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2021年10月底,已然到了桂花飄香,花滿枝頭的季節,田間地頭秋收秋種也基本結束,往年的這個時節,基本上都在呼叫自己的班組人員,抓緊回來趕工了,正是施工的大好時間嗎,有的還要開車去接,用工確實非常緊張,工人回家秋收,人手不夠進度就偏慢,甲方也清楚這種情況,大多是通知人回來後抓緊搶工,趕上總體進度計劃。今年情況好像要跟往年不一樣了,最近工人班組突然多起來了,往常很稀缺的年輕一點的工人班組也流向市場了,啥情況呢?
聯絡了幾家兄弟單位,瞭解下情況,基本處於停工狀態,建築領域農名工市場一夜入冬,據我分析比較重要的原因如下:
一.房地產監管力度加大,部分大房企資金鍊斷裂如某大,某城,債務違約,承兌無法兌付,他們的工程全國各地紛紛停工維權,登新聞討薪,爬塔吊不在少數,這影響了一部分地產工程主體跟專項分包商的工程計劃,停工期間工人自然是放假了,這部分影響只是佔比不到整個市場的20%,但是造成的影響是心理恐慌和風險意識的增強。閉眼乾活躺著掙錢的心態沒有了,新開工工地明顯減少,造成用工數量下降,這是一方面原因。
二.受國際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狂飆突進,原油,煤炭,鐵礦石,紛紛漲到歷史高位,間接造成下游建材如鋼材,水泥,砂石,混凝土,瀝青,管材,電纜無一不是漲到讓人驚悚
如此勢必造成原來工程企業和分包人微博的利潤,如狂風中的蠟燭一般,瞬間灰飛煙滅,作為乙方的承包人,在面臨這種情況下,是硬扛還是停工,顯而易見,合同價沒有調價條款部分的施工合同,已經無法覆蓋如此之大的材料價格漲幅,如水泥價格從360一噸左右,漲到660左右,幾乎翻倍,這是我們承包人乙方等無法承受之成本增加,土建,市政,按裝等等工程,已經無力繼續開工,原來簽好合同沒進場的,紛紛選擇暫緩進場,大概是想以時間換空間等待行情回落,或者跟業主方協商調價,這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特別是政府投資專案,非朝夕之間能夠走完流程,預期拉鋸戰或者廢標重新招標。比這類更頭痛的是在建專案,攤子已然鋪開,管理團隊,臨時設施,機械塔吊租賃,融資貸款利息等停工也是需要照常支付,僅僅是建築行業農民工停工就沒有工資開支,但是擅自停工造面臨跟甲方談判的風險太大,進度滯後罰單那是要開不完的,至於什麼時候能協商一致,只能看承包人跟甲方的溝通能力,所以損失也是肉眼可見的。
以上兩種原因帶給整個行業的感受是,雖處仲秋,風和日麗,本是工程施工的黃金時節,但是行業內從業人員,上至總承包,下至勞務人員農民工,切身感受是如處寒冬,如墜冰窟,渾身的無力,無力調整,本就弱勢的乙方,面臨開工就虧,不開工也虧的境地,縱使根基深厚也要傷筋動骨了。
目前建築領域,農民工市場蕭條狀況,是受各種因素疊加造成,應該是短期的非正常現象,相信在高層的關注下房地產市場穩定的大基調不會變化,另外各施工單位新籤合同單價也會調整到位,同時增加主材價格調整的條款,恢復期應該不會太長。
從長遠角度看,建築領域用工短缺,工人年齡偏大仍然是困擾施工企業的一大難題。目前的人員還是以50,60,70後為主,80後不多,90後基本絕跡, 當這批人老了,我們的產業工人在哪裡了?目前已經是高層在考慮部署的問題了,以後的競爭力還是人員,誰有人上的去幹的下來誰能接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