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實行單幹已經將近40年了,農民近半個世紀的自由農耕生活,要重新組織起來,大家還能走到一起嗎?
很多人都說,農民已經散了,集體觀念沒有了,走集體的路,大家不會再湊到一起了。
雖然說這些話不十分準確,但也不是沒有道理。
這些年來,農民自由經營,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土地想怎麼種就怎麼種,不願意種還可以撂荒。只要有飯吃,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別人管不著,是福是禍自己樂意。
從這個角度來看,要重新再走到一起,確實有很大難度。
那麼,假如要走集體化的路子,農民到底是不是能走到一起?
其實,人的習慣是一種養成的過程;人的意識也會隨著利益而轉變。利益就是一種最好的誘惑力,利益面前沒有人會放棄。
山東煙臺重走集體道路的實踐,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集體為農民建立創業的平臺,農民在合作社有較高的收入,合作社的利益讓農民最大化,農民就能願意向集體靠攏。煙臺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就是這樣的形式,有個村在年末分紅時,農民以現金入股的,每一萬元分得5000元,以土地入股的每畝地4000元。收益率比以前任何土地流轉、投資都高。這樣的利益,誰還會放棄啊。
如果要提倡搞集體化,集體合作社有更高的補貼,各項利益都是最大化,不參加合作社就很少補貼,利用這種利益就會自然吸引過來。當然這只是個比如,現階段還不會這樣做的。
有了共同的利益關係,農民自然也就傾向於集體,逐步也就養成了熱愛集體的習慣。
農業要走什麼樣的路,要從全國整體利益岀發,要因地制宜,不能單純追求“形式”,要有利於農業的發展,要有利於農民增收,這才是最佳選擇。決不會因為某些人的個人願望瞎折騰,朝令夕改,農業是經不起的,在沒有完全把握的情況下,我想是不會輕易定調子。
農業的底盤太大了,調轉一次方向恐怕就要多少年。農村改革40年,關於農業的改革從未間斷,直到今天才有了山東煙臺這個例項。
山東煙臺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做法,在全國開了先例,也收到勢如破竹的效果。山東煙臺市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在全市已經發展到3000多個村莊,農村的面貌改變了,人氣回升了,老年人從土地上退下來,農民家庭恢復了多少年沒有過的生機,農村處處都岀現了新氣象。如果在合適的地區逐步推廣,也許這就是一個農業發展的方向。
如果到了這個時候,農民有了新的組織形式,有了集體生活,共同的利益,也許就會把大家聯合在一起。
這是個人觀點,不知是否得當,歡迎大家一起討論。