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說起螞蟻森林,想必很多人都不會陌生。
曾記得,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趕緊開啟支付寶,進入螞蟻森林,收集自己的綠色能量。
更有甚者,有很多朋友都比著起早,除了收集自己的綠色能量外,順便還可以“偷點”好朋友的能量。
對於許多人來說,在螞蟻森林上積極攢能量種樹,不僅可以娛樂身心,還可以保護環境和踐行公益,這實在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支付寶和馬雲也因此而頗受好評。
然而,實際上,這其中卻隱藏著一個不為大眾所知的真相:
你每天辛苦的在螞蟻森林種樹,而馬雲卻在偷偷的靠它賺錢!
廣受好評的螞蟻森林
雖然近年來,阿里巴巴的口碑在不斷下滑,創始人馬雲也逐漸跌落神壇,但由他們所推行的一項公益專案,卻一直頗受好評。
沒錯,這項公益專案,就是支付寶上著名的“螞蟻森林”。
2016年,支付寶內部的一個專案小組,一直在籌劃著要建一個新的專案,但始終沒有好的點子。
這一年的3月12日,專案組主管回到家,看見孩子正在寫一篇關於植樹的作文,原來這一天是植樹節。
看到孩子稚嫩的作文中表達的美好願望後,他突然想到,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透過支付寶做一個種樹的專案,引導大家保護環境呢?
說幹就幹,想到這裡,這個專案小組趕緊積極行動,開始籌劃起來。
5個月後,2016年8月,支付寶公益板塊正式推出螞蟻森林。
在螞蟻森林中,使用者平時的一些低碳行為,比如步行替代開車、線上繳納水電煤、網路購票等都會被支付寶實時記錄。
然後支付寶將這些低碳行為轉化為虛擬的“綠色能量”,當用戶的綠色能量累計到一定程度後,就可以在相關地區申請種上一棵真樹。
支付寶官方會收集這些種樹請求,並撥出專門的款項聘請專業人員,在對應的地方種樹。
當時螞蟻森林專案只是這個小組的突發奇想,但是卻沒有想到,它後來卻成為了紅極一時的熱門專案,直到如今都熱度不減。
螞蟻森林借鑑了以前非常火熱的農場“偷菜”模式,使用者每天起個大早就可以有效地收集自己的能量。
如果你的好朋友起床比較晚,你甚至還可以偷一點他的能量,來讓自己的能量越攢越多,然後快速種植一棵屬於自己的真樹。
這種不但非常有趣,而且很有意義的娛樂專案,很快就讓許多人樂此不疲。
僅僅過了3年左右的時間,2019年4月22日,支付寶宣佈螞蟻森林使用者數達5億,5億人共同在荒漠化地區種下1億棵真樹,種樹總面積近140萬畝。
當時螞蟻森林正火熱的時候,我時常見到許多朋友在曬自己支付寶裡面種樹的環保證書,一個個興奮得就像養大了自己的孩子一般。
那種喜悅之情,真的是溢於言表。
有些人或許會問,我們種樹又沒有出錢,那麼那些真樹到底是誰去種植的呢?
其實,螞蟻森林在各地的生態修復專案,是由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向公益機構捐贈資金。
而種植養護等具體工作,則由相關公益組織負責,並由當地林業部門進行業務監管,所有專案都有對應的捐贈協議、驗收報告。
為了激勵社會公眾的低碳生活,5年來螞蟻森林參與到全國11個省份的生態修復工作,累計種下3.26億棵樹,其中在甘肅、內蒙古均超過1億棵。
同時,螞蟻森林還在全國10個省份設立了18個公益保護地,守護野生動植物1500多種。
透過在各地的生態環保專案,螞蟻森林累計創造了種植、養護、巡護等238萬人次的綠色就業機會,為當地群眾帶來勞動增收3.5億元。
根據相關資料統計顯示,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每年為螞蟻森林專案投入的資金超過10億元;而從2016年至今,累計投入資金已經超過50億。
螞蟻森林專案也因此成為了阿里巴巴著名的公益專案,為馬雲和支付寶帶來了巨大的正面品牌效應。
許多人一談到螞蟻森林,都會豎起大拇指對阿里巴巴,支付寶和馬雲稱讚不已,說他們為全中國做了一件大好事。
雖然近年來,阿里巴巴的口碑在不斷下滑,而創始人馬雲也跌落神壇,但人們對螞蟻森林,卻一直都是交口稱讚的。
螞蟻集團曾公開宣告:
“每年投入螞蟻森林數億的費用屬於純公益捐贈。
螞蟻森林種下的樹一經捐出,就屬於國家、屬於社會,未來如果這些樹木產生碳匯,將全部用於公益。
螞蟻森林從未參與過碳交易。如果螞蟻森林裡記錄的個人碳減排量未來能交易,產生的所有收益將屬於使用者個人,不屬於螞蟻森林。”
從螞蟻集團的宣告來看,螞蟻森林似乎是一項毫無盈利的純公益專案。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你每天辛苦的在螞蟻森林種樹,而馬雲卻在偷偷的靠它賺錢!
馬雲偷偷的靠它賺錢
從表面上來看,螞蟻森林確實是一項毫無盈利的純公益專案。
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每年為螞蟻森林投入上十億資金,但是從未直接在螞蟻森林專案上盈利。
在外人看來,這完全是一樁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在這其中,有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真相,馬雲在偷偷的靠著螞蟻森林賺錢。
眾所周知,網際網路領域“流量為王”。這句話裡面的“流量”,不是我們平時所用的資料流量,而是指的使用者。
在網際網路領域,只要你有足夠多的使用者,賺錢對於你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與阿里齊名的騰訊公司,也正是早就看透了這一點,所以牢牢佔據著網際網路社交領域不肯鬆口。
騰訊的著名產品微信,目前為止其使用者量已經達到了12億,這也直接使得騰訊成為網際網路圈著名的“流量地主”。
騰訊也靠著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流量,這些年來發展得越來越壯大,而且後勁十足。
對於阿里巴巴而言同樣如此,如何吸引更多得使用者,拓展更多得流量,就成為了阿里巴巴日常運營中的重中之重。
支付寶雖然也是國民級app,使用者數量有好幾億,但論其本質,支付寶只是一個金融工具,它的使用者黏性和使用頻率並不高。
因此,支付寶想要保持長久的吸引力,就必須不斷地研發新專案,創造新思路。
而螞蟻森林的上線,其根本目的,也是奔著這個去的。
據生態環境部2021年“全國低碳日”主場活動公佈的資料顯示:
螞蟻森林從2016年上線5年來,已累計帶動超過6.13億人參與低碳生活,產生“綠色能量”2000多萬噸。
因為螞蟻森林是直接存在於支付寶裡面的,所以螞蟻森林的使用者,也就直接轉化成為了支付寶的使用者。
而支付寶憑藉著螞蟻森林所轉化來的巨大使用者數量,一直在間接的進行著各種各樣的變現和盈利。
換句話說,馬雲一直都在偷偷的靠著螞蟻森林來賺錢。
而這些間接的賺錢方式,大概有以下幾種
其一,將大量使用者導流到電商,透過電商進行變現。
阿里巴巴賴以發家和生存的基礎,就是阿里巴巴發展已久的電商產業。
大家都知道,淘寶和天貓是阿里巴巴著名的電商平臺,雖然近年來有所沒落,但以前卻一直都是電商行業霸主級別的存在。
螞蟻森林將廣大的使用者,直接導流到淘寶和天貓上進行電商變現,這為阿里巴巴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而馬雲持有著阿里巴巴較大佔比的股份,每年也都可以賺到不少的錢。
其二,將大量使用者導流到金融支付,透過金融賺錢。
支付寶是著名的金融支付平臺,每年的盈利也是數以百億計。
比如在支付寶商家層面,每成交一筆訂單,支付寶都會收取一定的手續費,這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再比如,支付寶旗下的花唄和借唄,都是著名的金融借貸平臺,馬雲也早就靠著它們賺得盆滿缽滿。
而這一切的盈利,都需要支付寶擁有龐大的使用者數量,螞蟻森林專案也正好為支付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使用者來源。
其三,支付寶本身也有豐厚的廣告收益。
螞蟻森林為支付寶帶來並鞏固了巨大的使用者數量,這也讓支付寶本身就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廣告平臺。
網際網路廣告可是一個賺錢大頭,很多網際網路企業都是以網際網路廣告作為主要盈利模式的。比如百度的競價排名,今日頭條的資訊流等。
而支付寶同樣也有自己的廣告體系,當一些廣告主想要在支付寶上進行品牌推廣時,勢必要繳納大筆的廣告費給支付寶。
這直接為阿里巴巴,為馬雲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其四,導流到阿里投資或收購的其他公司,獲取股權收益。
阿里巴巴和騰訊一樣,投資或收購了大量的網際網路獨角獸企業,是它們的控股股東或直接大老闆。
而一些優秀的網際網路企業,其旗下產品基本都會得到阿里巴巴的流量扶持,在支付寶上有著明顯的流量入口。
比如網際網路打車領域的哈羅出行,物流快遞領域的菜鳥裹裹,地圖導航領域的高德地圖等等,都是支付寶流量扶持的優質物件。
阿里在這些企業都擁有大量股份,等它們賺錢了,當然要分紅給阿里和馬雲,馬雲也因此在其中獲益匪淺。
所以,螞蟻森林從表面上看,雖然確實是一項毫無盈利的純公益專案;但實際上它為支付寶輸送了巨大的使用者流量,而支付寶也依靠著這些使用者流量間接地創造了大量的經濟利益。
因此,當你每天辛苦地在螞蟻森林種樹時,其實馬雲在偷偷的靠它賺錢!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
最後總結
螞蟻森林並不是一項純粹的公益專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阿里巴巴和馬雲在這其中是包藏了私心的。
但實話實說,其實這個也無可厚非。企業的本質就是盈利的,難道你還真的指望它們無私奉獻嗎?
只要馬雲在賺得盆滿缽滿之時,真的為國家和社會做出了貢獻,就已經非常難得,值得表揚了。
各位朋友,你們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各抒己見,踴躍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