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睡覺前,我都讓家人狠狠地捶身上發癢的地方,即便很疼,我也寧願挨著,因為痛感才能壓過面板的瘙癢,讓我稍微睡一下。”一名患者的自述,以疼痛壓過瘙癢,是無力者的無奈。擊倒這名患者的疾病名叫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GPP)。這是一種較罕見的面板病,深深折磨著“少數人”,甚至能給患者帶去致命打擊。
今天(10月29日)是世界銀屑病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面板科主任徐金華教授講述患者的痛與希望。
痛痛痛,一個GPP患者的“日常”
今年三十出頭的小田(化名),罹患尋常型銀屑病已十多年,因病情反反覆覆,她的內心比較焦躁,於是嘗試了一些“偏方”,結果誘發了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反覆發作了五六年,病情始終比較重。動不動就會發燒,且持續高熱,而後面板出現發紅、膿化,用了一些藥物後,她的反應又很大,久而久之,她變得不喜歡跟外界接觸了。
與疾病戰鬥,似乎已耗盡了他們每日的光陰,這是一個典型GPP患者的“日常”。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免疫相關的慢性、複發性疾病,不具備傳染性,常伴隨終身。銀屑病患者中近八成是斑塊狀銀屑病,GPP(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是銀屑病中罕見卻較嚴重的一類。據統計,在中國約100000人中就有1-2人患GPP。
“GPP經常急性發作,最初可能表現為面板脆弱並呈火紅色,然後出現疼痛性水泡和乾燥鱗屑。之後患者面板上充滿膿液的水泡可能融合形成‘膿湖’,此外還會出現發熱、寒戰、關節疼痛、肌肉無力等全身症狀,嚴重時會引起器官衰竭和感染性併發症,從而危及生命。” 徐金華教授說,GPP急性發作時,不光嚴重程度無法預測,其發作的時間同樣難以捉摸。該病可能隨時發作,持續數週,並需要數月才能痊癒,許多患者甚至在兩次急性發作之間持續出現症狀。
“這種病人是非常痛苦的,我們碰到的話往往是收住院治療,因為他們有時體溫很難降下來,身上又都是紅斑、鱗屑、膿皰,每一樣都很痛苦,何況這麼多種痛苦疊加。”徐金華教授說。
治療手段有限,患者要做“有心人”
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GPP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迄今沒有公認的護理標準,也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療手段。目前GPP的治療以緩解症狀為目標,治療方案有口服藥物、光療、注射生物製劑等。所有方案可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驗證,才能確定是否適合患者。
GPP反覆復發急性發作,讓患者如同“驚弓之鳥”,活得謹小慎微,那麼,有沒有辦法規避它的急性發作呢?
徐金華教授分析,“發作”有幾種情況,一種可能本來就是膿皰型疾病,自己並不清楚;還有一種可能是在銀屑病基礎上,因治療不當、情緒波動、藥物刺激等因素,誘發膿皰出現。
“一旦發作過一次後,我們就要告訴患者,首先要把尋常型銀屑病控制好,治療、用藥都要規範。避免勞累,注意休息。” 徐金華教授強調,要做好GPP的干預治療,患者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治療理念,注重生活中的自我管理。首先,積極與醫生分享自己希望達到的治療效果,共同制定明確的治療目標;其次,患者要有耐心,積極記錄治療進展,方便醫生跟進療效;最後,患者也要做一個“有心人”,記錄下生活的細節,儘可能找出GPP急性發作的誘因,儘量規避之。
重要機制發現奠定新藥曙光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罕見病約有7000種,但其中僅約6%的疾病有藥可治。幸運的是,GPP的藥物研發領域是有進展的。小田參與了針對此疾病在研新藥的臨床試驗,用藥後她的病情很快得以控制,面板上膿皰得以清除,且隨訪至今,沒再復發過。
“近幾年針對GPP的新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有研究發現GPP與白細胞介素-36(IL-36)通路相關,臨床研究由此展開。”徐金華教授解釋,對膿皰型銀屑病的基礎研究發現,它的發病可能跟基因變化有關,簡單說,某些患者因基因改變,導致白介素36細胞因子量增加,引發炎性過程,持續加重,最終引起了膿皰型銀屑病。白細胞介素-36(IL-36)拮抗劑的出現,就是阻斷白介素36分泌過多,以此控制病情。
勃林格殷格翰在研新藥Spesolimab正是一款阻斷IL-36受體的單克隆抗體。作為同類首個在研的治療手段,IL-36R單克隆抗體已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認定為突破性治療藥物,相關研究結果有望為GPP患者帶來新希望。近日,該藥物已向CDE遞交了上市申請,用於治療GPP的發作。
這並非終點。徐金華教授談到,對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的治療,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因此從目前看,這個發病機制的研究只能解決近2/3的病人,還有一些病人走這條“通路”的效果不理想,這提示它還有其他的發病機制、因素等待被發現,“希望透過我們的基礎研究,能發現這些病的一個機制,能從中找出更加有效的藥物,來治療這些罕見病。”
作者:唐聞佳
編輯:儲舒婷
圖:本報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