帶,它的實用性比較強。
獨步天下:鮮卑金步搖
這件文物,可以說是這次展覽中我最喜歡的文物之一。這是一件精美的黃金步搖。步搖是女子的頭飾,步搖因何得名?看到文物就能發現,上面有很多黃金做的小片兒,走起路來,這些小片一步一搖,非常好看。步搖是遊牧部族——鮮卑最先開始使用的。
漢朝初年,中原北邊其實有兩大遊牧部族:匈奴和東胡,匈奴冒頓單繼位後,匈奴勢力大增,打跑了東胡,東胡的各部族向東遷徙,形成了烏桓和鮮卑兩大陣營。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勢力強勁,尤其是其中的拓跋鮮卑,他們向南挺近中原,建立了北魏,促進了農耕、遊牧兩種文化的交流,步搖冠等一些少數民族穿衣裝飾風格進入中原,一些中原文化元素融入草原文化,互相之間影響千百年。
絲路風采:摩羯紋銀盤
魏晉南北朝後期,中原迎來了大一統的隋唐,這個盤子的時代就是唐朝。這個盤子整體是銀做的,但花紋地方有鎏金,這種工藝叫做金花銀,是唐代興盛起來的一種工藝。
這種大個的、紋飾非常繁縟的物件,非常有唐朝的特色,但這個盤子屬於大唐北邊的遊牧部族——突厥。
這個圓盤中間是有很多圖案,中間最大的這個叫做——摩羯紋。摩羯是一個魚身龍尾的動物,一些研究者就認為這體現的就是一種“魚龍之變”。摩羯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從現在的印度透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國的,唐朝有不少摩羯紋的器物,隨著交流,北方少數部族也開始使用摩羯紋,甚至成為他們最愛的紋飾之一,和宋對峙的契丹人的墓葬中出土了非常多摩羯紋的器物。
交流通道:陳國公主墓玻璃器、瑪瑙器
契丹是東胡東部鮮卑宇文氏的一支,歷史非常悠久。
考古工作者在內蒙發現了不少遼代契丹墓葬,但大多都被盜掘,1986年發現的的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成為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座未經盜掘的遼代皇族墓。墓葬雖然不大,但出土各類器物達到3227件,數量之多,文物之精,為迄今為止發現遼墓之最、一些學者甚至稱它為“契丹文化的奇蹟”。
陳國公主墓出土的文物中玻璃器佔據了整個契丹考古出土玻璃器的三分之二,除了玻璃,陳國公主墓還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瑪瑙器,在各契丹墓葬中,幾乎也是最多的。玻璃和瑪瑙都從歐洲而來,更具地理優勢的遼比宋出土更多的瑪瑙和玻璃。
公元907年,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遼國,建國後,契丹人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最盛時遼的疆域幾乎佔據中國整個北方,控制草原絲綢之路。現在很多斯拉夫國家的語言中,“中國”的發音為“Китай”,直譯就是“契丹”,足可見當時契丹的強大。
馬上民族:契丹馬具
草原遊牧部族自古過著“畜牧以食,皮毛以衣,轉徙隨時,車馬為家”的生活。所以,馬就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他們共同的民族特徵。
展廳中展出的馬具都是契丹人的。宋太平老人 《袖中錦》中說:“ 契丹鞍、夏國劍、徽州硯、皆天下第一 ...他處雖效之, 終不及” 。就是說契丹的馬具是最好的,它代表了各時代北方遊牧部落。
遊牧部族的馬具主要有:絡頭、馬銜、鑣(biao)、韁、胸帶(攀胸)、馬鐙、馬鞍、障泥、蹀躞(蹀躞)帶、鞧(qiu)帶等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做出很多文章,可以在皮革上鑲嵌玉,鑲嵌眾多的黃金,讓馬具不僅方便騎行,也更加好看,有些時候甚至成為身份的象徵。
無異中華—陳國公主墓玉錐
契丹是遊牧民族,即使建國,也不會安定在一處生活,他們雖然有五個都城,但還是四季流轉,創立了一個專門的制度:四時捺(na)缽(bo)。
很多史書上把遼的春捺缽稱為“春水”。一聽這個名字就跟水有關。所以契丹人春捺缽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在湖邊獵天鵝。準備好工具、人和海東青相互配合,一隻天鵝就到手了!
皇上會用銀錢、絲綢甚至是封地去獎勵獵得頭鵝的人,之後還要一起吃一頓“頭鵝宴”。在很多契丹貴族的墓葬中都會出土玉錐,這可以說是頭鵝宴中人手一把的重要工具,這種錐子可以幫他們拆解鵝肉。
經過對大量遼墓出土的玉料進行檢測,可知遼代玉製品普遍採用和田玉。和田玉的主要產地在今新疆,能有這樣大量的玉也與遼代版圖向西擴張,草原絲路的興盛有很大關係。除了這件玉錐,各個契丹墓中都有大量精美的玉器出土,前面已經提到玉器在很長時間都是中原文化的代名詞,但從遼開始,草原部族也開始大量使用玉器。
皆是故鄉:藏傳佛教 金剛鈴、金剛杵
金剛鈴、金剛杵,是藏傳佛教的重要法器,但在元朝、蒙古族文化中有很多。蒙古人和藏傳佛教的故事要從這裡說起。
13世紀,蒙古鐵騎遍佈整個亞歐大陸,窩闊臺的次子闊端勢力範圍在今天的西北、青藏地區,他動用了很多力量攻打西藏,但成果不顯著,就想用更加和平的方式接管西藏,於是闊端汗就邀請當時西藏佛教地位最高的是薩迦派首領——薩迦班智達會盟,地點就選在“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涼州——今天的甘肅武威。
班智達帶著自己的學生八思巴來到涼州。會盟成果顯著,達成以下共識:西藏自此歸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由薩迦派協助管理;蒙古人信奉藏傳佛教,尊薩迦派。為了達成的共識可以實現,班智達回西藏安排後續事情,八思巴則跟隨蒙古人,不僅加速蒙古上層信奉藏傳佛教,還為元朝的文字設定等方面奠定基礎。
“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這是遼代第八位皇帝遼道宗說的一句話,他認為契丹在政治制度、文化各方面和中原都沒什麼差別。其實不只是契丹,過去幾千年,在還沒有長城的時候,遊牧和農耕一直在相互碰撞,兩年多年曆史的長城也沒有阻隔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的交流,民族相互融合、相互認同!
長城內外皆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