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是個神奇的東西,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東西,在它的“注視下”都無可遁形,確實令人好奇萬分。
為什麼顯微鏡能放大呢?
光學放大鏡的原理是先用物鏡(凸透鏡)將物體進行放大,然後使用目鏡將物鏡放大的實像再次放大,所以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
比如說目鏡是放大倍數是5X,物鏡是10X,那麼該臺顯微鏡放大倍數就是5×10=50倍。其中決定顯微鏡解析度高低的,是物鏡。
解析度大小一般用分辨距離表示,其計算公式是d=0.61λ/A(λ為光波長,A為物鏡的數值孔徑)。
電子顯微鏡原理與光學顯微鏡原理類似,只是使用電子束替代了可見光束,用電磁場替代了透鏡;掃描隧道顯微鏡則是利用量子理論中的隧道效應。
顯微鏡的放大極限?
光學顯微鏡的極限解析度是0.2μm,最大放大能力在1500~2000倍,這主要是受制於可見光波長400~700nm所致(顯微鏡的解析度約為光波長的一半)。
電子顯微鏡極限分辨能力大約在0.2nm,最大放大能力可達數百萬倍,是光學顯微鏡的1000多倍,主要是利用了波長更短的電磁波或者電子束。
掃描隧道顯微鏡是當今世界上放大能力最強的顯微鏡,其縱向解析度達到0.01nm,放大倍數超過3億倍。
用一句話形容他們的功能:光學顯微鏡可以看細胞,電子顯微鏡可以看DNA,而掃描隧道顯微鏡則可以觀察原子。
顯微鏡放大為什麼不失真?
我們都知道,數碼相機拍攝的圖片,放到電腦上繼續放大,超過一定限度後就會模糊、失真。
但是顯微鏡將物體放大數千乃至數百萬倍,物體仍然很清晰,不會模糊,也不會失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數碼相片放大後模糊、失真,主要是由於在數碼裝置中物體的成像都是由畫素構成。所謂畫素,實則是在螢幕上顯示的點,它的大小不是固定的。
具有相同尺寸的顯示屏,如果它的畫素越多,它的畫素點尺寸就越小,解析度就越高。如手機的畫素為1080 x 2244,表示這個手機螢幕每行有1080個畫素點,一共有2244排。
這個畫素點代表了它表示影象的最小單位,如果繼續放大,它沒有繼續包含有效資訊了,就產生模糊和所謂的失真。
眼睛看到顯微鏡放大物體的成像,並不使用畫素表示,它是光波(電磁波等)對實際物體資訊特徵的反映。在普朗克長度(1.616229x10^-35m)以上範圍,實體都是存在的,都可以連續體現其資訊特徵,沒有所謂的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