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侃紅樓187:代別離,秋愁秋窗風雨夕,秋閨怨,悽風苦雨摧瀟湘
林黛玉每年到了春分秋分就要犯咳疾,今年陪著賈母遊玩幾次,感覺病勢比之以往更嚴重了。黛玉的身體成了她的心靈桎梏。日漸衰弱的身體,更增加了她的心理壓力。
好在這天薛寶釵來瀟湘館陪黛玉說話,說起她的病情和身體,總是進補人參肉桂等大熱之物並不利,反而要多吃食物補充,並提議送來燕窩,讓黛玉日常煮粥來吃。
林黛玉對薛寶釵的體貼非常感激,與她說了好些發自肺腑的心裡話。她在賈家“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日子,都在這一席話中傾吐而出,也算認可寶釵的知己之言。
當晚下起了雨,瀟湘館本就多竹子,秋風秋雨愁煞人,林黛玉知道寶釵晚上不能再來,聽著窗外悽風苦雨,抽了一本《樂府雜稿》,有《秋閨怨》《別離怨》等詞。黛玉不覺心有所感,亦不禁發於章句,遂成《代別離》一首,擬《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詞曰《秋窗風雨夕》。
《秋窗風雨夕》很重要,源於林黛玉在身體不好,盡情抒發了對賈家生活的不盡如人意,更對寶黛愛情的未來充滿悲觀的情緒之下,就著秋風、秋雨的喪敗,寫了這首長詩。
尤其要注意《代別離·秋窗風雨夕》,如果結合《秋閨怨》《別離怨》,再和後文《桃花行》《柳絮詞》呼應,再加上芙蓉花籤“莫怨東風當自嗟”的昭君出塞伏筆,就能明白曹雪芹借林黛玉的詩詞,套用“字面意思”伏筆林黛玉會離開賈家的用意非常明顯。
前幾天劉姥姥來時,林黛玉就說過不喜歡李商隱,只有一句詩“留得殘荷聽雨聲”不錯。出自李商隱《宿洛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就是一首“別離詩”。
《秋窗風雨夕》就像詩文中的“秋”一樣,預示林黛玉終將別離賈家的宿命。賈家不是她人生的最後一站,只是臨時停駐的沙洲。一如“蓼汀花漵”背後的含義。
本文就嘗試簡單解讀一下《秋窗風雨夕》這首詩,更多契合林黛玉的人生,嘗試剖析一下她的心理和人生歷程。
《秋窗風雨夕》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霢霢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溼。
林黛玉前後用了十五個“秋”字,渲染出濃濃的愁意。每個秋字的意思不盡相同,卻也不需要過多詳解,只知“秋怨”有的放矢即可。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是指秋天百花凋謝,草木枯黃,一片喪敗的秋色將昏黃的燈光也浸染上了秋色,令綿長的秋夜中,秋意由室外到室內,將人層層包裹住,使得夜更加的漫長。
林黛玉起首就用秋天肅殺的氛圍,渲染出淒冷綿延的愁緒。以景色帶出她的情緒低落到極致。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窗外的秋色本就讓人感受到無盡的秋意,又來一場秋雨助長了秋意的淒涼和不耐。
如果這個“秋”是黛玉在賈家的生存環境,那麼“風雨”就是“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寫照,一步步緊逼,一步步摧殘。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助長秋意的“風雨”來得迅速又氣勢洶洶,將人從夢中的綠色裡驚醒。
林黛玉心中的“綠色”,是對寶黛愛情的期待,對親情的眷戀。奈何“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賈家環境已經容不下她,逼迫來勢洶洶又刻不容緩。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夢醒後被濃濃的秋意包裹,陷入秋日的感傷無法入眠,只好點燃蠟燭,藉著屏風阻擋秋風襲來。
林黛玉彼時在賈家“孤立無援”,賈母老了,賈寶玉不頂事,沒有人能給她做主,“自向秋屏移淚燭”呈現的是孤苦無依,渴望依靠的脆弱。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短柄的燈臺上是秋風裡搖晃的燈焰,就像那不寧的心緒,牽動著“愁怨和離別”。
林黛玉註定要離開賈家和賈寶玉,被迫與賈探春一起,效仿瀟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同嫁一夫,像“昭君出塞”嫁去了異國。
此時“秋”又成了賈家的無情氛圍,“秋風”“秋雨”成為助紂為虐的幫兇,讓無助的黛玉更加無助,像後文“折足雁”酒令那樣“孤雁”離群而去。
關於林黛玉的離開,可以參考林黛玉判詞圖畫,以及薛蟠打死馮淵(逢冤)搶走香菱。
關於林黛玉為了賈寶玉被迫與賈探春效仿瀟湘妃子二女同嫁,請參考石呆子(賈寶玉)被賈雨村冤枉,逢冤失去“湘妃(瀟湘妃子)、麋鹿(蕉下客)、玉竹、棕竹”幾把扇子,以及賈雨村[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的對聯。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哪裡有人家沒有秋風侵襲,哪裡的秋日窗外沒有風雨之聲?
這是黛玉捫心自問要如何才能尋得心靈港灣和最後歸宿。更是黛玉在尋求與賈寶玉愛情難題的破解之法。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綾羅綢緞做成的被子,無法抵擋秋風的侵襲。一夜無眠數著殘更滴漏的聲響,彷彿催促著秋雨秋風的來勢更加急迫。
賈家的富足生活,並不能夠讓林黛玉高枕無憂,反而王夫人的不待見,使得賈家那些勢利眼對她的迫害更不擇手段。
林黛玉的生存環境本就惡劣。但她有預感,更加殘酷的暴風驟雨,就要來臨,而她卻無力抵抗。
林黛玉遠嫁,表面是賈寶玉逢冤蒙難,被賈雨村忠順親王等陷害,致使林黛玉被迫犧牲自己,委曲求全。林四娘可以一死酬報恆王,黛玉卻希望賈寶玉能夠好好地幸福。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太虛的詞,是寶黛愛情的最終主旨。
然而,王夫人與賈元春不喜歡林黛玉,破壞寶黛姻緣的意圖,才是她最終選擇離開賈家的原因。
既然賈家已經不是她的歸宿,王夫人母女的插手,就像去掉“蓼汀花漵”的“蓼汀”一樣不給她立足之地。那麼,用人生最後的一段旅途尋求一個“乾淨”,成了林黛玉最後所求。
《葬花吟》中,她說“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賈家已經是非之地,不如“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章丘”。
自由成了林黛玉最後的一點奢求,就像《柳絮詞》最後“嫁於東風春不管,隨爾去,忍淹留”。
“連宵霢霢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整日整夜的連綿秋雨,嗚咽著彷彿陪伴即將離別的人一同哭泣。
此時秋風、秋雨擬人化,成為助推離情別緒的伴侶,此後“離人終將去,天涯無故人。”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雨停風歇後,庭院籠罩在蕭瑟清冷的雨霧中更顯得蕭條,窗前稀疏的竹葉上,有雨水殘留的水珠滴落。
問題是,院中的主人是否還在此地?如果結合《題帕三絕·三》就會發現“物是人非事事休”,寫得是林黛玉離開後的瀟湘館,一如賈寶玉看到迎春去後的“紫菱洲”。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溼。”疾風驟雨不知道什麼時候停止了,浸溼的窗紗上,卻不是雨水,而是離人的淚水……
林黛玉的《秋窗風雨夕》,寫得似夢似幻,彷彿她夢中所見,也彷彿她現實經歷。但“噩夢”終究成真,才是人間大悲劇。她仍是逃不離,掙不脫!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歡迎關注作者、點贊、收藏,《趣侃紅樓》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將為您持續更新!
文|君箋雅侃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