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小蒙
“看東西清亮了,走路也有勁了。”完全閉塞的頸內動脈被重新開通,大腦供血跟得上了,胳膊腿的活動就變得靈活了。日前,山東省立第三醫院成功完成“慢性腦血管閉塞再通術”,這意味著該院腦缺血治療水平再上新臺階。
長期腦缺血,走路都費勁
因為左腿沒勁,走路都抬不起腳,左胳膊拿東西也費力,59歲男子被腦缺血折磨得苦不堪言。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作為大腦供血動脈之一的頸動脈完全閉塞。在當地醫院長期藥物治療不見效,男子輾轉來到山東省立第三醫院神經內科。
“男子感到頭暈渾身乏力得有一年了,近段時間病情進一步加重,說話都不太利索了。”山東省立第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趙修敏檢查發現,男子左頸動脈完全閉塞,右側代償供血,但是代償血管纖細,遠期閉塞可能性大。
有統計資料顯示,很多腦缺血病人是由頸動脈狹窄引起。作為人腦的主要供血動脈之一,當頸動脈出現不同程度的狹窄時,大腦也就出現不同程度的缺血。主要的表現為:耳鳴、視物模糊、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乏力、嗜睡、失眠以及多夢等。也可以出現眩暈、眼前發黑,重者可以出現反覆的暈厥,甚至偏癱、失語、昏迷,少數人可以有視力下降、偏盲、複視,甚至突發性失明。
據介紹,頸動脈狹窄的治療方式有三種,即藥物治療、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和頸動脈支架植入術。“藥物治療是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如常規服用阿司匹林、或新的強效抗血小板藥物氯吡格雷),但僅適用於狹窄程度不超過50%的患者,對於超過70%狹窄的患者,一般建議手術治療。”
3小時手術,成功開通血管
全面查看了患者的病情,制定詳細明確的治療計劃,經過全科討論並且和患者充分溝通後,趙修敏團隊最終決定為患者進行“慢性腦血管閉塞血管再通術”。
為了保證患者的手術安全,趙修敏帶領團隊根據患者病情,制定了詳細全面的手術方案,充分考慮了術中可能出現的各類情況。在神經內科、介入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協作下,進行了長達3個小時的手術。手術中透過不斷嘗試、反覆再通,克服了血栓狹窄較長、血栓硬化等問題,順利將支架安全地植入患者閉塞的血管中。術中患者生命體徵穩定,術後恢復良好,出院時已經可以獨立行走且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據瞭解,腦血管介入技術是當前高精尖醫療技術的代表,山東省立第三醫院順利開展“慢性腦血管閉塞血管再通術”,標誌著該院治療水平再上新臺階。
“頸動脈支架植入術具有創傷小、操作簡單、可重複操作的優點。”趙修敏說,如果患者出現了反覆肢體麻木、偏癱等症狀,且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時,可考慮進行血管再通治療。血管再通可能恢復腦組織血供,存在血流動力學障礙的患者可能從中獲益。
【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