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剛
火是由物質在燃燒過程中發生氧化反應而產生的一種能量,以發光和放熱作為重要特徵。火對人類的作用非常大,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可以用來照明、取暖、做飯、烘烤、刀耕火種、驅趕野獸,等等。
學會使用火,是人類走向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
人類認識和使用火的歷史很漫長,最早可以追溯到100萬年以前。經考古發現,150萬年前的非洲原始人,100萬年前的元謀人,都曾經留下了用火的痕跡。
人類最初認識火,是從大自然中得來,當打雷閃電引燃地上的樹木和雜草,給人類帶來了溫暖和光明,火的價值才逐步被人類發現和利用。
人類學會主動取火,則是集思廣益,透過一步步實踐,最終以“鑽木取火”的方式發明了火,這項發明最終把人類和動物徹底區分開來。
看過野外求生節目裡“鑽木取火”的影片,或者親自玩過“鑽木取火”的人都非常清楚,這項勞動費時費力,往往需要好幾個小時才能成功,沒有強大的毅力很難完成,若是遇到陰雨天取火工具潮溼,鑽木取火就更難成功。
因此,當原始人好不容易得到火種後,肯定會對其小心翼翼地儲存。
原始人用什麼方法和工具來儲存火種?這些方法和工具是否科學?
幾十年前,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東莊遺址”出土的一個神秘陶罐,完全能為現代人解答這個疑惑。
1959年夏,一支考古隊伍來到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東莊村進行考古,發現這裡是一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從裡邊陸續出土了大量的遠古文物。由於受當時考古技術的限制,出土的多一半文物,連專家都搞不清名字和用途,只能先把它們挖掘出來清理乾淨,先請回博物館,做進一步研究再說。
其中,在遺址的爐灶旁邊,發現了一隻近似於圓柱體的做工粗糙的陶罐,帶有鮮明的新石器時代的風格。陶罐高度大約15釐米,上下都開口,上口直徑5釐米,下口直徑10釐米。在陶罐的肚子上,還有一個對稱的小孔,直徑大約為1釐米。
這個陶罐究竟是用來幹什麼的?
說它是水罐,但它的上部、下部和中間都有開口,若是存水,肯定要從開口處漏掉,根本裝不住。說它是火爐,但看著又不像,從古至今,沒有人會把火爐做得這麼小巧玲瓏。
專家每天研究這個陶罐,還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仍然百思不得其解。在研究的同時,專家還委託工匠,製作了一隻跟陶罐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模具,一邊做實驗,一邊推測,還是沒有弄明白。
時間一晃來到了1969年冬天,整整10年過去了,這隻小小的陶罐到底是什麼工具?仍然沒有研究出來。
不久後,臨近春節,負責研究陶罐的劉姓專家準備回農村老家過年,剛一踏進村子,就看到家家戶戶的炊煙從煙囪飄出,好一派人間煙火氣。
這時的農村還十分落後,絕大多數人家都是燒柴火做飯,只有個別人家用的是煤球爐子。專家的家裡用的正是煤球爐子。
吃年夜飯時,煤球爐子上的燴菜在爐火的加熱下,很快熱氣騰騰,讓整個房間充滿了誘人的香氣。
專家盯著自家的煤球爐子陷入了沉思,只見風從煤球爐子的風口灌進來,再從爐口跟鐵鍋之間的縫隙擠出去,帶出幾縷火苗歡快地跳躍著,把爐膛內的煤球燒得很旺,鍋內的燴菜很快就煮熟了。
專家興奮地拍了一下大腿,大喊一聲:就是這麼回事!
他又立馬放下碗筷,對家裡人說:我去一趟實驗室。家人不知道他要幹什麼去,看著他離去的背影一臉懵懂。
接到通知的其他幾名工作人員到齊後,專家拿出陶罐模具,找來一塊燒紅的炭塊放入其中,又在燃燒的炭塊上面放了一塊沒有燃燒的炭,然後蓋上了蓋子。
接著,專家開始了他的講解。
你們看:這玩意像不像煤球爐子?
眾人恍然大悟,點了點頭。
專家接著說:把沒有燃燒的煤炭放在燒紅的煤炭上邊,如果把上口封住,陶罐內的氧氣就會變得稀薄,就不容易引燃上邊的煤炭。如果把蓋子開啟一點縫隙,能讓空氣順利進去,陶罐內的煤炭就會接著燃燒。
眾人不解:這又能證明什麼?
專家解釋道:原始人得到火種很難,逼著他們會想方設法地儲存火種,所以就發明了這個陶罐。就像現代人燒煤球爐子一樣,不用火的時候可以把爐子封住,讓其緩慢燃燒,用火的時候,開啟蓋子放進空氣,火就開始旺起來了。就是這麼個道理,原始人發明這個陶罐就是為了儲存來之不易的火種。
眾人聽後,覺得劉專家說得很有道理,經過一番討論後,一致認為,陶罐肚子上的1釐米的孔,正是為了隔絕或者接觸空氣用的,有了它,能夠根據需要,自如地調節陶罐內火的大小,從而達到儲存火種的目的。
看來,新石器時代的原始人,比現代人想象中還要聰明,他們早已發現了火的燃燒速度跟接觸的空氣的多少有直接關係,能在茹毛飲血的時代發現這個原理實屬不易,說明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用好智慧總能創造出奇蹟,改寫人類自身的文明程序。
隨後,劉專家主持大家召開了討論會,經過商議,大家給這個新石器時代的神秘陶罐取名為“火種器”,至於原始人是不是這樣稱呼,現在已經無從得知了。
後來,隨著全國其它幾處遺址相繼發現了類似的“火種器”,說明新石器時代的原始人使用這個工具已經很普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